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新增社融超2万亿元 未来金融数据有望逐步趋稳

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5月新增社融超市场预期:6月14日,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五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52万亿元。其中5月新增社融规模为2.07万亿元,同比多增约5132亿元,环比大幅多增2.14万亿元,社融增速回升至8.4%。

在业界专家看来,5月社融同比大幅多增,主要受政府债券融资拉动。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从同比看,政府债和企业债融资为主要拉动因素;从环比看,政府债融资、表内信贷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形成主要推动。”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在最新研报中也称,5月社融超2万亿元增量主要是信贷和政府债券的支撑。

政府债融资方面,5月政府债净融资1.23万亿元,同比多增6682亿元,环比多增1.32万亿元。在温彬看来:“近期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加快,对社融增速形成稳定支撑,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财政政策正加快落地,社融结构不断优化。”

记者注意到,此前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偏慢,但在5月发行迎来提速。数据显示,5月地方政府共发行债券9036亿元,环比增长163%,同比增长近20%,其中新增专项债券4383亿元,环比增长396%,同比增长59%,同比、环比均出现较大涨幅。

与此同时,5月17日、24日也分别开启了30年、2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月内合计发行800亿元。此后6—11月,还有20次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年内将累计发行1万亿元,均将对社融有所支撑。

此外,在企业债融资方面,5月企业债净融资为313亿元,同比多增2488亿元,环比减少1394亿元。温彬认为,这是源于贷款利率持续下行过程中,部分企业进行债贷融资渠道切换,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债贷跷跷板”效应。

国盛证券的分析也称,这可能与资产荒背景下,债券发行利率明显下行,企业由信贷融资转向债券融资有关。

展望未来,温彬预计,后续看,6—9月为年内债券供给相对高峰,单月净融资或在1万亿—1.4万亿元之间,整体节奏相对平滑。伴随专项债继续放量提速、超长期特别国债延续发行、表内贷款投放企稳,年内社融增速或呈现先升后降的震荡走势。

有业界专家表示:“在政府债券发行继续保持较快节奏推动下,6月新增社融有望继续保持同比多增。”

银河证券还预计,社融增速拐点可能已经到来,将在三季度稳步上行至8.7%,但在四季度小幅回落至8.3%。

展望下半年,李超表示,预计金融数据与基本面的匹配度将略有提高,信贷在后续的多数月份将走势趋稳,社融、M2增速有望稳中有升。

此外,从降低实体部门融资成本的角度,李超认为:“预计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有较大概率继续被引导下行,其作为银行报价,降准、降低存款挂牌利率等操作均可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进而影响其LPR报价,LPR的下行将带动实际利率回落,实体部门融资成本下降改善投资、消费情绪。”

银河证券还分析称:“货币政策多目标的平衡下,央行可能采取‘不一样’的降息和前瞻性的降准。预计下半年LPR 可能有20—40BP(基点),MLF(中期借贷便利)有10—20BP 的调降空间,三季度可能前瞻性降准50BP。”

温彬还表示,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在主动“挤水分”的基调下,新增信贷和货币供应量数据表面上虽然增量不大,但在排除虚增部分后,金融数据更实、效率更高,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

“伴随货币政策适时加力、财政政策效果释放,以及房地产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撑大宗消费,需求端有望逐步好转,信贷增量相应加大。”温彬说。

温彬还指出,从更长视角看,伴随经济更为轻型化,信贷需求有所转弱,监管将着力引导信用扩张模式从“高增速”向“高质量”转变,信贷增长要从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发展。

“金融机构需积极谋变,挖潜有效需求,围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支持,提供对新动能领域的助力。同时,在着力盘活存量资源、提升资金运行效率、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过程中,信贷总量和增速也会较前期有所回落,进而使得信贷质效与高质量发展相适配、融资结构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相适配。”温彬认为。

(编辑:孟庆伟 审核:郝成 校对:燕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