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大学首篇柳叶刀!

中国是世界上儿童和青少年人口第二多的国家。然而,人口结构的变化意味着,政府必须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儿童数量减少的挑战,同时考虑到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性之间的微妙关系。

2024年4月18日,北京大学宋逸及马军共同通讯在Lancet(IF=169)在线发表题为“Matching actions to needs: shifting policy responses to the changing health needs of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的综述论文,该综述全面梳理并分析了中国全国性调查数据和高质量研究证据,发现过去三十年,中国儿童青少年整体健康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但也面临新的健康问题和社会挑战。

这些问题包括高学业压力和青年失业,以及新的健康问题,包括肥胖、心理健康问题和性传播感染。性别、地理和种族方面的不平等仍然是健康风险和结果的一个特征。研究发现了当前健康决定因素、风险和结果与政府政策之间的不匹配。为了促进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研究人员建议针对政府主导的卫生、教育和社区部门的举措制定一套战略,旨在建立支持性和响应性的家庭、安全的社区以及参与和尊重的学习环境。

青少年时期伴随身体、认知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导致当代将这一时期视为继婴儿期和幼儿期发展之后的第二个机会之窗。《柳叶刀》青少年健康委员会使全球注意到所谓的“三重红利”的转型潜力,即投资于青少年及其健康和福祉,从青春期本身到成年期,再到下一代,都可以获得这种红利。认识到儿童和青少年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成功至关重要,世卫组织建议每个国家实施国家政策和战略,以促进和保护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和福祉这一建议符合联合国对青年人的倡导,也符合学术界对更加重视当代儿童和青少年健康需求的呼吁。

中国是仅次于印度的人口第二大国,拥有2.31亿6-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在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在全球范围内,经济不安全、青年失业、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冲突、流行病、气候驱动的灾害和环境退化可能会逆转营养、健康、福祉和教育方面来之不易的成果。与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特别是非洲和南亚的青少年数量不断增长相比,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人口负增长的新时代,并且像许多高收入国家一样,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持续的繁荣将需要提高劳动力效率,这将通过投资增加人力资本来提高。在中国,受传统儒家价值观、对教育竞争的重视、家庭期望和就业压力的综合影响,学业上的成功非常重要这种关注给在校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卫生知识普及程度低和身体素质不足,被认为会造成情绪困扰和精神障碍。

最近,几十年来最严格的教育政策试图减轻过多的家庭作业和私人辅导的负担,但是这项政策的实施仍然充满挑战。持续的高学术期望加上高失业率(16-24岁的青少年和年轻人失业率为21.3%)无疑将挑战这一代人的福祉,他们也越来越多地面临环境和气候威胁的生存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国儿童和青少年所面临的挑战,像“内卷”(内陷)、“躺平”(平躺)和“摆烂”这样的词被频繁使用,后两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一种听天由由的感觉。目前尚不确定这些表达是由于儿童和青少年在成人世界中发言的机会有限,还是由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的压力,加上父母的高期望,可能对许多儿童和青少年提出了过高的要求。

促进中国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的政策建议(图源自Lancet)

中国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政府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调动资源来配合政策的制定。最近的国家政策,如2016年和2021年分别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和《中国儿童发展行动纲要(2021 - 2030)》,都将儿童青少年作为人才基础的重要性放在了优先位置。然而,长期以来,尽管有各种负责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和福祉的政府部门,但对年龄较大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福祉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这项健康政策中,作者重点关注6-19岁(即学龄)的儿童和青少年,目的是针对不同的社会生态层面制定可操作的战略,以解决这一代人面临的当代健康问题。研究人员与一个多学科专家组合作,开展了一项全面的审查,旨在整合中国全国调查的结果,以及其他研究证据,包括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如何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国际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个日益老龄化的社会中,中国每个儿童和青少年的价值都相对更高,这促使人们反思如何在此时此刻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健康、发展和福祉,并知道这些投资将在未来几十年和几代人中得到回报。影响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正在迅速变化,需要更灵活的战略和措施来应对当代健康需求、风险和决定因素。加强卫生和教育系统是这些战略的核心,这些战略需要更好地与不断变化的卫生状况保持一致。与此同时,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健康需要健康的家庭和健康的社区,其结构决定因素由政府选择和公共服务能力决定。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陈天娇副教授、董彬研究员和董彦会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宋逸研究员和马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主要作者还包括墨尔本大学Susan Sawyer教授以及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庆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等的多位专家及研究生。该研究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基金会、国家留学基金的支持。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3)028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