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杂志/Janet 与作家李欣频在旅途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图、文/30杂志

灵性才女李欣频与《疯台湾》主持人Janet(谢怡芬),这个组合看似跳tone,没有人会把她们联想在一起,但是有趣的是,她们一见面,就像是认识几辈子的好朋友,自然地交换旅行经验

一聊才发现,原来两人之间有许多神秘的共通点。像是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时,李欣频前一天才刚从纽约提早回台,差不多的时间点,Janet正要从波士顿往台湾;2004年南亚海啸,她们居然恰好都在印度,惊险与浩劫擦肩而过。

但是真正让李欣频与Janet一见如故的关键,与其说是神秘的连结,不如说是她们都拥有典型的「旅行者人格」,总是对未知充满好奇,乐意用开放无成见的心拥抱接受不同文化带来的刺激,用像孩童一样纯真的双眼,去看新的世界、新的语言及各种味道。对李欣频与Janet而言,旅行既是她们最大的嗜好,也是一种最快乐的生活方式,随时准备启程前往另一个未知,会遇见什么人?会发生什么新鲜事?这些未知,让她们能够时时保持对生命的期待与热情

到世界各地旅行是许多人内心深处的愿望,但是这股渴望却被日复一日的工作,或是家庭、金钱等 限制削弱,直到走到生命尽头,才懊悔自己没有勇敢去完成梦想,就像电影《一路玩到挂》(The Bucket List)所说,「你人生中最后悔的事,往往是你没完成的事,而不是你完成的事。」

能不能不让自己的人生徒留遗憾?如何才能消除自己对未知的恐惧,勇敢上路?凡事起头难,就像李欣频从小害怕与人接触,像自闭儿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是大二时独自到美国游学,行经激烈枪战现场却安然无事,她才发现其实没什么需要害怕的事,自此成为旅行上瘾者。「只要有一个开始,你就发现原来自己也做得到。」Janet 这样说。于是,在每一次的旅行里,你会发现自己比之前更开放、飞得更高,自己比想像中更勇敢、更聪明,也更懂得用全新的眼光回头认识自己,以及周遭习以为常的事物。跟着李欣频及Janet ,抛开自己的成见,用开放的心胸去感受及体验旅行的乐趣吧!以下是两人的精彩分享:

旅行=勇气

Lonely Plane创始人托尼惠勒说:「如果你决定要出发,那么旅行中最困难的部分已经结束!恭喜你,出发吧!」可见突破心理障碍的困难,但只要倾听自己内心的渴望,勇敢去做,你会发现,原来自己早就在路上了。

谢怡芬(以下简称「谢」):勇气不是你可以去寻找的事情,当你真的很想做一件事情时,那个渴望会凌驾内心的恐惧。我第一次独自旅行是16岁时到厄瓜多当义工,那时年纪很小,心中其实很害怕,因为第一次一个人去新的地方、面对不同的语言,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但是我更期待的是,自己会碰到谁?我可以做到什么?我的西班牙文会进步多少?这些问号让我心中充满期待,超越了原本的害怕。

只要有一个开始,你就会发现自己真的做得到,之后就更有力气再继续前进。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热情,找到自己真正想去的地方,这股渴望就会自然变成勇气,你会做到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可以做到的事。

李欣频(以下简称「李」):我小时候非常自闭,不要说是旅行,就连从家里走到学校这段路都无法自己去,后来我妈受不了我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把我丢到美国去游学2个月。有天上学途中刚好遇到黑人和白人警察枪战,枪声与玻璃碎裂声不断,我却以为有人在拍电影,还很高兴地走过去,幻想自己会被摄影机拍到,到了教室才知道原来外面正发生激烈枪战,那些枪声与流弹都是真的。

这次经验影响我非常大,如果我连走在两帮火并的流弹当中都可以安然无事,那代表我是「九命怪猫」的命,自此我性格大变,从一个足不出户的自闭儿,变成一个不安于室的疯狂旅行者,愈危险的地方愈敢去。2000年,美国发生911恐怖攻击,我前10天到纽约,临时决定提早回台湾; 2004年南亚大海啸我人也在南印度,这些千钧一发的经验,让我更加体认到人生其实是有限的,你不知道死亡什么时候会降临,所以更应该把握时间,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谢:海啸时我刚好也在印度做瑜伽,因为整整一个月不能接触外界,出来之后才知道发生这么大的灾难,而且离我这么近,你很难想像意外什么时候会发生,原来从我出生之前就存在的双子星大楼会一夕之间消失,而且是透过那么可怕的方式。

你以为台湾很安全,但是对外国人而言,台湾有那么多地震水灾,其实也很危险,只是我们生活在当地太习惯没有感觉,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绝对安全的地方,所以更要把握时间,有想去的地方就赶快去,像是威尼斯、马尔地夫,因为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这些地方有可能会消失不见,或是古巴,或许开放美国人去旅游后,整个样貌会完全不同。

旅行=混血

旅行就是把自己放在不同的容器里,看自己可以变成什么样子。正如美国作家亨利.米勒所说:「旅行的目的不在于到达一个地点,而是找到一个看世界的新方法。」

李:我一直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趁年轻尽量往极端的地方走,去极端贫穷的贫民窟,去极端高的地方,尽早知道死亡、贫穷、没有水、没有空气的滋味,因为愈年轻,受到社会的污染愈少,愈能对大脑产生刺激。去印度,你会发现当地小孩要从垃圾堆中找食物,或是直接在餐厅中等你吃剩下的食物;去到亚马逊森林,才发现那边的人不用跑3点半银行、玩股票,却活得简单快乐。

反观我们却是活得又累又不快乐,老是觉得自己很穷,你会开始反思,或许我可以不要念很好的学位,也可以不用赚那么多钱,只要有一个很简单的生活就好。我父母一有钱就想买房子,但我却觉得若把存钱、买房子当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等于生命中没有任何热忱或是乐趣,自己会日渐枯竭,最后赚的钱根本无法cover你的烦恼。人应该活在自己最快乐的状态里,所以我选择了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一有钱就拿去旅行。

谢:旅行让你看见更多世界的可能,你会看到最穷的、最有钱的、各种文化的人,也看到他们如何对待生活、动物、及自然,接受不同的刺激,让人重新去思考过去根本没考虑过的事情,也重新认识自己,看到有钱人的生活方式,你会知道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看见很贫穷的人,会觉得自己不应该只在意物质,像是最简单的水,我看到印度人必须每天凌晨三点到很远的地方去抬水;像空气也是,我们常抱怨台北的空气不好,但是在沙漠中,沙尘暴一来,连呼吸都非常困难,你会非常震撼,才会发现自己有多幸运,进而回头去珍惜身边从未注意过的事。

透过旅行,你才知道世界并没有那么简单,只有好人坏人,有很多事情比「我」还要重要,你的想法也不见得就是正确的答案,旅行最有趣的,就是去发掘自己打开双眼后会变成什么模样,或许会变得更聪明、更难过、更谦虚、更快乐,让自己成为一个更丰富的人。但前提是你要愿意将自己打开,慢慢接受进入当地的状态,才能带回很多不同的自己。

李:旅行最好的就是去解构「最」这个字,所谓的旅行者人格,就是能够delete 自己原本的框架,不带成见,没有最喜欢、最讨厌,而是觉得每件事都很棒,即使同一个地点,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像Baby 一样去看、去感受新的世界、语言及味道。

我常觉得自己每次旅行都像是混了当地的血,换了一种眼睛在看世界,因为印度的时间观和我们不同,你跟对方约下午3 点碰面,隔天5点他才在路上,8点才出现,还要感谢他至少有出现,海关做事也非常缓慢,工作到一半就会跑去休息聊天,唯有去理解印度的文化,让自己像印度人一样思考,才不会生气。

旅行=应变

旅行是最佳自我改造手段:遇到紧急状况,语言马上突飞猛进;跟小贩杀价就是精准观人术,你可以快速找到对方的底线。谢:旅行中常会碰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但其实碰到问题是好事,you can learn from mistake。有一次我们从巴西穿过国界到巴拉圭,其实只是越过一座桥就到了,很好玩,没想到回来时巴西不让我们回去,因为我们没有护照,什么证明身分的文件都没有,对方有权力不让我们入境。这时你可以大吼大叫发脾气,也可以用很客气的方式和对方商量,讨论是否有补救办法,例如请对方陪我们一起去饭店拿身分证明文件,最后事情也顺利解决。

或是生病时,在最痛苦无助时,你如何在异地找到医生?这时你会发现自己语言能力大增,透过旅行,你会学到很多新的语言、跟人沟通的能力以及街头智慧,这都是书本不会教、也无法教你的东西

李:所以我常说,你不会看到一个常旅行的笨蛋,再怎么笨的人,只要去旅行,他就会学着打开眼 睛、打开脑袋,他要学会在陌生的地方看地图,辨识环境是否安全,有意外时如何找到支援,久而久之,变得愈来愈聪明灵光。年轻时去旅行没什么钱,尤其像埃及或摩洛哥的小贩开价都很高,买东西一定要学会杀价。不要小看杀价,它需要很精准的观人术,唯有学会打开自己所有的感官及反应机制,才能从一些很细微的面部表情中,很快找到对方的底线。

有次去埃及看到漂亮的彩毯开价80 美元,我跟小贩说我是带团的导游,结果我用3.5 美元就买到,但是团员却花了60 美元。此外,杀价也可以看到当地文化的特色,像埃及人杀价时脸部表情很多,肢体也很丰富;日本人则会很不好意思,觉得是自己东西卖得太贵对不起客人,美国人可能会先喝一杯再说,土耳其人会跟你要一个吻。

谢:很多人出去旅行会担心语言不通的问题,其实旅行时,交朋友和学语言很可能是同一件事,例如你可以从吃开始,问当地人平常喜欢吃什么?怎么用当地的语言点菜?当地人放松时喜欢做些什么?你也会学到如何判断谁是值得交的朋友,没有人会帮你判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先打开自己, 新的文化与刺激才会流进来。

李:世界很多地方其实英文并不普遍,但最好玩的是人跟人之间的互动不一定要透过语言,光是透过表情、肢体,你就能够理解对方的意思,我自己有时还会用画图的方式来沟通,有次我去日本采访,语言不通,对方要来机场接我,我就画了一张自画像

还有一次在飞机上我临时需要卫生棉,但我不知道怎么用英文表达,我就在纸上画了一个卫生棉,旁边写blood,还画了翅膀,结果把空姐吓得半死,因为她以为我大出血,愈是紧急的突发状况,你会发现自己的沟通能力突飞猛进。

更多文章请上30杂志网 www.30.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