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手机进入下半场 用户体验才是硬道理
3月26日,华为在法国巴黎发布P30系列新机,成为华为专攻拍照功能的旗舰手机。发布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号称P30 Pro大幅提升拍照和摄像能力,甚至号称能拍摄到银河。相较前段时间中兴、三星、OPPO、小米等不少厂商争先发的5G手机,华为P30系列以及近期即将发布的OPPO reno系列,都在主打拍照功能。由此可见,手机厂商已经回归理智,在4G下半场,核心竞争高地还是聚焦在用户体验上。
其实对普通消费者而言,5G手机仍是可望不可及。有业内人士直言:“发布5G手机,就是为了高举高打,树立形象,实质上今年还是以卖4G手机为主。”事实上,今年4G手机依然是市场主角,但进入了4G下半场角逐,手机厂商不断开发和引入新技术、新玩法,吸引着广大消费者的注意力。从近期各品牌行动,我们能够看到4G手机的下半场,有哪些新的变化值得注意呢?
微创新:从屏幕到摄像头
不少业界人士感叹,智能手机现在缺乏令人眼前一亮的破坏式创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如此。不过,本次MWC大会上多家厂商展出的折叠屏手机,包括华为Mate X、三星Galaxy Fold,以及TCL和柔宇的新品,算是破坏式创新的典型案例,一旦成熟,必然会掀起智能手机体验和应用的大变革。不过,折叠屏手机目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只能放在玻璃罩里供观众观赏,还很“脆弱”。
在屏幕方面的创新还有很多。例如“刘海屏”、“水滴屏”、“穿孔屏”,围绕着全面屏,厂商们绞尽脑汁,提出了各种方案以提升屏占比,强化屏幕美感,也制造了无数口水。目前来看,苹果、华为等强势厂商推广的自研全面屏技术,基本能够被消费者接受,不过效果如何还需要打个问号,例如苹果率先应用的刘海屏,就一直遭到消费者的吐槽。
再就是摄像头,从单摄像头到双摄,从双摄到三摄四摄,甚至最新发布了五摄智能手机诺基亚9 PureView,围绕着手机摄影在硬件层面不断创新;同时为了摄像头排列组合的优化,OPPO Find X的升降式设计,vivo最新发布的vivo V15 Pro的弹出式设计,均足够吸引眼球。
双面屏设计也是4G手机下半场的一个亮点,去年下半年发布的努比亚X、vivo NEX双屏版比较典型。但双面屏必然带来手机不耐摔、耗电过快等问题,而且第二屏有多大实际应用,或者只是一个噱头,还需要在市场上经过消费者检验。
从消费者角度看,手机最重要的功能,除了基础的打电话上网,就是拍照和游戏,尤其是拍照技术,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手机的竞争力。这也是手机厂商不断研发摄像技术的原因,同时也是AI技术引入智能手机后,在2018年迅速成为手机摄像重要帮手的理由。
AI相机:4G/5G通吃
AI人工智能,并不是一门新技术,但直到近年才取得关键性的突破,成为最热门的新技术之一。业界广泛认为,AI将在5G时代大展拳脚。在手机市场,几大主流芯片厂商集成AI技术后,使得手机厂商得以迅速引入并二次开发,从而让AI成为4G手机的标配,并将进一步被应用在5G手机上。
AI相机则是AI应用的重点。根据今日头条发布的2018年手机行业营销白皮书,2018年手机功能营销的竞争点趋于集中,AI类特性有8个,而屏幕类有5个、解锁方式和配色各4个。关注度最高的AI功能集中在拍照、芯片、语音助手三个方面,其中又以摄影类AI功能最多。
手机厂商无不将AI作为主要宣传卖点之一。例如华为P20的4000万徕卡三摄,AI摄影大师;OPPO R15宣传 “AI智能拍照,让美更自然”;小米的“AI双摄拍照,拍人更美”。OPPO今年新推出的Reno系列,首款手机就主打AI,包括AI相机、AI助手等。连针对中国市场特别发布的摩托罗拉P30手机,也将AI拍照作为最大的宣传点。
在芯片层面,联发科的Helio P90是典型代表。联发科提出了“真AI相机”的概念,借由Helio P90提供的超强AI算力,手机可以实现多种丰富的相机功能。联发科在MWC2019上展示了AI夜拍、AI抓拍、视频景深、焦点直播、人体姿态识别与追踪等多种真AI相机应用。
真AI相机的AI夜拍功能
AI夜拍是针对不同的摄像头传感器在低光下的成像特征和噪声分布进行优化,并结合ISP特性优化去噪算法和参数,再进行多帧对齐的智能合成算法,生成高亮度、低噪点、真色彩、保留最佳细节的结果图,最终画质上达到类似传统相机ISO降2-3档的效果。
真AI相机的AI抓拍功能
AI降噪抓拍,即通过AI噪点训练、高动态范围ISP和AI多帧降噪处理,抓拍时能优化去噪算法和参数,在缩短曝光时间达到3毫秒水准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了画质的纯净,不会出现相片残影、噪点密布的情况。
真AI相机的视频景深功能
此外,联发科真AI相机的AI焦点直播、AI视频景深等视频功能也非常惊艳。
展望2019年和2020年,AI在手机上的应用必然会越来越广泛,并成为4G手机和5G手机的标配。可预见芯片和手机厂商将在AI领域持续发力,打造从硬件到软件到算法的端到端AI手机应用。在4G手机下半场,会有更多“AI手机”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