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蜗牛一只喊价500元 彰化詹氏兄弟为圆梦咬牙买下

▲因身体白如玉,所以被称为「白玉蜗牛」。(图/詹俊豪提供)

记者卢姮倩/台北报导

白玉蜗牛,因身体雪白如玉,于是有了这个美丽名字。10多年前,刚舍弃电脑工程师工作的詹俊杰、詹俊豪兄弟,看到白玉蜗牛像看见了宝,花了30万向养殖农夫买下600只蜗牛,历经挫折与失败,终于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养殖场,现在外销大陆销量高达20多吨,谈到过去的甘苦,詹俊豪笑说,「我们就像小蜗牛慢慢爬,一步一步地爬向天空。」

彰化县蜗牛生产合作负责人詹俊豪说,白玉蜗牛属陆生贝壳软体动物,肉质肥嫩,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氨基酸,与一般常见的黑肉蜗牛不同的是,白玉蜗牛几乎是人工养殖,因缺少黑色素,没有蜗牛特殊的味道,用于料理容易入味,与鱼翅干贝鲍鱼并列为世界四大名菜,近几年风行于大陆沿海城市,「在大陆,6只白玉蜗牛最高卖到人民币35元(约台币161元)。」

▲白玉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白天日照当头,小蜗牛们不爱,通常在晚上才会外出觅食。(图/詹俊豪提供)▲白玉蜗牛宝宝们多吃点,要把你们养得又肥又白!(图/詹俊豪提供)

这几年,白玉蜗牛年销量节节升高,但能有现在的成绩,可是经历一番血泪。现年38岁的詹俊豪,与大哥詹俊杰两兄弟生于农业大县彰化县,10多年前,他们看到家中亲戚闲置农地无人使用,决定放弃当时的电脑工程师工作,决定把农地拿来养蜗牛,一开始养的是台湾常见的非洲大蜗牛(又称黑肉蜗牛),后来看到关于白玉蜗牛的报导,才知道有这样的品种,让兄弟俩好兴奋,立刻与当时养殖的农家联络,希望能将白玉蜗牛卖给他们。

「当时对方开价一只500元,我们也傻傻的,就花了30万买了600只。」詹俊豪说,本将赚钱机会都寄托在这些白玉蜗牛上,没想到养了不久就陆续死亡,只剩下一小部分,后来透过不断找资料研究,才成功繁殖,现在与当地农民进行产销合作,一分地(293.4坪)可以养到6万只,他们现在的养殖场有2甲地(约20分地),后来也在上海另开生态养殖园,由大哥詹俊杰负责管理。▲詹俊豪与大哥詹俊杰一起养殖白玉蜗牛,现在哥哥大多在上海养殖园,詹俊豪负责彰化养殖地区养殖。(图/詹俊豪提供)

詹俊豪说,他们现在以一只2、3元的价格向农夫收购白玉蜗牛,进行加工后外销大陆,年销量可达20多吨。看到这样的数字时,不少人可能会以为他们已经变大富翁了,其实不然,「我们在过去投下了数千万资本,还向亲戚、银行借款,现在还在背债呢。」

由于台湾对蜗牛仍有「便宜、路边随便捡都有」的印象,加上饮食习惯不同,在台湾的销量不到年销量的1%,这也成为发展的阻碍。詹俊豪说,目前养殖蜗牛仍是新兴的产业技术成熟度都有很大的努力空间,但白玉蜗牛养殖业在台湾属少见,未来发展性强,「再努力个十年,应该会不同凡响。」他们也自比蜗牛,笑说只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总有一天会看见属于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