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陈列误区,用“真”陈列吸引消费者!

认为陈列就是摆货

很多零售客户认为,把货摆得整齐、美观就可以了,这是一种“排队型”的理解。陈列实际上是一种“阵势”的营造,是为了引导消费行为而要进行不同的变化。

货摆多=坪效高

相当常见的一个误区是:货摆得越多,柜台布得越满,摆出所谓“量感陈列”。认为这种方式顾客就感觉商品越丰富,会有更多选购。许多店都过度仿照了超市量贩式销售和陈列的方式,是对店铺定位的理解过于片面。

商品静态

不少零售客户认为陈列只是将商品进行“静态”的呈现,然后高枕无忧。其实,陈列是要将商品“生动”起来,依据季节进行不断调整,更要在“时间轴”上根据品类和结构的发展搭配出不同的变化。

少有层次感

店铺最基本的层次感,都少有店做到,各面墙都是一条直线到底,仿佛整齐一色的通柜就是唯一的美感;空间缺少递进的层次感,区域之间的划分只能模糊,标上“护肤区”“洗涤区”就认为帮助顾客完成了区域的引导。

那么,如何摆脱以上误区,用陈列来吸引顾客呢?

特别的吸引力

别致的门头、橱窗,明亮通畅的环境,抢眼的堆头和布置,这一切营造的视觉氛围,都能让路过的人驻足侧目,想进来一探究竟。

方便性与比较

品类集中陈列的好处,就是在局部实现了品种的聚焦与丰富度,让顾客产生采购的“专业感”和商品的“丰富感”,同时便于“同类比较”。

顾客对于没有“比较物”的商品,心里总是有下决心的“迟疑”和选购的“遗憾”,唯有通过自己不断对比后的判断,才能发出“嗯,这就是最好的”购买决心。

新鲜感的紧迫

经常逛的店,如果每次都发现商品的花样不一样,同样会让人感觉这家店商品“更新很快”“卖得很火”,假如不及时出手,下次可能就买不到了。

明确区域和层次感的熟悉度

任何人在陌生的环境中,都会有不安情绪并保持警惕感,这大大影响了销售的可能。归纳出条理清晰的商品区域与层次感,让顾客更容易找到所需商品。

各种设置划分出的层次感,让顾客有明确的位置感,为顾客带来选购便利,促进自主选购的习惯,促进对店铺及商品位置的熟悉。

优胜劣汰引发新陈代谢

淘汰滞销,结构不断调整,优质品种不断丰富。商品的更替与调动,店铺的商品管理同样是陈列的重要影响因素。

如今整齐整洁的陈列只是一张“安全牌”,要想真正发挥陈列的作用,就要保持新鲜度并抓住消费者的猎奇心理,才能引起他们的购买欲,从而达到陈列促销量的效果。零售客户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利用陈列带来的好处~

欢迎在留言处,说说你的看法。

版权申明:零售信息公众号所发稿件、图片均用于学习交流使用,并已在显要位置注明文章出处和来源,若文章涉及版权,请联系138 0241 9028,将马上安排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