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support/中区再生基地以文化激发社区再生

作者/17support记者李宇杰周佳霖继之前介绍过的占空间策展团队、好伴共同创作空间,其实在台中中区,还有不少为这个社区努力付出的一群人。接下来要介绍的,是台中中区再生基地DRF(Downtown Recreative Foundation) Goodot Village。由东海大学建筑研究中心主任苏睿弼教授成立,不同于占空间的艺术策展、好伴的工作室,中区再生基地透过官学合作的方式,来寻求社区再生的方法。台中中区过去曾是台中最辉煌的商业区,近来因中心商业区的转移,中区面临人口流失,商业活动衰退等问题,有鉴于此,台中市都发局委专业人士,希望能针对旧市区提出再生策略,而中区再生基地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中区再生基地内部 过去也曾是一座废弃空间(图/17support提供)苏教授在一开始的基础调查中发现,曾经繁荣一时的中区有许多的闲置空间,进而决定以闲置空间活化作为主轴,希望闲置空间能被年轻人利用,创造出新的价值

借镜外国,思考居民与社区的关系

苏睿弼过去曾在东京大学专攻都市设计,在日本居住的12年岁月,他特别关心社区环境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他提到,东京过去对居民调查「下辈子最想再继续居住的社区」,出乎意料地,第一名并不是最繁华的新宿、涩谷,而是在各项都市发展评等中表现不突出的老旧社区古根千(注1)。「老旧的、未经规划的旧社区反而是居民最乐居的所在,那些经过缜密规划的都市地带,人们却不喜欢住,有时这对我们而言也是个专业者迷思。」身为学者的他这么说着。

当谈及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社区再造时,苏睿弼提了美国Savanna(沙瓦那)旧城区的都市再生。Savanna过去曾是美国乔治亚州的重要的工业城市,随着二战过后军火工业式微,Savanna渐渐走向衰退,特别是城内区。当时的市政官员迷信都市再造即是兴建新式摩天大厦,于是拆除了两条街廓,盖起立体停车场,但都市的衰败并未有所起色。▲美国Savanna旧城区。(图/翻摄自网路)直到60年代,不满政府无效率开发的Savanna居民发起运动,拒绝政府继续破坏旧城区,其中沙瓦纳艺术与设计学院创办人兼校长Richard Rowan是其中重要的推手之一;他将创校的基金投注在沙瓦纳旧市区,并积极利用社区里的闲置空间,让学生们走入其中,进行艺术的创作与展览。Savanna渐渐型塑自己重生的姿态,保留了历史城区,又带入许多艺术创新,最终成为美国南方重要的观光据点。都市的发展不该是盲目扩张,而应该由居民发觉对社区的归属感,进而由民间自发的引导社区发展。苏睿弼也希望台中中区的转变能以Savanna为借镜,利用闲置的空间文化活动引入,找到居民认同且钟情的文化特质,并且持续发展下去,会比单纯的政府挹注资金活络社区来的长久。

没愿景就不能谈都市更新▲基地入口处摆放着与中区相关的文宣品(图/17support提供)然而,老屋的保存并不是件容易事。首先,没人居住的房子自然会被淘汰,再者,许多人不知道老屋的价值,或是为了商业利益而被迫拆除重建,所以到底什么建筑该留下?怎样的建筑又该拆除?常常是无解的问题。苏睿弼又提到了一个日本的例子。日本的长滨商店街,由民间集资成立了「黑壁株式会社,负责修复历史街屋并出租,另外将玻璃工业置入商店街。提到都市更新,他认为没愿景就不能谈更新!▲再生基地不定期举办关于社区发展的讲座活动(图/17support提供)充满理念的中区再生基地,希望将来能成为年轻人创新或创业的平台,或成为居民参与社区的触媒,透过脸书的号召与宣传,《大墩报》的策划与发行,以及《本策》、《好伴》的策略联盟等,中区再生基地已举办了不少讲座与志工活动,他们将尝试结合各种小力量,积沙成塔。老旧,而不衰败,蕴藏着历史的美丽,时光的琉璃,中区再生基地希望能保存着中区独有的特色,引入新的活力,成为改变中区的一股新动力。▲为苏睿弼教授(图/17support提供)

注1:谷根千指的是日本谷中根津、千驮木这个区域,因为在关东大地震与世界大战的空袭都逃过了一劫,这个区域保留了许多过去的房子与街道。

◎中区再生基地成果展览名称:中城旧厝味:协力式老屋再生设计营成果展览日期:103.10.24-103.11.23地点:台中市继光街55-1号(破屋一楼)

本文由17support 社会企业一起帮提供,原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