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汽车出口同比增长超40% 成绩背后存警惕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本站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汽车2月21日报道 节后开工第二天,比亚迪就以7.98万元的秦PLUS荣耀版和驱逐舰05(参数丨图片)荣耀版的上市打响了2024年价格战的第一枪。随后,五菱、别克、哪吒、吉利、长安相继发布降价和补贴政策加入战斗。
2023年是中国车企无限内卷的一年,2024年惨烈程度可能更严重。面对国内竞争格局加剧,出口海外成为众多车企寻求利润的新方向。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汽车整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首次跃居全球第一,出口对汽车总销量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了55.7%。
其中,传统燃料汽车出口370.7万辆,同比增长52.4%;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新能源车型中,纯电动汽车出口110.2万辆,同比增长80.9%;插混汽车出口10.1万辆,同比增长47.8%。
一些列历史新高的数据表明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不断增强,除了销量的提升,单车价格也在不断攀高。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的平均价格为1.6万美元。2022年增长到了1.8万美元。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的单价进一步增加,达到了2万美元。
就在前几日,中汽协公布了2024年1月汽车出口数据,今年1月汽车出口同比增长超过40%,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具体来看,1月份传统燃料汽车出口34.3万辆,同比增长57.1%;新能源汽车出口10.1万辆,同比增长21.7%。
快速增长背后的警惕
我国汽车产品成功出口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中国品牌”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出口数量和出口额双双第一的成绩着实可喜可贺。不过面对更复杂的全球化竞争,亮眼成绩的背后也存在着需要国内车企必须警惕的事情。
首先,地缘政治的威胁
中国汽车出口量的快速增加和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让美国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愈发警惕。美国财政部为此发布了关于电动车补贴的《通胀削减法案》,详细说明了在美国售卖的电动车如何才有资格获得最高7500美元的联邦税收抵免。
其中,规定从2024年开始,含有由外国敏感实体制造或组装的任何电池组件的车辆将失去享受《通胀削减法案》提供的税收抵免的资格。到2025年,该项规定还将扩展至电池制造中所需的锂、钴和镍等关键矿物,即车辆不能含有在外国敏感实体提取加工的电池关键原材料,否则将无法享受税收抵免。
很显然,该法案针对的就是中国电动车企和供应链。
几日前,美国海关以“零部件涉嫌违反对华制裁”为由,扣押了数千辆大众集团车辆,包括约1000辆保时捷、数百辆宾利、几千辆奥迪,大众也因此被迫紧急替换相关零部件。
除美国市场之外,中国车企出海最先涉足的欧洲市场也有所反应。欧盟宣布开启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将比亚迪、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作为目标公司。与此同时,法国也出台了电动车补贴新规,将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排除在补贴之外。
土耳其先是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40%的额外关税,随后又颁布了电动汽车进口新规则,要求出口商必须在该国拥有至少140家授权服务站,且均匀分布在土耳其全国,这一要求为中国车企开拓土耳其市场设置了不小的阻碍。
其次,俄罗斯的蛋糕会不会丢。
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前十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墨西哥、比利时、澳大利亚、英国、沙特阿拉伯、菲律宾、泰国、阿联酋和西班牙。其中,我国对俄罗斯的出口量同比增长5倍。
欧美国家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的原因,有90万辆左右汽车从我国出口到俄罗斯,当外部环境发生改变之后,出口数量会保持增长还是有所下降目前还不能确定。
第3, 服务网络和财务状况。
好的产品可以帮助车企打开市场,要想站住脚跟,服务网络的搭建则至关重要,它是用车体验的基础。而要想将服务网络铺开,对资金的需求就会更大,这就要求车企拥有良好的财务状况。
在国内一众新势力车企中,目前只有理想才刚刚开始盈利,其他车企还都处于不断亏损的状态,要想同时兼顾国内与海外的双线作战,首先资金必须要跟得上。
第4, 勿走摩托出海旧路。
面对如火如荼的出海成绩,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曾呼吁,中国车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保持理性和长线主义,短期主义的成功并不代表什么,单纯意义上依靠低价格来抢占市场,只会给未来企业的长线发展制造困难。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摩托车企业出海东南亚就是前车之鉴,持续疯狂的价格战开始影响产品的质量,导致国产摩托车问题不断,口碑下滑,最终将抢过来的市场又还给了日本品牌。
总结:随着中国汽车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的表现日益活跃,不仅在销量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希望中国车企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先是顺利“走出去”,接着成功“走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