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只是赤裸的反映社会现实面

Anita's Angle

不管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小团体学校公司国家、甚至全球,弱肉强食是无法改变的定律,人因为不一样的个性态度,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 有些会欺负他人,有些会附和,有些会被欺负,少数人会仗义而行。

时候不会欺负同学,但只要有男生作弄女生,我一定会揍回去,妈妈也因此需要到学校去跟老师解释。长大后,好哥儿们给我取了个绰号「拼命Anita」,笑我明知不可为而为。

弟弟小时候是个功课好、戴眼镜、乖乖的小胖子,简直就是霸凌游戏中一脔肥美的鲜肉背景搭配上姐姐的奸笑),果然小学的时候被同学欺负。第一次,我到学校帮他解决了,但之后升级换了班、换了同学却又旧事重演,甚至被勒索要钱;最后我父母让他习武,养得更高胖,才不再遇上霸凌的情况。年纪大了点,妈妈常感叹,为了我在学校打人需要去见老师而感到颜面尽失,但至少不像为了弟弟被打去学校,除了不好意思还得担心他受伤。

目前台湾新闻上还没有因网路霸凌而自杀的事件,但在美国却早已有好多起,其实父母除了谴责主事者外,也该问一个问题--真的只有单方面有错吗?我并不是鼓励欺负人的行径,但是以台中东海大学附设小学的事件为例,同学们言辞起哄,为什么有些孩子无法承受,但是有些孩子却可以处之若然呢?

不管在什么年代、什么国家,霸凌的行径永远不会消失,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手足间可能是打闹、争宠,职场上叫做竞争、比EQ,情场上可能是示爱;当局者都不会觉得自己有错,据理力争家长除了「要一个是非」外,孩子的人格塑造,才是更重要的吧!

至于是否采取法律途径,我觉得无法下一个标准,因为不同的事件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严重性,但是法律裁决绝对无法判定这个事件中的赢家输家。孩子的一生还有好长一段,不论是对受害者还是加害人来说,输赢并不代表是非;判赢也许可以赢得一口气,但这一口气是家长的还是孩子的?

声明稿/尤菊芳:关于霸凌事件!我要一个是非

分班让尤菊芳女儿流浪学生 人本:学校也排挤了孩子

网评有关人情灰色地带比是非重要!谈尤菊芳教授小学生霸凌

►►点此就能看到其更多他相关报导评论

「我被霸凌了...」 ETtoday新闻云邀您诉说自己的「霸凌故事

作者Anita,硕士金融业。本文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