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研究称“早熟”科学家的数量出现激增

1月6日(星期一)消息,国外知名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研究称“早熟”科学家数量激增

“早熟”科学家是指那些在职业生涯早期即成为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作者。一项针对数十万位科学家发表论文的分析显示,“早熟”科学家的数量近年来显著增加。

分析表明,这些“早熟”科学家中有许多发表了“极端”数量的论文,平均每周超过一篇。研究还发现,这些作者的论文自我引用比例显著高于平均水平。通常,科学论文中约13%的引用为“自我引用”,但部分“早熟”科学家的这一比例高达25%至50%。

这项分析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专注于元研究(即研究如何进行研究)的研究团队完成,结果已发布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尚未经过同行评议。

研究团队通过综合指数确定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科学家,标准是其引用次数在所在领域排名前2%或在所有领域排名前10万。团队将“早熟”科学家定义为首次发表论文后8年内进入高被引科学家行列的人,而“超早熟”科学家则是在5年内进入这一行列的人。相比之下,一般科学家从首次发表到进入被引最多者行列平均需要36年。

分析显示,从2019年至2023年,“早熟”科学家的数量从213人增加到469人,“超早熟”科学家从28人增至59人。这表明年轻科研工作者在职业早期取得高影响力的现象正日益普遍。

《科学》网站(www.science.org)

科学家将肿瘤细胞植入鱼中,以寻找个性化治疗方法

鱼类能帮助找到更好的癌症治疗方案吗?一项即将在葡萄牙启动的临床试验旨在验证这一问题。这项为期五年的研究由葡萄牙尚帕利莫基金会(Champalimaud Foundation)领导,是首个随机试验,患者将接受在植入其癌细胞的斑马鱼胚胎中测试过的药物治疗。此前的回顾性研究显示,这种“斑马鱼替身”(zavatar)技术能够有效识别成功的治疗方法。研究人员希望此次试验能够证实其能为患者带来实际益处。

患者肿瘤的个体差异(如基因、新陈代谢和生长特性)常令肿瘤学家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面临难题。由于缺乏精准手段,患者可能需要经历多种有害治疗以找到有效方案。尽管基因组分析能够筛选出潜在疗法,但即便患者携带某种突变,也无法保证治疗一定奏效。

为了寻找更可靠的替代方法,研究人员过去十年间一直在开发“斑马鱼替身”技术。他们从患者身上分离出癌细胞,用荧光标记后移植到透明的斑马鱼胚胎中,斑马鱼胚胎能够在母体外自然生长。随后,研究人员在鱼体内加入抗癌药物或施加辐射,观察荧光标记的肿瘤细胞反应,以判断患者肿瘤对相应治疗的敏感性。

“斑马鱼替身”技术还能够帮助排除可能无效的治疗方案,从而避免患者承受有毒但无效的治疗。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1、睡眠不佳与不想要记忆的侵入性有关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UEA)的一项研究揭示,睡眠质量差与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联系,可能源于大脑中负责抑制不想要记忆的区域功能缺陷。

睡眠问题在许多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和维持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这种关系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最近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研究,为睡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的认知和神经机制见解。这些发现或可推动针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的新治疗和预防策略的发展。

研究人员通过功能性神经成像发现,睡眠剥夺导致记忆控制能力下降,与支持记忆抑制的大脑区域难以激活密切相关,而这些区域的夜间恢复能力则依赖于快速眼动(REM)睡眠。

研究人员表示,“不愉快经历的记忆通常会在某些提醒下侵入意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侵入性记忆是偶然且短暂的干扰,但对于抑郁症、焦虑症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来说,它们可能反复出现,生动且令人不安。”

2、研究发现某些细菌能帮助植物保持健康

植物要想保持健康,需要在生长和抵御有害细菌之间找到能量分配的平衡。然而,这一复杂平衡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被理解。

现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答案:植物根部周围聚集的一些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

最近发表在《细胞报告》(Cell Reports)上的一篇文章指出,某些土壤细菌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和防御平衡。这些细菌通过产生一种酶,降低了植物的免疫活性,从而促进根系更长的生长。

为了寻找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菌,研究团队研究了一些经过基因改造的植物。这些植物对一种称为鞭毛的蛋白质表现出增强的免疫反应。鞭毛蛋白是植物甚至人类宿主免疫反应的重要触发因素。

研究人员通过遗传和生化分析证明,一种名为枯草酶的分泌酶能够降解鞭毛蛋白中特定的片段。这种降解抑制了植物的免疫反应,同时促进了拟南芥幼苗的根部生长,从而为植物的生长和健康提供了帮助。

《赛特科技日报》网站(https://scitechdaily.com)

1、一种发现隐藏超大质量黑洞的新方法

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起源是天文学中未解之谜。这些庞然大物可能起源于早期宇宙,也可能通过吸积物质和与其他黑洞合并逐渐成长。当超大质量黑洞即将合并时,会产生引力波,这种时空涟漪在宇宙中传播。

目前,已探测到的小质量黑洞的引力波信号均源于恒星坍缩的残余物。然而,超大质量黑洞对的引力波频率极低,现有技术尚无法探测。未来,欧洲空间局(ESA)的“激光干涉仪空间天线”(LISA)项目有望提高低频引力波的探测能力。然而,即使技术进步,识别这些超大质量黑洞的信号依然是一个巨大挑战。

此外,欧洲脉冲星计时阵列(PTA)的最新结果支持了超大质量黑洞双星系统的存在。然而,这些证据是间接的,来自许多遥远双星的集体信号所产生的背景噪声。

为解决这一难题,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天体物理研究所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利用小恒星质量黑洞双星发出的引力波中的微小变化,探测超大质量黑洞。这些小双星如同灯塔,通过它们信号中的调制揭示质量在太阳1000万至1亿倍的隐藏超大质量黑洞双星的存在。

2、中国科学家成功展示自旋波集成量子存储器

量子存储器在构建大规模量子网络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将短距离量子纠缠连接成远距离纠缠,有效克服光子传输损耗。稀土离子掺杂晶体是实现高性能量子存储器的理想候选者,集成固态量子存储器已经通过先进的微纳米制造技术成功实现。

然而,现有的集成量子光存储器仅限于在光激发态中存储信息,这使得存储时间受限于激发态寿命,难以实现按需检索。

自旋波存储通过将光子转移到基态的自旋波激发中,为延长存储时间和按需检索提供了解决方案。然而,这一技术在集成中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分离单光子信号与控制脉冲引发的噪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近期突破了这一障碍,成功展示了自旋波集成量子存储器。他们在Eu:YSO晶体中通过飞秒激光直接写入技术,制造了圆对称波导,用于实现基于偏振的噪声滤波。同时,结合时间门、光谱滤波晶体及反传播配置等技术,研究人员成功分离了单光子信号与强控制脉冲共传播的噪声。

团队还实现了两种自旋波存储协议:改进的无噪声光子回波(NLPE)和全原子频率梳(AFC)协议。

这一成果标志着自旋波量子存储器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多路复用量子中继器的开发和便携式高容量量子存储系统的创建奠定了基础。(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