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物理学家探测到微观粒子弱引力
2月26日(星期一)消息,国外知名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科学时报》网站(www.sciencetimes.com)
1、上周太阳爆发3次X级耀斑,为近7年来最强的一次
上周,太阳在美国时间周三(2月21日)和周四(2月22日)之间爆发了三次X级大耀斑,标志着近七年来最强烈的太阳活动。首次爆发达到X1.9级,随后7小时后发生的第二次爆发达到X1.6级。最强烈的第三次爆发,等级为X6.3,是近七年来最为强大的一次。这三次X级耀斑事件干扰了地球上的短波无线电通讯,导致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经历了数次无线电中断。此外,国际航班使用的低频导航信号也受到了干扰。尽管这三次太阳耀斑的强度极高,但幸运的是,没有一次伴随有日冕物质抛射(CME)事件,因此对地球没有造成额外的影响。
2、研究发现,橄榄油药物可以有效治疗一种恶性脑癌
医疗研究人员希望,一种基于橄榄油的新药物能够有效治疗一种致命性脑癌——胶质母细胞瘤。这种脑肿瘤以其侵袭性和快速生长而闻名,可影响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尤其是在老年人和男性中更为常见。目前,胶质母细胞瘤尚无治愈方法。然而,在伦敦即将开展的一项研究中,一种从橄榄油的关键脂肪酸——油酸中提取的药物2-OHOA,即2-羟基油酸,将被用于测试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该药物通过改变肿瘤细胞的细胞膜,有望抑制或阻止癌症的生长和扩散。考虑到胶质母细胞瘤的难治性,这项研究可能标志着为这种致命癌症患者提供更佳治疗方法的重要进展。
3、海王星和天王星的3颗新卫星被发现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于2月23日宣布,发现了三颗此前未知的卫星,其中两颗绕海王星运行,一颗绕天王星运行。这一发现将天王星的已知卫星总数增至28颗,海王星的卫星总数增至16颗。海王星新卫星中较亮的那颗暂时命名为S/2022 N5,直径约14英里(23公里),公转周期约为9年。另一颗较暗的新卫星命名为S/2021 N1,直径约8.6英里(14公里),已知的最长轨道周期为27年。新发现的绕天王星运行的卫星直径估计约为5英里(8公里),可能是天王星已知最小的卫星之一,其环绕天王星一圈的周期约为680天。
4、探测微观粒子弱引力:为发现量子引力理论铺平道路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物理学家在探测微观粒子的弱引力方面取得了突破,这一发现为揭示量子引力理论铺平了道路。
尽管科学家们尚未完全理解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如何在量子领域内运作,爱因斯坦在他的广义相对论中也曾表示,不存在能够验证量子引力的实验。
通过使用悬浮磁铁探测微小粒子的重力,这些粒子小到几乎处于量子领域,研究人员成功测量到了有记录以来最小的引力信号。这一实验的成功不仅证明了他们的设备的有效性,也展示了测量更小粒子间的引力行为的可能性,这对于理解受量子力学规则影响的粒子间的引力交互至关重要。尽管这项研究的成果可能需要5到10年时间才能进一步验证,但它为理解量子尺度下的引力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5、研究发现爱八卦者可能有“进化优势”:八卦可提供多种好处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爱好八卦的人可能具有“进化优势”,因为八卦能够提供多种好处。尽管八卦在过去被视为一种有益的社交技能,但之前的研究很少探讨为何八卦者能从中获益。该研究发现,人们通过八卦来防止自己成为谣言的目标,并可能因此获得其他八卦者的奖励。八卦者通过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获得的“进化优势”表明,尽管八卦通常不受欢迎,但它确实发挥了一定的社会功能,特别是当分享的信息可能对他人有益时。假设信息准确无误,八卦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人们判断他人是否值得信赖。知道有人喜欢八卦可能会使他们更愿意与你合作解决问题,并表现得更加得体。因此,人们八卦的动机在于他们认为这样做能带来好处。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1、香港大学科学家在量子传感方面取得突破
香港大学电机及电子工程系多位教授领导的一个合作项目,在提升宽视场量子传感技术的速度和分辨率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通过与中国大陆和德国的科学家合作,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创新的量子传感技术,该技术采用神经形态视觉传感器模拟人类视觉系统。该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它能显著压缩数据量并减少延迟,使得该系统在效率上超过传统技术。这一量子传感技术的突破为监测生物系统的动态过程等领域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2、人类与昆虫视觉形成的异同:为视网膜疾病的起源和潜在治疗提供了新见解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的研究人员探索了人类与昆虫视觉系统中关键的吸光分子——11-顺式视黄醛(也被称为“视觉发色团”)的产生过程中的相似性与差异,为理解视网膜疾病的起源及潜在治疗方法提供了新见解。这项研究深入分析了RPE65酶突变如何导致视网膜疾病,特别是莱伯先天性黑内障——一种严重的儿童致盲疾病。
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的网络版上,研究小组使用x射线晶体学,通过对昆虫中发现的NinaB蛋白质与人类中发现的RPE65蛋白质的比较研究,揭示了它们在合成11-顺式视黄醛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缺乏它们会导致严重的视力障碍。以前人们知道,人类需要两种酶才能从β -胡萝卜素中产生11-顺式视黄醛,而昆虫只需要NinaB就能实现这种转化。深入了解NinaB如何将这两个步骤结合成一个单一的反应,以及NinaB和RPE65之间的功能关系是这项研究的关键动机。
3、科学家在实验室合成一种对所有生物都至关重要的化合物
伦敦大学学院(UCL)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合成了一种对所有生物至关重要的化合物泛酰巯基乙胺(pantetheine),这是辅酶A的活性片段,对于新陈代谢至关重要。这项研究表明,在地球早期的环境条件下,泛酰巯基乙胺的合成是可能的,暗示它在生命起源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早期的研究未能在实验室有效地合成泛酰巯基乙胺,导致人们认为它在生命起源时是不存在的。
在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这项新研究中,研究小组使用氰化氢形成的分子在水中成功合成了这种化合物,氰化氢在早期地球上可能非常丰富。(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