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AI能提升员工表现,但可能局限思维

2月22日(星期四)消息,国外知名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一种新颖的基因编辑工具,将为抗癌细胞提供强大动力

尽管CRISPR-Cas9作为一种基因编辑工具在改变和破坏基因方面显示出了卓越的能力,但其引入的变化却是永久性的,若操作中出现任何失误,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针对这一问题,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研团队,在CRISPR-Cas9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种创新工具,名为“MEGA-CRISP”(MEGA为multiplexed effector guidearrays的缩写,即多路效应引导阵列),该工具不同于以DNA为目标的传统方法,而是针对细胞中短暂存在的信使RNA,从而提供了一种更为精确且可逆的方法来设计细胞疗法。更重要的是,MEGA-CRISP能够助力科学家深入探索不同基因是如何协同工作的间的相互作用,为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

《科学时报》网站(www.sciencetimes.com)

1、研究揭示人工智能(AI)在提升员工创造力方面的潜力及其局限性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携手麻省理工学院、沃顿商学院等知名机构,通过对本公司员工的实验研究,探索了人类与人工智能如何有效合作,以促进企业利益。结果表明,在创意产品创新任务中,引入人工智能的参与者显示了显著进步,约90%的参与者在涉及创意和内容创作的任务中表现提升;然而,在需要解决问题的技能任务中,人类参与者的表现超过了使用AI辅助的对手,这表明某些任务仍然有利于人类的能力。

有趣的是,研究发现依赖生成式AI进行问题解决任务的参与者,其表现比那些根本不使用该工具的人差了23%。研究将生成式AI描述为“双刃剑”,因为其相对统一的输出可能会减少团队的思想多样性达41%。

研究的核心结论强调,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融合,必须重视数据的作用,重新评估工作流程,优化人机协作,并强调了数据在不断演变的工作环境中的核心作用。

虽然AI在许多领域与人脑竞争有优势,但依赖算法和数据使AI在全面分析决策时受阻,特别是缺乏对决策背后原因的理解,以及在同理心、伦理和道德方面的不足。

2、太阳系边缘的冰冻矮行星可能适宜于生命存在

最新的科学发现表明,位于太阳系边缘的冰冻矮行星,尤其是阋神星(Eris)和鸟神星(Makemake),可能存在支持生命的条件。基于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的观测,模型显示这些矮行星可能拥有足够的地热活动,以维持液态水海洋的存在。

阋神星和鸟神星表面的甲烷同位素分析揭示了地热过程的存在,这是在海王星轨道外首次观察到的现象。这些发现意味着,这些矮行星的温度可能比最初估计的更温暖,为生命提供了可能的栖息地。

3、一种免费工具可以评估职场倦怠状况

随着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忙碌往往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然而,过多的工作可能是不健康的应对这一问题,一个由全球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开发了一种免费的技术,以评估一个人的工作倦怠的风险。这项技术名为“职业倦怠评估工具(The Burnout Assessment Tool, BAT)”,旨在评估个人在工作中的倦怠风险。通过一系列问题,该工具基于自我报告的答案评估个人的身心健康状况。

虽然职业倦怠并非一种公认的医学诊断,但它对个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具有显著影响,并常常导致进一步的健康问题。根据从493名成年人收集的数据,BAT通过评分特定症状,与七个国家的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来识别警告信号并评估风险。通过识别这些风险,个人和组织可以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倦怠的发生。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1、当科幻成为现实:利用算法揭示视线之外的世界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革命性算法,能够仅通过一张照片重建障碍物后面的高精度、全彩三维场景。这项技术不仅有望预防交通事故,还能在人质危机、搜救行动和军事策略中发挥关键作用。该算法通过分析投射在附近表面上的微弱阴影来实现精确的场景重建,虽然这些阴影肉眼难以察觉,但它们确实存在并蕴含丰富信息。长久以来,穿透视线障碍物一直是科幻文学和影视作品的热门主题,该研究成果将这一幻想转化为现实,标志着在视觉技术领域的一大进步。

2、利用RNA技术对抗艾滋病毒的前沿研究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mRNA(信使核糖核酸)技术在疫苗开发中的成功应用,社会对mRNA潜力的认识显著提高。现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一位药学副教授引领了一项创新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纳米药物,该药物装载小干扰RNA(siRNA),通过基因疗法针对艾滋病毒进行攻击。这种siRNA能够调控细胞内特定基因或蛋白质的活性,实验显示艾滋病毒复制降低了73%。这项研究为开发新的抗艾滋病毒疗法开辟了道路,标志着通过激活自噬机制和阻断病毒入侵细胞的双重作用机制,强化身体自身的防御系统。

3、科学家开发新型放射性示踪剂,为早期疾病检测铺平道路

绝大多数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技术通过观察人体如何消耗放射性标记的葡萄糖来描绘疾病状态,这一技术在识别大量消耗葡萄糖的癌细胞方面尤为有效。但是,由于不是所有癌症都依赖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且健康的大脑和心脏同样大量消耗葡萄糖,这限制了该技术在某些疾病检测中的应用范围。

针对这一挑战,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发出一种名为“[18F]4-FDF”的新放射性示踪剂,该示踪剂能够追踪细胞如何利用果糖——一种在水果、蜂蜜和加工食品中常见的单糖——来获取能量。与葡萄糖不同,健康的大脑和心脏通常不使用果糖作为能量来源,而主要出现在健康的肝脏和肾脏中。这使得“[18F]4-FDF”成为一种在早期诊断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中具有潜力的工具,特别是在识别心脏和大脑炎症方面。

《赛特科技日报》网站(https://scitechdaily.com)

1、科学家揭示人脑性别差异的存在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近期通过一项研究,使用人工智能模型成功识别出大脑活动扫描属于男性还是女性,准确率超过90%。这一发现有望解决长期以来关于人类大脑中性别差异存在性的争议,对于理解神经精神疾病具有潜在影响。研究强调了性别在大脑发展和疾病中的作用,借助尖端人工智能技术揭示了性别之间大脑网络的差异,表明这些差异可能会对认知能力和行为产生影响。但一些研究人员提出,这项研究未能明确区分这些性别差异是生理上的固有特征,还是受到激素差异或社会环境差异的影响。

2、新的研究提出大脑如何处理运动和感觉的新观点

长期以来,大脑通常被认为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一百多年来,感觉信息及其与运动功能的关系一直是神经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现代实验室工具和技术的发展,使研究人员得以利用动物模型深入探索这一领域。最近,日本的研究小组通过光遗传学实验挑战了关于大脑感觉处理的传统观点,发现在运动过程中,感觉调节主要受次级体感皮层和感觉丘脑输入的影响,而非初级运动皮层。这项研究的发现为模拟人类感觉-运动整合机制的技术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并且为理解大脑复杂功能机制提供了新的洞见。(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