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元人民币放微波炉里消毒被烤焦!"过度消毒"对孩子的危害更大 这3道防线是重点

3000元人民币放微波炉里消毒被烤焦(来源:本站教育综合)

担心人民币上可能沾染“新冠病毒”,近日江苏无锡江阴市的李阿姨居然把3000多元现金放进微波炉中加热消毒……

还不到一分钟,微波炉就飘出了焦煳味。李阿姨慌忙取出现金,但为时已晚,纸币大部分碳化至黑色,再想花出去是不可能了。看着被烤得面目全非的“火烧币”,李阿姨心痛不已。

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当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从金融机构出来的都是“干净钱”,可放心使用。

商业银行按照人民银行要求,对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回笼现金,采取紫外线或者高温等消毒,存放14天以上再投放市场;对于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现金消毒以后,存放7天以上再投放市场。

“过度消毒”害死人!

如今,疫情下的消毒防护措施越来越到位,但“过度消毒”着实要不得!

2月8日,杭州就有一位市民对自己的头、面、颈部和衣物表面擦拭酒精后烤暖气,结果导致全身多处烧伤。

有的社区搭起通道帐篷,每位住户都要经过消毒喷淋才能进小区。

每天车轱辘消毒、空气消毒、鞋底消毒、手机消毒、钥匙消毒、快递包装消毒等等,各种消毒方法不断刷新视听。

对此,专家建议:

第一,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片大规模的消毒;

第二,雨雪天气,不对室外环境进行消毒;

第三,不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

第四,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全身进行喷洒消毒;

第五,不对外环境的水塘、水库、人工湖等这些环境,投加消毒剂进行消毒;

第六,不在有人的情况下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由此可见,疫情之下,我们不仅要具备常识,也更需要科学精神。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日常生活中有关消毒剂的常识:

常见消毒剂中的消毒成分↓↓

酒精也是消毒剂!

新冠疫情之下,很多家庭会使用酒精消毒。

近期,中国著名儿科专家崔玉涛就在《警惕“越消越毒”,有孩子的家庭千万别乱用消毒剂!》一文中提到:酒精使用不当,会对孩子造成更大的损害,尤其体现在呼吸道、肠道菌群和皮肤三个方面。

(1)酒精刺激呼吸道

酒精,可以刺激我们的呼吸道甚至造成酒精过敏,而鼻子自然成为第一受害者。

如家中频繁使用酒精,孩子很可能出现鼻子敏感的症状,如鼻粘膜红肿,鼻腔分泌物增多等。

尽管我们知道,鼻子出现过敏症状时,可以用盐水冲洗孩子鼻腔,可不解除根源问题,这样做也无济于事。

(2)酒精杀伤肠道菌群

疫情期间,不少孩子甚至成人会出现腹胀的症状,通常被认为是吃得太多,要适当减量。

其实,这很可能是消化吸收不好的原因,根源是酒精。

比如,很多家庭爱用手消,酒精喷雾,有的孩子甚至会拿着酒精棉球玩,喜欢酒精擦过后凉飕飕的感觉。这样一来,孩子很容易在玩耍和拿食物的时候,不知不觉地摄入酒精,而酒精也是消毒剂,能够杀伤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失去平衡,就会带来种种消化吸收的问题。

(3)酒精造成皮肤损伤

皮肤像砖墙,角质细胞是“砖”,脂质则是“水泥”,皮肤也会分泌皮脂,共同帮助皮肤保湿。

孩子的皮肤角质层要比大人薄,皮肤含水量也比大人高,虽然摸起来比大人“嫩”,但孩子的皮肤也更容易失水干燥。

而酒精,特别是浓度较高的比如医用酒精,则会溶解掉我们皮肤上的脂质,让皮肤更容易失水。

而皮肤干燥到一定程度,就会变得粗糙,脆弱,外界的病原体和过敏原就会有机可乘,进入人体,引起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比如湿疹。

所以,诸如酒精这样的消毒产品,大家一定要慎用。区分疫区、非疫区,科学消毒才能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