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本质是什么,看看西方哲学家们的爱情观

爱情的本质是什么?最近直播,经常有同学问关于爱情和婚姻的问题,他们想了解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是如何理解和诠释爱情的。说实话,哲学家绝对是爱情的弱势群体,正如哲学家培根说:爱情和智慧,二者不可兼得。在所有的不同的“家”中,哲学家可能是恋爱率、结婚率最低的群体,西方很多哲学家都没有结婚,甚至都没有怎么谈过恋爱,那他们有什么资格谈论爱情呢?

其实是可以的,和你想的不一样,哲学家谈论的不是爱情的体验和感受,而是爱情的观念和理念。虽然很多哲学家并没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但并不妨碍,他们对,作为观念的爱情有着深刻的洞察。正如很多教育学家,他们自己的家庭教育其实也不太好,但并不妨碍他对教育有深刻的理解。比如卢梭,他的《爱弥儿》是经典的教育哲学著作,但是卢梭本人并不是一位好父亲,他把自己几个小孩都送去了孤儿院,看起来并不像好父亲所为,但这并不妨碍卢梭是一位很好的哲学家和教育学家。如果问你,希望世界上多一位教育学家,还是多一位好父亲,如果在不能兼得的情况下,我想很多人可能会选择前者。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今中外对于爱情的赞美的文学艺术作品很多。文学家梭罗说:爱情无药可医,唯有爱的更深;诗人兰波说:爱是重新创造;文学家罗曼·罗兰说:爱情是永恒的信仰。我国古代也有很多描述爱情的诗词歌赋,比如《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我国文学和艺术史上也不乏美好或悲壮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

文学家、艺术家和大部分人都把爱情视为一种生命体验,与文学家和诗人对爱情的赞美和歌颂不同,哲学家们爱情的态度要冷静和理性很多。柏拉图说,爱是对美的理念的追求;黑格尔说:爱情是自我否定;叔本华说:爱情是性欲望的升华;巴迪欧说,爱是双人舞;海德格尔认为,真理是存在的揭示,爱情是对真理的体验等等。

文学家和艺术家认为,爱情的本质是浪漫和激情,而哲学家认为爱的本质是平等和自由,或者认为爱的本质是尊重和责任,或者认为爱的本质是融合和统一,或者认为爱是自我牺牲,或者认为爱是危险的恶魔,甚至是一种幻想。比如叔本华就认为,爱情是性欲望的升华,他说,个体往往会被一种幻象所迷惑,错误地认为自己在对方身上找到了完美的幸福。

当然,每个哲学家对爱情和婚姻都不同的理解,作为叔本华一生的死敌的黑格尔,跟叔本华的爱情观有某种相似性。黑格尔说:只折磨自己是单相思,只折磨他人是虐待狂,既折磨他人又折磨自己是爱情。黑格尔认为爱是一个主体放弃并否定自己独立意识和存在,把自己抛给另外一个不同个体,通过否定自己的独特性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创造出一个新的自我。爱的最高原则是把自己奉献给对方,感到自己只有在对方的意识里才能获得对自己的认识。可以看出来,黑格尔对爱情的理解也是基于辩证思维。

哲学家弗洛姆显得更加温和,他认为爱的本质是付出和给予,爱的核心是尊重和理解,爱可以克服孤独,通过爱的结合,一个人可以获得圆满。在众多的观点中,有一种通常的理解就是爱是“合二为一”,是相互成就和相互补充。爱是两个个体融合成为一个完美整体的过程,而在这种理论中其实暗示了,个体是不完美的,需要另外一半才能圆满。

哲学家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讲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人的身体本来是一个圆,有两个脑袋、四只手、四只脚,但是人惹怒了神,所以神把这个圆一分为二,成为了两个独立的个体。但是被分开的人感受到孤独,为了克服孤独,要寻找道另一半才能合二为一,成为一个完满的人。古今中外,对美好的爱情的描绘都暗含了这种“合二为一”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说,恋爱就是找到另一半。

与传统对爱情观念不同,法国哲学家巴迪欧,认为爱情不是合二为一,而是一分为二;爱情不仅仅是美好的体验,而是一种建构;爱情不仅仅是两个人的激情和浪漫,还关乎本体论、真理观、政治与艺术。把爱情作为一个独立的话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在哲学家里面是比较少的,而巴迪欧对爱的哲学思想,有一本著作《爱的多重奏》,这是巴迪欧接受采访汇集而成的一本小书。

接下来,我就会结合巴迪欧的思想,以及《哲学家与爱》《爱欲之死》等其他著作,来介绍哲学家们的爱情观。这是一个系列的内容,可以点赞收藏和关注我,保持同步更新。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我们下一期内容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