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新竹演武场 变身艺文空间

市定古迹新竹少年刑务所演武场是继台中之后,第2个修复完成的狱官武道场。(邱立雅摄)

市定古迹新竹少年刑务所演武场已85载,更是继台中之后,第2个修复完成的狱官武道场,构造特殊,市府修复保留道场下增加回声的陶瓮、以及给予缓冲的弹簧,并以玻璃隔间展示,近期将启动委外招商流程,将演武场打造成民众都能使用的多元艺文空间。

日据时期 狱官练武地

市府近年推动古迹保存3部曲「给予身分、修复、活化」,让历史建筑重新与城市连结,其中新竹少年刑务所是目前全台保存最完整的监狱系统,包含刑务所、狱官宿舍、演武场等,其中演武场共投入2840万元经费修缮,近期将进行活化再利用。

新竹少年刑务所在1922年成为当时最高位阶的4大刑务所之一,文化局表示,这是日人在台北、台中、台南等日据初期3「县」之外唯一设立的刑务所,也是台湾第1所以专门收容少年犯为名的监所。新竹少年刑务所的演武场,则是台湾少数现存日据时期监狱系统刑务所演武场建筑,曾是狱官练武之地,二战后改为监狱员工宿舍。文化局表示,修缮工程拆除宿舍隔间、以桧木重新装修,让演武场恢复往日开阔的样貌。

委外招商 活化再利用

文化局指出,演武场分为本家、南附属家及北附属家3个部分。本家为练武场所,建筑空间采凸字形平面配置,室内包含剑道场及柔道场、观览与预备空间等。后侧的附属空间,南附属家为卫生空间、北附属家则为接待空间。

演武场南侧则是柔道场,北侧是剑道场,两道场下方均置有一个半埋于土中的陶瓮,两瓮相对、开口微微倾斜,一同对准演武场正中心,是增加道场内部声音反射的重要装置。整修后,文化局特地打开柔道场的一处,以玻璃隔间展示陶瓮及柔道场砖束上增加缓冲力道的弹簧,让民众能清楚看见日据时期所设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