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425亿元收官,“小而美”的好作品也能有大市场
据媒体消息,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以全年总票房425.02亿元的成绩画上句号。据统计,全年总观影人次突破10亿,年度总票房位列全球第二,银幕总数持续保持第一;其中国产电影票房334.39亿元,占比为78.68%。翻看各大平台发布的年度盘点报告和网友留言,真切感受到电影市场被关注、被热爱。
整体看来,2024年电影市场仍呈现出较强的韧性和上升空间。国产片势头稳健,2024年上映新片数量为501部,其中国产电影425部。新题材亮点频现,电影创作类型化创新初现成效。节假日观影需求强劲,从春节档到国庆档,每逢节假日,人们的观影热情都会充分释放。繁荣创作,丰富供给,以多元题材更好满足观众多元化的观影需求,中国电影市场无疑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
从数据分析来看,2024年,三四线票房占比达40%,29岁以下观众占比接近半数,半数以上观众乐于分享,有57%的观众全年只走进影院一次,84%的“新观众”因热门档期的电影而来。这些数据表明,下沉市场是未来的突破方向,热门档期依然是拉新的诀窍,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力票仓,大多数来自年轻及观影频次较低的观众群体。因此,培养年轻观众在平日走进电影院的习惯,提升观影黏性,是未来电影市场寻求增量的关键。
如何吸引这些潜在观影群体,是影视创作者、院线排片经理、影视宣发机构,未来最需重视之处。纵观2024年,部分“大制作”大片未达预期,但一些“小而美”的影片惊喜突围,成为票房 “黑马”。从《热辣滚烫》《默杀》,到年末的《出走的决心》以及《好东西》,还有《从21世纪安全撤离》《鸳鸯楼·惊魂》等悬疑、惊悚类型、青年影人主演作品、热门IP改编,都是培养市场年轻化的有效品类。
大片失效,“小而美”崛起,表明从创作到市场,垂直与分众,是大势。多数时候,既要又要,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观众才是商业片的导演,只有面向用户,内容才能有更长久的生命力。随着下沉市场的日益成熟及影城经营的平稳发展,一切都要围绕细分观众来做文章。明确影片受众定位、匹配精细化宣发变得愈加重要。未来电影创作需要朝着吸引并激活年轻、低频次观众的方向发展。
做商业片内容要有产品思维,要去关注观众想看什么,才能出爆款。要去服务好观众,才能被观众认可。不思进取、过于个人化,动辄抱怨观众被短视频和智能手机扰乱了审美和注意力的电影人,越发会被边缘化。敏锐感知,谦恭创作,于社会和个体始终充满旺盛表达与强烈反思的电影人,越发会与观众对齐颗粒度。
截至目前,2025年春节档已经定档了《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哪吒之魔童闹海》《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唐探1900》《蛟龙行动》《熊出没·重启未来》6部影片,均有知名IP作为基础,个个有来头,“上天入海”不容小觑。全年票房发展趋势,离不开春节档奠定基调。
无论是高投入大片,还是低成本“小而美”,讲好故事、填充优质内容都是工业化制作框架下影片的核心竞争力。想要被看见,优质电影就要通过不同渠道接触更多样的观众,借助类型化叠加效果突破单一圈层。观众始终期待好电影,制作者要抱着“出走的决心”,离开舒适区,用更多“好东西”打动观众,增强他们走进影院、回归大银幕前的信心。
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