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的历史渊源,堪称传统武术之典范,强身健体也未尝不可!
前言
《中国武术大辞典》对八卦掌概念界定为一种拳术或者套路名称。武术拳种以八卦掌命名屡见不鲜,比如少林八卦连环掌、形意八卦掌、八卦太极掌、武当八卦掌等。
姜容樵在其著作中对八卦掌的定义为:八卦掌是一种把攻防招术和导引方法融合于绕圆走转之中的拳术,原名“转掌”,后称“八卦掌”,亦称“八卦转掌”“游身八卦掌”“揉身八卦掌”“阴阳八卦掌”“八卦连环掌”。
八卦掌起源扑朔迷离
历来关于八卦掌缘起众说纷纭,真伪难辨。
旧说之一,八卦掌由八卦拳易名而来,刘勇在对八卦拳与八卦掌内容的考证与分析的研究结论中提出:八卦拳与八卦掌在起源、内容、风格、理论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八卦拳与八卦掌是两种独立的拳术体系,不存在同拳异名之说。
旧说之二,八卦掌由阴阳八盘掌易名而来。
旧说之三,八卦掌创始于张三丰。康戈武教授在八卦掌源流之研究中对以上三种旧说均予以否认:八卦掌早于阴阳八盘掌,张三丰不会拳术。
旧说之四,八卦掌来自八卦教。时传霞,尹洪兰在八卦掌源流的探讨指出,八卦教中有八卦掌,八卦掌来自八卦教,其结论根据两则材料断定。
材料其一,“孟灿,究州人,勇鸷凶悍,尝因争博,以一掌毙其徒,亡命至楚,素与樊伟善,闻逆谋,潜返。王伦倚如左右手,跬步不离。破寿张、阳谷、堂邑,得其力为多者。
材料其二,“(嘉庆二十年)杜连城供,来家庄有个教师,问他姓名,说是叫刘如金,又说叫刘如容,会打磨、锤字、画虎、玩拳,百步外可以打人,刀枪不怕,盘问刘玉隆,说是八卦拳。”
核心意思是王伦的清水教和林清的天理教中都有八卦拳的存在,然而笔者根据康戈武教授的史料考证及刘勇对八卦掌及八卦拳的研究认为,八卦拳并非八卦掌,也非出自八卦教。根据史料记载和八卦掌起源相关学术论文研究,澄清了各种流传旧说,在董海川之前没有八卦掌。
八卦掌雏形为转掌,转掌为董海川所创。董海川自幼习武,游历吴越巴蜀,受启示于浙江东南部道士的一种修行方式——“转天尊”,董海川将掌法与转圆圈结合在一起,称其为转掌。转掌有八式,分别为:八卦掌起式、阴阳鱼掌、柔球掌、下沉掌、猴形掌、指天划地掌、抱月掌、太极掌。
转掌在社会性实践中展现其技击价值和健身功效,符合武术的本质及当代人的需要,在武术大师们共同努力下转掌演变成为八卦掌流派。然而,董海川师从何许人也?董海川为何自宫入肃王府?没有文献记载,缺乏史料考证,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另一方面,董海川众弟子中哪一派传承的八卦掌最全面?董海川晚年由史计栋赡养二十余年,晚年是一个人思想的顶峰,能否从史计栋的史料记载追溯董海川之前的一段历史,值得我们研究。
八卦掌特点技法别具一格
八卦掌有“三宝”之说,第一宝攻防谋略,八卦掌不同于其它拳种直来直去的行动轨迹,而是效仿宇宙天体运动来达到天地同春的长寿运动,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并以圆圈的走转作为攻防谋略,如逢强走转,避正打斜,式无定式,势无定势,有影无形,脱身换影,得机得势,返身回攻等均属于上乘之高超谋略,是其它拳种所不具备的。
民间俗语:“形意三年打死人”、“太极十年不出门”、“八卦六年走天下”,是对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练习者的真实表达,三种拳术的攻防谋略各不相同。形意正中,形意拳乃由岳家枪法的开、合、发(也叫拦、拿、扎)演变而来,行动轨迹为直来直去,以切中门为主,故称“形意正中”。
太极拳以防守避让、不招不架和顺带借力打力为主,以空出打击距离、待对方旧力已尽新力未出之际再进行顺势打击,称之为“太极中空”。
八卦变中,八卦掌的思想理念与策略是“变中”为好,我时时变换中门,使对方打击无“门”,逢强走转、式无定式、浑身是圆、处处是空、沉闭名门丹田、六合迸发。
第二宝为内劲功力(内功),八卦掌是内外兼修的拳种,所有动作都离不开“意、气、力”的运用。所谓意就是思想或想做什么,所谓气就是呼吸产生的气在体内的流动,所谓力就是有意识的用劲。
初练八卦掌应学会习惯性用力,变僵力为巧力,用最小的力把掌送到应到的位置。
“力气”二字说明,双方技击不仅用力而且用气,只是力表于外而气行于内。腰部是气与力转换的核心,气贯穿于腰的旋转之力、肩的前送之力、掌的击打之力。八卦掌威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内气充足,功架也很重要,好的功架能保证身体重心的动性平衡,利于内功的爆发。三宝,攻防技法。八卦掌技法原理总结为四个字:八要九论。
通过表1和表2分析得出,八卦掌技法有别于太极拳和形意拳。太极拳要求松膝、圆裆、开胯,重在保持身体的虚实变换。形意拳要求扣膝、扣胯,重在保持身体的简捷明快,发劲充实。八卦掌要求扣膝、收胯,重在保持步如趟泥、身如拧绳、转如磨磨。
八卦掌功法高超全面、内涵丰富、技法多变、招招相扣、式式连环、运动不息、变化不止。有七七四十九种掌法和六六三十六种腿步法,是其它拳种所望尘莫及和无法超越的。八卦掌有单练、对练和散打等形式。
根据老拳谱记载,八卦掌拳系尚有十八趟罗汉手、七十二暗脚、七十二截腿,八卦散手,但目前很少传习,八卦系统所有器械有刀、枪、剑、戟等,练法仍体现随走随变、械随身走、身随步换、势势相连的特点。另外,还有鸳鸯钺、鸡爪锐、风火轮、判官笔等短小的双器械,这在其他拳种中较为少见。
八卦掌独特的健身魅力
杨维论八卦掌健身机理与健身功效的研究,立足于简化健身八卦掌的公转与自转运行机理并结合医学理论指出,八卦掌“有病能医、无病能防。”
传统武术包括八卦掌无论是从运动方式、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还是从运动持续时间和渐进性原则,只要掌握一定的锻炼方法和原则,经常性练习,都有助于体适能的提高。
在八卦掌中的传统养生之道研究认为:八卦掌通过姿势、呼吸、意念的整体锻炼,结合阴阳五行传统养生理论,有助于人体“三高”及精神问题的缓解。
很多练习者通过八卦掌八种掌法运行机理发现,每掌均有扭转腰部的动作姿势贯穿其中,并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根据《伤害杂病论》第三篇六气主客记载,人之腰部最为重要,腰乃肾之府邸。肾藏先天之精华,是脏腑阴阳的根本,为生命之泉源。八卦掌力出于手而主宰于腰,既符合武术“练功需练腰”的共性要求又迎合了人们养生的渴望。
虽然八卦掌健身效果明显,但缺乏科学论证。众所周知,综合就是创造,转移就是突破。
在科技飞速进步的社会大背景下,八卦掌当捷足先登,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搞好自身科研工作,综合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等领域,完善八卦掌的科学化研究,建立科学的、严谨的、合理的量化练习方式,促进八卦掌更好的服务于人体健康和国际化传播。
结语
如何让八卦掌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让传统武术这一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文化遗产,转化为每一个武术追梦者走向成功的舞台,这是我们肩负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
继承是一项长期、艰巨、需要耐心的任务,继承首先要梳理八卦掌本门本派的师承、源流、拳理、拳法等等,然后才能把本门本派的东西全面、完整、系统、科学的继承,才能得以繁荣、兴旺的空间和市场。
自古迄今,武术自身的发展历程就证明的这一点。无论任何一个门派,任何一个拳种,只有不间断打破条条框框,不断破旧立新,才有出路,才能焕发出无限蓬勃的生机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