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斑蚊突破北回歸線 北漂雲林落戶繁衍
国家卫生研究院在云林县北港镇监测发现埃及斑蚊的完整族群,专家确认斑蚊已跨越北回归线到云林立足,北港镇公所认为当地家户用会积水的废轮胎压三角锥挡外来停车,是病媒蚊繁殖的温床。记者黄仲裕/摄影
埃及斑蚊传播登革热风险高于白线斑蚊,原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县市,国家卫生研究院最新监测结果曝光,云林县北港镇今年七月发现埃及斑蚊完整族群,包含虫卵、幼虫、雌与雄的成蚊,专家确认埃及斑蚊已「提前」跨越北回归线,恐提高登革热疫情传播风险。
在北港5个里现踪
调查结果显示,埃及斑蚊已在北港五个里现踪,进香客络绎不绝的朝天宫周边首当其冲,国卫院示警,应透过孳生源清除、化学防治、长期监测、法规防治等方式多管齐下控制,避免族群扩散。
埃及斑蚊无法在寒冷环境中存活,向来局限在北回归线、也就是嘉义县布袋镇以南低海拔地区栖息,北回归线也被视为埃及斑蚊的「气温」防线。国卫院二○二二年首次在云林县北港镇发现零星的埃及斑蚊,随后就在北港镇展开近三年的监测。
今年五月,国卫院公布去年监测结果,除了未在北港发现埃及斑蚊存活及繁衍的现象,也依地球暖化升温趋势,推估埃及斑蚊可能往中北部北漂。国卫院专家认为,所以会有零星的埃及斑蚊在云林、台北等地被发现,可能借由交通工具迁移,但因中北部气温较低而无法存活,更无法建立完整的繁衍族群。
埃及斑蚊跨气温防线 制表/陈雅玲、郑朝阳
不料,才过了二个月,国卫院七月的监测结果就急转弯,北港再度发现埃及斑蚊踪影,随后立刻在镇内人口密度较高的十五个里调查,在六六二个积水容器中发现十五个埃及斑蚊孳生源,采集三一五○只蚊子幼虫,鉴定有一九九只是埃及斑蚊,另以扫网捕获雌与雄的成蚊各一只,病媒蚊专家根据虫卵到公、母成蚊的完整族群样态,确认埃及斑蚊已提早跨越北回归线,在云林「落户」繁衍。
疾管署副署长罗一钧说,云林北港确实监测到埃及斑蚊族群,但是否持续存活在当地有待观察,还需更多监测才能确认;疾管署预计十月七日邀国卫院、环境部等单位及蚊媒专家研商对策。
云林县环保局长张乔维表示,虽然发现埃及斑蚊族群,今年全县尚无本土登革热确诊病例,一接获中央通报,已要求北港镇清洁队加强孳清,全力防堵病媒蚊扩散,未来也会加强各乡镇孳清考核频率。
北港埃及斑蚊族群从何而来?目前没有具体答案,罗一钧说,过去在台中新乌日车站、新北板桥车站偶有监测到埃及斑蚊,但未存活、繁殖,这些都是随人口移动、一次性地出现在当地。
台大昆虫系名誉教授徐尔烈也认为斑蚊搭车到云林一游的机率高,尤其北港进香游客多,埃及斑蚊不无可能是随香客到北港,搭配适合牠们的栖息环境和温度,才能存活下来,关键是过完今年冬天,若还发现埃及斑蚊族群存活,就要更加小心。
向北挺进20余公里
「这是全球暖化与环境变迁的防疫警讯。」台大环工所兼任助理教授刘铭龙表示,从这次调查与斑蚊鉴别结果,可确定埃及斑蚊已跨过族群分布的北界,向北挺进廿余公里,在北港完成落地生根、建立族群,应进一步厘清原因是否与暖化有关,并立即围堵根除,防止向外扩散,进一步跨越浊水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