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企业眼中的“创业板十五年”:创新驱动器 发展支撑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
2024年10月30日,创业板迎来开市十五周年。
十五年来,创业板的示范带动效应,形成了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市场内生力量。
开板当年,创业板尚没有公司的年收入超过30亿元或净利润超过5亿元。如今的创业板,不仅企业数量扩容,成长规模也不容小觑。以2023年财务数据来看,创业板219家公司年度营收超过30亿元,94家创业板公司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超过5亿元。
从增长速度来看,639家公司在上市后营业收入实现翻番(2023年收入/上市前一年收入),104家公司营收增长达10倍以上(2023年收入/上市前一年收入);292家公司在上市后净利润实现翻番,31家公司净利润增长达10倍以上。
多家上市公司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创业板的支持。一方面,它助力企业募集资金,加速发展;作为创新引擎,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创业板还优化了资源配置,推动了产业升级,并增强了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拓展了市场空间。此外,它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有着严格要求,促使企业完善治理,提升管理水平,为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为高速成长注“动力”
谈到创业板对创新企业的支持,必然离不开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一系列资本工具。
近年来,创业板为中小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渠道,有效发挥直接融资功能,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截至2024年10月25日,创业板1355家公司(不含泰祥股份、翰博高新等2家转板上市公司及温氏股份)首发募集资金累计9,549亿元,平均首发募集资金7.05亿元。
运行十余年来,创业板再融资功能有效发挥,及时疏通企业资金瓶颈。
截至2024年10月25日,创业板1,358家公司共实施856单再融资方案,累计募集资金8,059.88亿元,其中594单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资金,合计募集资金6,067亿元,含43家公司通过“小额快速”机制募集资金90.40亿元,高效解决了资金需求。
宁德时代就是其中的代表,自2018年6月上市以来,公司进行了IPO募集和两轮再融资,其中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是创业板市场募集资金总额最大的再融资项目。
“这为公司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2023年度,公司营业收入达到4,009亿元,归母净利润441亿元,均较2018年增长超12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0%,动力电池使用量市占率连续7年排名全球第一,储能电池出货量市占率连续3年排名全球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创业板为公司提供的充分融资支持。”宁德时代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蒋理说道。
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也深有感触,2020年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小额快速定增机制进一步优化,公司于2020年12月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15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公司业务发展和产业战略布局。
“通过在创业板的IPO和再融资资本工具,公司抓住消费电子行业在国内蓬勃发展的黄金期,进行较为完整的业务布局,不断加强研发技术和实力,扩大产能,巩固市场优势,开拓新的业务范围。”周群飞说道。
蓝晓科技董事会秘书于洋也表示,2015年,公司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这成为了公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上市以来,依托于IPO、定向增发、可转债等多样性的融资方法,公司先后募集资金对湿法冶金、分离纯化装置产能、营销网络、新材料产业园、新能源金属生产和研发体系等进行扩充和新建,消除了产能瓶颈,构建了高质量的生产和研发平台,订单承接能力大大增强,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
为跨越式发展添“翅膀”
创业板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在支持公司深耕主业的同时,鼓励公司积极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
截至2024年10月25日,创业板累计实施完成496单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涉及交易金额5,547.78亿元,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从交易类型来看,创业板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一直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为主,自开板至今,发行股份(含定向可转债)购买资产、纯现金收购、出售资产和吸收合并分别实施完成386单、84单、25单和1单,帮助企业积极利用并购重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突破行业壁垒,增强业绩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交易目的和标的所处行业来看,产业整合型重组占比超过七成,新兴产业标的资产占比持续提升。
作为全球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坚持内生、外延并举持续扩充可及市场空间。2021年,公司以5.32亿欧元的价格收购HyTest海肽生物100%股权,已实现生物原材料到试剂产品的全产业链技术覆盖;2023 年,公司又通过DiaSys逐步导入和完善血球、生化、化学发光等海外体外诊断业务的供应链平台,加强海外本地化生产、仓储、物流、服务等能力建设;2024 年初,迈瑞医疗以约6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惠泰医疗控制权,以产业投资整合者的角色,通过资源互补的产业整合,为双方带来产品研发创新和全球营销能力的提升。
“公司业务布局广泛,内生外延并举持续扩充可及市场空间。随着全球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迈瑞也将继续通过内生与外延快速切入新赛道、掌握新技术,同时发挥各产线之间的协同性,持续做大做强,提升可及市场空间,推动公司在全球市场格局的风云变幻中保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迈瑞医疗董事会秘书李文楣说道。
此外,创业板公司通过并购创新企业,或者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的方式支持创业创新、孵化中小微企业,形成了一个支持创新的生态圈,引导资源向高效率、高效益、高成长的领域聚集,打造产、学、研、资共同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良好生态。
较典型的如爱尔眼科,其构建的“上市公司+PE模式”能够利用PE整合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再通过优质标的和先进的管理输出反哺PE,实现互利共赢。
据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介绍,爱尔眼科借力创业板,多次通过资本运作,为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自上市以来,我们先后完成3次定向增发,包括一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配套募资,募集资金合计超59亿元。一方面公司通过并购医院加快了医疗网络的全球布局;另一方面通过新建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眼科中心,推进实施’+8+N’新十年战略的落地。 ”
为新质生产力形成打“地基”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正迎来中央到地方的密集部署。
创业板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者,坚持创新引领,不断提升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也将为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贡献力量。
一直以来,创业板大力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促进企业抓住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创业板公司也从原有产业中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持续创新产品形态或服务模式,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特锐德、特来电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于德翔指出,公司积极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并在“智能制造+集成服务”和电动汽车充电网两大主业上有所体现。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创业板为公司提供了诸多支持。
光威复材董事会卢钊钧也对记者指出,公司在加快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常年保持在10%左右;注重与科研院所和同行业间的交流合作,通过共享共建、开放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自主培养了一大批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技术人才;立足当下产业发展趋势,致力于将企业生产经营与数字化、智能化相结合,引入现代智能管理手段,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智能化生产车间,推动公司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等。
安克创新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经过近十三年发展,公司深刻认识到,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中,持续创新是推动企业不断前行的核心驱动力。为此,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技术创新与场景创新是消费类电子行业的两大核心产品创新驱动力。除了着眼于当下,公司也充分展望未来,内部从流程和制度上保障战略核心技术的规划和管理,构建企业未来长期核心竞争力。公司在内部建立了严格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对于项目立项、过程管理、资源分配、结果达成等环节均设有严格的管理指标,以实现在关键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创新能力。”安克创新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