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影视公司首家! 华策影视自研“有风”大模型通过备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邓浩 上海报道

5月15日晚间,华策影视(300133.SZ)透露,当日下午,“网信北京”公布,其自研的“有风”大模型已按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名单备案,由此成为A股第一家拥有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自研大模型的影视公司。

“‘有风’是自研的垂直行业大模型,基于一些开源底层大模型进行微调。目前还是处理剧本相关的工作为主,也具备文生视频的能力,对项目某些环节的效率有显著提升,比如完成剧本的初筛等。”华策影视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5月16日,截至收盘,华策影视上涨3.42%,报7.56元/股。

3分钟完成IP作品初筛评估

记者了解到,华策影视基于“有风”大模型开发的影视剧本智能创作辅助系统,已经可以达到“3分钟完成一部IP作品的初筛评估,30分钟完成百万字作品内容精确评估”的使用效果。

“AIGC(注: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ive Content,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对华策而言,是战略级别的重视与投入。我们去年深入做了一系列的调研,去寻找AIGC与影视的结合落地方向,现在有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未来我们希望努力去产出一些适用产业的应用或工具,帮助实现影视工业化、数据化、智能化。”前述内部人士表示。

该内部人士介绍,目前基于“有风”大模型衍生出的AI小说筛选、内容评估等工具,已在华策影视生产板块包括电视剧、电影、短剧等制作团队里实践应用。

同时,基于该大模型,华策影视还开发了多种有广泛应用场景的大模型AI工具,例如AI多语种翻译工具、影视内容提取评估工具等。此外,其还在生成式AI视频等领域开始了布局。

建立5亿元基金

“人工智能发展到生成式AI之后,内容会变得更重要,而且会由于AI的赋能变得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上述内部人士判断。

事实上,早在2023年6月,华策影视就成立AIGC应用研究院,团队核心人才毕业于北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发表过十几篇专利论文,在多次国内外AI比赛中获得冠亚军,同时拥有丰富的AI产品落地经验。

“于中国影视而言,对我们的挑战是,还没有像欧美那样形成工业化的时候,智能化时代就已经到来了。”该内部人士对记者坦言。

“所以,我们认准了人工智能方向后,第一时间就成立了五亿元的AIGC基金,用于支持AIGC应用研究院的发展和进行影视行业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投资。”前述内部人士表示。

AI辅助内容生产已悄然成风

生成式AI有潜力解决影视制作与创作中的诸多难题与痛点。

某熟悉传媒行业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项目实践中由于种种不可控的原因,可能某个艺人需要被换掉或者需要改台词,以往很难做到天衣无缝,而像Sora这种文生视频的产品就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事实上,目前在影视行业,不少业内玩家都在AIGC领域投下重注探索业务场景。

此次一起通过备案还有爱奇艺的“奇智”生成式模型。

资料显示,去年爱奇艺在第二季度财报中,首次公布了AIGC的应用进展,通过引入AIGC辅助剧本评估以提升效率,其内部数据评估,AIGC对场景和人物拆解的准确率超过90%。

爱奇艺副总裁、智能制作部负责人朱梁曾公开表示,AI大模型对于影视行业而言,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拟合逼近能力很强,能够帮助虚拟拍摄做到“以假乱真”。

去年9月,爱奇艺上线国内首部采用实景+影视虚拟制作播出的剧集《云之羽》,其上屏的数字资产在设计中已经有融入AI生成的美术素材。

前述传媒业内人士也对记者表示,AIGC与现在行业正在推广的虚拟制作可以做到很好的融合,但现在生成视频的时长和一致性的问题还有待改进,期待后续技术的更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