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流放、18岁嫁太子、36岁当王妃,她是这国家最有权势的女人?

大家看今年的世界杯了吗?

赛事本身够抓马,前有沙特赢下阿根廷,后有日本战胜德国,亚洲球队的爆冷胜利让不少人感慨亚洲足球站起来了,当然,中国男足除外。

对我这样的非球迷来说,比起赛事,更吸引人的可能是卡塔尔这个主办国本身,他们也太有钱了吧!

举办这届世界杯花了2200亿美元,而过去所有世界杯的成本加在一起“只有”443亿美金。

卡塔尔直接在沙漠中造出一个新城市,并给城市的大街装上了空调。

抱歉,有钱是真的能为所欲为的。

卡塔尔这惊人的财富,除了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支撑,还跟一位传奇女性有关。那就是卡塔尔曾经的王妃,如今的太后——莫扎。

有人说她是“中东甄嬛”,也有人称她为“卡塔尔武则天”。

同样是亚洲王室,她跟泰国那些狗血王妃可不一样,她不雌竞不争宠,全心全意搞事业,是真正的爽文大女主。

如果真要放在宫斗剧里,那莫扎绝对算是开局拿到了一手烂牌的倒霉鬼。

她的初始设定,是大家都避之不及的“罪臣之女”。

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因为公开反对当时执政的卡塔尔老国王而锒铛入狱,全家人被迫流亡科威特。

这个害惨她一家的老国王呢,就是她未来的公公。

我猜测,莫扎的童年经历虽然坎坷,但也让她切身地感受到卡塔尔需要改变,埋下了立志改革的种子。

后面的故事也确实是这样发展的,莫扎并没有因为流放而自怨自艾,她努力学习,考上了卡塔尔大学。

1977年,18岁的莫扎回到祖国攻读社会学。有颜有脑的莫扎当然不缺追求者,而其中最特别的,就是当时的卡塔尔王储。

年轻貌美的罪臣之女和野心勃勃的王储,“仇人之子爱上我”的故事是不是听起来就很像言情小说?

不过嘛,阿拉伯世界的现实往往没有那么梦幻。

要知道,卡塔尔直到现在都承认一夫多妻制诶,一个男人最多能合法娶到4个妻子。

莫扎和王储相遇时,王储已经有一位大老婆,是他政治联姻的表妹,两人还生育了孩子。而且鉴于“罪臣之女”的身份,莫扎的家人都没能出现在婚礼上。

老国王当然不喜欢这个反对者的女儿,多次提点她“认清自己的位置”。

啧,是不是有点“嫁入仇家开始复仇”的味道了?开始期待莫扎在宫里搅动风云了?

不好意思,我们莫扎大女主不走狗血风格呢,她的志向并不局限在宫墙之内。

在当时的环境下,讨论这场婚姻浪不浪漫或许太奢侈。我认为莫扎和王储之间更强大的链接,其实是抱负一致的认同感。

跟老国王不一样,王储在英国读过书,思维相对现代,他认为卡塔尔需要进行现代化的改革才能长久地富裕下去。

这不巧了吗?

莫扎从小就看到父亲的例子,又接受了现代的教育,她当然理解王储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

比起单纯的爱人,莫扎和王储应该更像是有共同目标的同路人。

曾经的罪臣之女升级为王储侧妃,莫扎的下一步是什么呢?

甄嬛和武则天大概都会说出同一个答案:要权力。

莫扎也不例外,但她选了“曲线救国”的路线:先搞钱再争权。

在丈夫的支持下,她做起了珍珠生意。卡塔尔的珍珠产业很有名气,大部分商人都在卷珍珠的成色,莫扎从中嗅到商机:你们都争大珍珠,那我拿小珍珠不就很划算了?

她将品质稍差的珍珠加工成生活用品和装饰品,很快就扩大了珍珠市场。

一个非常爽文的小细节:莫扎当时淘到了一颗非常珍贵的黑珍珠,拍卖行估价70万美金的那种level,老国王十分心动,花100万美金从莫扎这里买走了。

你想想,连看她不爽的公公都忍不住找她买东西,这个女人做生意怎么可能不成功?

她的影响力自然跟着赚钱能力一起水涨船高。

老国王一看,这怎么行,立马督促儿子再次政治联姻,企图削弱莫扎的影响力。

但我前面说了,王储跟莫扎是一路的,他自然帮莫扎争取,娶新老婆可以,但作为补偿,莫扎必须成为我们家的家庭事务主席,拿到财政大权。

我代入了一下老国王,感觉睡觉都会气醒,筹谋半天最后成全的竟是莫扎。

不过莫扎没时间去揣测老国王在想啥,姐忙着满世界赚钱呢,OK?

她的投资理念简单粗暴:拿石油换美元,用美元去参与世界经济,当资产遍布全球,自然就打破了狭小国土的桎梏。

短短几年,莫扎迅速掌握了皇室的财富命脉,而王储把持内政的同时手握兵权。

当财富、权力和军队都掌握在一对夫妻手里,看过几部历史剧的小伙伴都能猜出接下来的走向吧——

1995年,王储发动了一场不流血的政变。

简单来说呢,就是趁老国王出国度假,王储打电话通知老爹:“不用回来了哈,这国王我替你当了!”

为了杜绝后患,他们还把老国王的银行账户冻结了。

老国王:谢邀,人在度假,刚被儿子赶下台,急需资金教训不孝子,V我50……

当初老国王把莫扎一家流放了,而政变之后,老国王在外流亡多年,直到2004年才回到卡塔尔,颇有种命运轮回的意味。

王储成为新国王之后,莫扎的生活可以说是:再不好过,如今都好过了!

继续买买买是基本操作,有钱人的快乐真的超乎想象。

喜欢买房,就随手把卡塔尔买成了伦敦最大的房东,他们在伦敦的产业比英国皇室都多;

喜欢艺术品,就买点塞尚和高更的画放进自家博物馆嘛,也不贵,几亿美金而已;

喜欢穿高定,那就把常穿的牌子买回家呀,莫扎买完Valentino和Balmain,转头又入股了LVMH和Tiffany&Co,听说她最近还在考虑买Armani……

一般贵妇的高奢自由是买裙子,姐的高奢自由是买牌子。

在中东,对女性来说,比有钱更难的,是自由地行走在阳光下,真正地参与政治,这两点莫扎也都做到了。

她作为王妃公开露面,陪伴丈夫出席各种国际事务。

她的鞋子掉了,国王亲自去捡,两人甜蜜得像是一对普通夫妻。

2013年,阿拉伯国家极为罕见的一幕出现了,莫扎的丈夫主动退位,将王位让给自己和莫扎的二儿子。传言这次和平的权力交接就是莫扎促成的。

直到今日,都有人认为她才是卡塔尔真正的话事人。

一个女性,能在中东这个男性占绝对优势的地方,站上这样的高位,属于是甄嬛看到都要夸一句respect的程度。

故事讲到这一步,就应该上价值说什么“强大的女人改变世界”了。

但,我不想这样做。

在莫扎的逆袭传奇里,除了爽感,始终伴随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她的丈夫有三位妻子,只有莫扎能和丈夫一起出现在台前;

1978到1991这13年间,莫扎不断扩展商业版图的同时,拼命生了7个孩子;

虽然被称为“卡塔尔的瑰宝”,但这次世界杯开幕式上,她依然没能跟丈夫、儿子一同坐在观战台上,而是坐在背后的休息室里……

她的强大始终没有突破卡塔尔男尊女卑的传统。

我们能看到莫扎,当然是因为她够强,但更重要的是,她是那个世界极少数被“恩准”变强的女性。

要是她丈夫不尊重她的能力呢?

看看她丈夫的另外两位妻子吧,大老婆生了8个孩子,三老婆生了9个孩子,除此之外,我找不到她们的任何信息。

莫扎的出现确实改善了卡塔尔女性的处境,但进步非常有限。

卡塔尔现在依然有针对女性的《监护法》,25岁以下的女性依然需要父兄或丈夫作为监护人,没有监护人的许可就不可以旅行、学习、婚配。

前两年有个卡塔尔女孩逃离祖国的故事受到蛮多关注的。

女孩的父亲是军队高官,哥哥是外交官,她却无法自由地走在卡塔尔的大街上,还要受父亲指婚。

女孩必须穿上全套黑袍才能上街

经过长时间的谋划,女孩终于在一次家族海外旅行的途中,偷偷搭上了一架半夜三点开往伦敦的飞机,逃出家族的控制。

记者问她有没有想过逃跑失败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她回答:“如果逃离,我还有机会得到新的人生;留下的话,我情感上和心理上都已经死亡。”

她成功了,但更多境遇类似的女性只能留在卡塔尔,连逃跑的资格都没有。

这正是莫扎让我感到矛盾的地方。

她确实够强大,作为女性在中东杀出一条血路,能力、毅力和决心都远超常人。在那样的环境下,她还能把命运最初交给她的一手烂牌玩到这种顶级水平,绝对是名副其实的传奇。

她再一次证明了,当一个人坚定地向目标前进,世界真的是会为他让路的。

但,如果女性必须要强到这种程度,才能在阿拉伯世界被看到、被尊重,也很难不让人感到一丝悲凉啊。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