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th ATCC与会嘉宾/OB大学长HowHow 陈孜昊专访

图、文/ATCC主办单位 提供孜昊台湾知名 Youtuber,Youtube 频道How Fun 订阅人数目前高达64万。

▲HowHow 陈孜昊。 (图/ATCC主办单位 提供)【 创造快乐是第一原则 】

好玩就值得了本名陈孜昊的HowHow,在早晨与我们相约见面,穿着休闲,看起来则是精神奕奕。现在是全职Youtuber的他,一开始拍摄影片,完全没有想过这可以成为一份工作。粉丝专页名称「How Fun 如何爽」其实是双人团体,是孜昊就读政大经济系时,和系朋友大方组成的,顾名思义就是How和Fun两人。▲How Fun双人组,孜昊和大方。 (图/ATCC主办单位 提供)大学时期的他们很喜欢另一对Youtuber,是来自美国、同样由两个男生组成的Smosh,当时Youtuber的概念虽然在台湾还尚未为人所知,在美国却已经相当盛行。两人看着Smosh的影片,萌生了小小的憧憬,希望也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创作者。Youtuber拍摄的影片百百种,有影评、美食、开箱,Smosh的影片则是无厘头、快节奏的搞笑剧情短片,看着孜昊现在的作品风格不难想像当时两位偶像所给予的启发。大学的孜昊拍影片只是当作兴趣,毫不在意观众多寡,和伙伴一起拍摄的作品上传到网路,经常只有身边几位同学看过,甚至有时候也不公开,拿着笔电,大家围在一起观赏。只要看见朋友们下方留言分享心得,或是被影片逗乐大笑,孜昊就觉得很有成就感。他以高中参加的吉他社做比喻:「不会因为弹得烂就不想弹,弹吉他唱歌很好玩,和朋友组乐团很好玩,这样就很值得了」,自己做得开心,也能把快乐带给别人,对孜昊而言,这就是他拍影片最大的收获。虽然持续地在拍片,但孜昊并不那么确定自己要走这条路,在学校时,也花了许多时间摸索未来。除了当家教、教小朋友乐器赚取零用钱,孜昊也曾到两家不同的公司实习,其中一份是品牌行销的助理,另外则是一间相机公司的会计实习生,协助出货、物流。同时也尝试了不少行销、商业竞赛,在大四那年,孜昊参加了 ATCC。▲从孜昊认真的神情,可以看出他对当年参赛的重视,虽止步于复赛前,仍持续关注赛事发展,甚至还出席全国决赛观摩。 (图/ATCC主办单位 提供)回想起 ATCC 参赛的过程,孜昊最印象深刻的也是和拍影片有关。当时ATCC的赛制,在第一关需要同学先发挥创意,拍摄影音履历上传网路,标题有统一规格,必须要有 ATCC的关键字。换言之,当届参与 ATCC 的上千位同学,都有机会透过搜寻看到影片。孜昊当时一起参加的同伴,有最佳拍档叶大方,两人和组员合作,拍了一支幽默恶搞的影片。他们的影片非常受欢迎,观看次数超过了1000。孜昊现在发布的影片,观看次数都以数十万起跳,有时甚至达到百万,但对当时的他们来说1000已是不可思议的数字。影片在该届 ATCC 的观看次数是第二高,获得这样的关注度,许多参赛同学都很期待活动现场,拍出影片的组员会如何表现。到了开幕式那天,只要有入围的组别,都会被唱名介绍。许多队伍都准备了队呼,盛装打扮、设计队服,甚至还有几组演奏铜管。孜昊和大方毫无准备地出席,两人都是在影片里放得开,现场却非常冷静甚至有些尴尬的人。当轮到他们时,所有人都充满期待地看向他们,但他们只是站起来,大喊了一声队伍名「Yes!人生!」,便坐下。回忆起当时的画面,孜昊还是觉得自己的行径太荒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HowHow与当时 ATCC 参赛团队伙伴。 (图/ATCC主办单位 提供)当年团队是选 Discovery 的议题来挑战,原以为性质和自己的兴趣相关较好发挥,但竞赛提案过程却有些出乎意料,没想到制作节目不像制作影片,有蛮多门道和学问,也了解到节目制作不是自己的强项。后来虽很幸运地通过企画书书审,晋级到初赛决选阶段,最终还是止步于全国25强。

每条路都有意义大四时学分就已经修完,但孜昊延毕了一年,在大五利用校内资源,去美国参加了交换学生计划。交换的那半年,他一直思考接下来的方向,他准备托福,计划去念MBA,心里其实没这么笃定,只是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做什么。而且念了MBA,未来若继续投入高薪资商业界生活上就有了保障。反复思索的过程中,孜昊自问:「为什么一定要追求社会价值观中的目标?为什么不去做一件真正想做的事?」孜昊突然想通,自己一直以来,其实是被社会隐形的力量向前推,从来没有诚实地面对心之所向。那时他才毅然决然地对自己说,如果他这么喜欢影像创作,他研究所就一定要朝这条路走。继续升学,势必需要爸妈的支援。像孜昊转了这么一个大弯,很多家长也许会坚决反对,但孜昊说,当他对爸妈提出自己要出国念视觉特效,他们竟然欣然接受,「爸妈给我的观念一直都是,你只要做好你份内的事,确定好方向、有所规划,他们都是支持的。」于是孜昊申请上了美国的特效研究所,一开始充满憧憬,不同的文化充满新鲜感,他也想过落地生根,因为若以现实考量,在美国工作待遇会比台湾好。但待了两年多,孜昊发现自己还是比较喜欢台湾的环境,家乡的许多事物都是美国无法取代的,于是他学成后便归国。回顾整个过程,孜昊像是绕了远路,而如果能够再回到高三时选填志愿,孜昊会不会选择去念传播学院呢?孜昊回答:「当然就技术面来讲,当时念了相关科系,或许会走得更顺一点,但我一点也不后悔自己念了经济系。」每一条路都有他的意义,如果没有念经济系,孜昊就不会认识那群好朋友,也就不会开启拍片的热情。孜昊也想过,如果真的念传播,接受了拍影片的正式训练,反而没有自己凭空摸索、胡乱尝试的乐趣,最后的作品一定和现在很不一样,甚至可能不会走上youtuber的路了。经济系的那段时光,对他而言有着很深刻的价值。孜昊也以这样的经验鼓励学弟妹多去尝试,「学生时代最难能可贵的是,你永远都有一条后路,就算失败了,往其他路去走也不用把它当做逃避,你只是回去当学生。」孜昊坦言,如果这些尝试的过程在毕业后发生,自己可能就会因担心生计,而失去勇气。

从兴趣到职业从一开始影片的观看次数只有一、两百,到替家里幼稚园拍摄毕业典礼宣传短片时,三天内就飙升到五十几万,孜昊突然获得大众的关注,知名度快速地提升,甚至有媒体去家里访问,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外。不久后,他便接到了来自三星的第一支商业合作案,合作的影片上线后,其他厂商也开始主动接触。「毕业前开始有了半稳定的收入,我就想,毕业后何不就全职来做所谓的youtuber呢?」2016年3月,孜昊从研究所毕业,就立刻全心投入拍摄youtube影片,至今已过了两年。成为全职Youtuber后的生活,孜昊生活最大的改变就是非常忙碌,不同于许多Youtuber会与经纪人合作,请人协助处理各项事务。孜昊至今依然是一人团队,独自拍摄影片,虽然省去许多需要和伙伴讨论的时间,但也因此工时变得非常长。另外,也因为大家对他的面孔越来越熟悉,走在路上偶尔会被观众认出。「有一个网友认出我,给我的回馈竟然是『你真的跟影片里长得一模一样欸!』」HowHow如此自嘲,说那是因为自己从现实生活到荧幕里都一样邋遢,从来不会为了录制影片特别打扮梳理。▲单刀直入的业配风格,也成为了孜昊的特色。 (图/ATCC主办单位 提供)一路发展下来,孜昊目前最为人所知的影片风格,就是单刀直入、却又令人难以预测的业配影片。其实他在不知不觉间,渐渐改变了大众对于Youtuber接受商业合作的观感,过去观众看到youtuber或网红业配商品,总是会有一种负面声音,认为自己整篇文章、整部影片结束,才发现被骗进来看广告。但孜昊经常在开头就立刻告诉观众这是业配影片,对这件事的坦诚反而给了观众信任感。就算偶尔藏到最后才和观众说这是业配,也因为影片本身太有趣,业配成了意外的笑点。不管是否为广告的目标消费者,都看了一支娱乐性高的影片。和观众之间的关系很难拿捏,孜昊到现在依旧很小心地在维系,常常也要站在观众的立场去和厂商沟通,秉持拍影片的初衷,希望大家能够看影片得到快乐。和厂商的应对进退,也是孜昊慢慢学习而来的,学生时代、乃至参加ATCC时,脑中对于厂商的想像是办公室的业界大老,提案人则像待宰羔羊一样,等着被当头棒喝。但后来实际接洽以后,发现厂商其实也很开放,很多创意都可以直接和他们说,大不了就是他们告诉你方向错了,这不是他们想要的,再一起讨论修改。「现在厂商和Youtuber合作的经验越来越多,也改变了许多思维和逻辑,可以一起挑战更多不同的玩法。」孜昊分享他观察到的变化。▲孜昊的影片经常一人分饰数角,并融合网路时事哏。 (图/ATCC主办单位 提供)对世界保持热情这几年网路生态改变许多,几乎是毫不回头地,不断加快世界的转速。连大学时期最喜欢的Smosh,都因商业化后理念不同,在2017年宣布和平拆伙。孜昊感叹地说:「上大学的时候,大家几乎天天使用、最普及的无名小站也关掉了,当时只想着它有可能没落,谁想得到它会完全消失呢?」脸书也是相同,过去人们说这是未来的趋势,不过几年时间,许多声音就表示脸书正在衰退。连全球性的平台都有可能会消逝,更何况是平台之中的创作者呢?看起来乐天派的孜昊,其实时时刻刻都抱着会被世界淘汰的心理准备,但他暂时不去想未来的事,决定先把握眼前的机会,用尽全力充实自己。孜昊认为,只要始终对世界保持敏感度和热情,即便有一天环境改变了,还是会有可以发挥的领域。「就算未来我不是Youtuber,我想我还是会继续走向影像创作的路。」孜昊充满自信地说。给学弟妹的建议1. 徬徨是正常的,但莫因徬徨而匆忙做决定。2. 多尝试,不尝试永远不知道哪一条是真正想要的路。3. 就算依然徬徨也不要放弃,说不定你只走了三条路,第四条路就是你喜欢的。

●16th ATCC 全国大专院校商业个案,我想了解更多>>>

● 3/24~25│花博争艳馆,ATCC开幕论坛暨品牌人才交流展,马上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