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儿命丧车祸 家属忍痛签器捐大爱造福6人
22岁的陈家珑在通勤途中发生车祸导致严重脑伤,家属万般不舍仍决定捐出他的心脏、肝脏、双侧肾脏、双侧眼角膜等。(北医附医提供)
陈家珑的父母忍痛决定捐出儿子的器官,北医附医器官劝募暨移植中心主任林建和献花表达谢意。(王家瑜摄)
今天是器官捐赠纪念日,北医附医邀请知名作家黄越绥(中)器捐推动大使。(北医附医提供)
22岁的陈家珑在通勤途中发生车祸导致严重脑伤,家属万般不舍仍决定捐出他的心脏、肝脏、双侧肾脏、双侧眼角膜等,大爱造福6名患者。据统计,台湾目前尚有1万740人正在等待器官捐赠,但今年截至目前仅有457人受赠。陈爸爸哽咽地说,事后得知接受儿子器官的病人都走向圆满平安,就是最大的欣慰了。
台湾于民国76年6月19日颁布「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为亚洲第一个有器官移植法律的国家,并将此日订为器官捐赠纪念日。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院长施俊明表示,近年来医疗进步,健康寿命延长,但仍有不足之处,需要仰赖器官捐赠大爱,让更多人重获新生。
近两年因为新冠疫情,器官捐赠移植受影响,北医附医仍完成7例肾脏移植,包括6位大爱肾脏移植、1例活体肾脏移植,两度完成单日2例肾脏移植,让饱受洗肾之苦的病人重拾彩色人生;一般家属较难接受的皮肤、骨骼组织捐赠,北医附医近两年共完成4例。
陈家珑去年3月通勤途中遭遇车祸,送至北医附医急救,经医疗团队抢救并装上叶克膜,仍因脑部受损严重,救治机会微乎其微,家人一开始无法接受,守在加护病房外的母亲更是焦急内疚,反复回想着,如果让儿子多留一会,或许就不会发生意外。
在医院团队耐心陪伴下,陈家珑的父母忍痛决定捐出儿子的心脏、肝脏、双侧肾脏、双侧眼角膜,原本还有签署捐赠胰脏和小肠,但由于配对因素未能成功捐赠。陈爸爸谈到哽咽地说,虽然不敢说儿子重生了,但得知受赠者都非常健康、回到工作岗位上,让家属非常高兴,「看到病患走向圆满平安,这就是最大的欣慰」。
知名作家、前国策顾问黄越绥受邀担任北医附医器官捐赠推动大使,她在多年前就签下器官捐赠同意书,也会不时和家人分享理念。她说,很多台湾人认为死后要留全尸,但这些自己身上没有用的东西(器官),如果当成礼物送给别人,那是多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