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弹计划 前中科院长首曝我第一枚弹道飞弹研制内幕

陈水扁总统与国安会秘书长邱义仁视导中科院九鹏基地。摘自龚家政先生访问纪录。

前中科院院长龚家政。(本报资料照片)

前中科院长龚家政在回忆录指出,中科院花了60亿元研制的弹道飞弹,试射前,国防部长李杰喊停,他去找国防部副部长柯承亨,柯向陈水扁总统报告,计划才恢复。

中科院研制的第一枚弹道飞弹,直径一公尺,高度十公尺,也是台湾第一次制作的、最大口径的飞弹。陈水扁到九鹏基地的坑道里视察,他和陪同的邱义仁秘书长看到靶弹庞然竖立,硕大无朋的英姿,惊讶之色溢于言表。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近日出版《龚家政先生访问纪录》,书中首度曝光我第一枚地对地弹道研发试射内幕。以下是重点内文:

我们的天弓计划里面,有一个当年列为极机密的「靶弹计划」,就是研发制作弹道飞弹。那是一个大计划,每个所各有其任务,投入的人力大概有四百多人,主持人是一位吴博士。这个计划做到最后阶段时,国防部突然正式行文,指示停止该计划进行。我得知消息后觉得很错愕,亲自向李杰部长报告说,我们计划成功的话,只能证明我们中科院有能力做弹道飞弹,真的要在战场上当成武器发动攻击,还需要一段颇长的时间做测试验证。

在现阶段,我们整个计划希望能循序进行,先把第一阶段做实弹自由飞行测试完成。如果成功过关,表示计划的方向正确,如果功败垂成,也可以重新检视整个过程:失败为成功之母,找出错误的环节,检讨改进。我请教他突然喊停是否有特别的意义,李部长只回说,要你们停你们就停,别的就不用问了。

这个已经投下60亿左右的计划,就这样不明不白地中止,我觉得应该给整个团队一个合理的说法,于是找柯承亨副部长商量,我告诉他,在这个最后的节骨眼喊停,对整个团队打击很大,如果是我们做不出来,进行不顺利或测试失败,现况结案的命令我们还可以接受,眼看就可以进行测试了,这样的指令实在很难接受。

我原本希望柯副部长向李部长争取恢复,没想到柯副部长直接向陈水扁总统报告,一星期之后我们收到这个计划恢复执行的命令。这件事可能让李部长对我有些不谅解,至于为甚么先前会有这样的曲折,我也不明白,更不愿随便揣测。

这个计划研发的是台湾第一次制作的、最大口径的飞弹,直径一公尺,高度十公尺。一般我们国庆日的阅兵是公开的武力展示,其实还有另类的「私下阅兵」,陈水扁总统会经到九鹏基地的坑道里视察,他和陪同的邱义仁秘书长看到靶弹庞然竖立,硕大无朋的英姿,惊讶之色溢于言表。

我们在飞弹测试之前需向国际发出航告,提出空域管制申请,也事先疏散试射区域2公里范围内的居民,告诉他们当晚有一个全面性的演习,居民通常十分配合,暂时离开住所。另外,试射前也要提报国防部。我向李部长报告,测试时我们对于安全性有非常谨慎周全的考量,设有几道保险,第一道飞起来之后如果有任何不稳的现象,就要让它自毁,几秒之后要转弯时,如果方向有任何偏差,也要让它自毁。

虽然有传说大陆早期试射此类型导弹时,打到一个几百里外的村庄,死了六、七百人,但那是很多年前的事。现在科技与安全装置的发展已经有很大的进步,而且我们做了万全的准备,失败率是微乎其微。李部长听完我的报告之后不发一语,不置可否,没有说可以或不可以,也没有签字同意或不同意,我默默地将提报单拿回来,向他敬个礼就离开他的办公室,心忖一切成败就由我独自承担吧。

两个星期之后,我带着大队人马南下。到了九鹏海边,大伙儿就开始架设帆布、隔离围网等,还立了许多小灯,准备挑灯夜战,等待清晨五点破晓时的试射。我整晚没睡,在山头的控制中心紧盯着一切,同仁们也不眠不休地做最后的准备工作。后来负责摄影的一位女同仁兴奋地跑来,要我去看现场监控系统传来的影像。夜幕里,监控录影的微弱灯光照射在飞弹上,投射出来的影子像极了中世纪一幅修女的剪影,戴着头巾,穿着连身衣裙,仿佛两翼有了翅膀。我看了之后有如吃了定心丸,不再那么焦虑。我跟大家说,我有信心,上帝都派了天使来看了,我们是为和平发展的,一定不会有问题的。

第二天早上我们就依照计划准时发射,通常第一次发射就叫自由飞行测试,飞多远算多远,通常也不会太远。当导弹笔直坚挺地冉冉上升,壮观的形影气势十足,雄伟傲岸,令我终身难忘。自由飞行很重要,因为那是一个基础,有了基础就可以进一步发展。我们试射成功后,大家欣喜若狂,许多人百感交集,那么庞大的计划,辛苦那么久,终于看到成果不禁潸然泪下。那一刻我心底也感谢李部长,他虽然没有表示同意,但他也没有强行制止我试射的决心。他应该十分了解我的倔强个性,不达目标不会罢休。

十来天之后,听说美国在台协会的处长面见陈总统,递交一个备忘录,上面列了一些提醒事项,大致是说我们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试射飞弹,这是不允许的。我被告知美方后续的反应之后,只能一再向长官说明,中科院只是在证明我们的研发能力,只是验证中科院在弹道飞弹的研发上具有这样的潜能。记得中央研究院李远哲院长会说,科技研发就是对不可知的未来的一种探索而我们就是在探索,证明我们中科院自己的研发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