10年没赚钱小公司 如何获利翻倍上市「挑战难走的路」
(图/今周刊提供)
总部位于桃园的视阳光学,是如何靠着矽水胶隐形眼镜,突破国际4大隐形眼镜厂长年对市场的把持,一举跻身为全球「五哥」呢?
今年底将从兴柜转上市的视阳光学(以下简称视阳),迄今股价约两百元,是台湾兴柜市场里第三高价股,它之所以被资本市场追捧,就是因为该公司的主力产品——矽水胶隐形眼镜,市占率高居全球第5、亚洲第一的地位。
H1获利翻倍 攻新品转上市
相较传统水胶制的隐形眼镜,添加矽的矽水胶,透氧性较传统高出3倍起跳,人们戴着它,可以戴得更久且舒适,因此备受消费者爱戴,这带动视阳去年税后净利达4.4亿元,不仅年成长超过200%,更创下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获利更来到3.1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近一倍。
然而,亮眼的财务数字背后,成立于1998年的视阳,在变成亚洲矽水胶「一哥」前,却是一家曾经超过10年没赚钱、经营权还一度易主的公司。
视阳最早是由监视器厂源兴科技的创办人温生台成立,原先主攻传统的水胶隐形眼镜,但因为设备并不先进,加上战线一次扩及品牌、代工两大事业,导致连年亏损,资金屡屡捉襟见肘,最后不得不在2009年将公司的经营权,交给前称为达信科技、也就是现在的偏光片大厂明基材。
明基材接手的第一个决定,就是收手竞争者众多、视阳在其中优势并不强的水胶隐形眼镜,转而把资源投入市场才成形、技术门槛更高的矽水胶。
矽水胶由博士伦、视康等业者在1999年推出,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隐形眼镜透氧率低,导致长时间配戴不适的问题;但由于产品原料成本高、技术难,导致价格较传统贵一倍,因此早年属于量少价高的利基市场。
矽水胶之所以难做,在于其原料「矽」具有与水互斥、材质偏硬的特性,因此谁能把矽水胶做得含水量高并让人戴得舒适,谁就能在市场胜出。
身为后进者的视阳,先是前往欧洲聘请四大厂:博士伦、视康、爱尔康、酷柏的退休员工当顾问,还请对方每月飞来台湾指导技术,同时,其母公司明基材更投入矽水胶的原料「矽」的研发,摆脱原料只能进口、无法客制化的限制。
视阳副总经理吴沧松回忆,为了突破技术瓶颈,公司员工除了采买竞品自己试戴、翻找国际文献,还要抽时间和明基材工程师,讨论如何让矽与水两者相容的配方,光这几个动作,就花掉公司超过两年时间。
2011年,视阳终于找到第一个客户。只是,这名总部在欧洲的隐形眼镜通路商,仍在观望视阳的制造经验,当时没有扩大下单,「原本以为客户会下百万片起跳的订单,但实际上……只有10万片的量。」吴沧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