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重恩:改变碳排放配额初始发放方式 推动碳中和事业更加高效的前进

本报记者 袁元

8月20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夏季峰会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白重恩就电力市场和碳市场之间的融合发展发表了观点。白重恩建议改变碳排放配额初始发放方式,推动碳中和事业更加高效的前进。

白重恩表示,从现在到实现碳中和目标还有38年,已经短于一个煤电厂的建设周期了,需要有稳定的预期引导怎么做这些长期的投资。

“我们有很多种发电方式,很多种节能环保的方式,怎么在它们之间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也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制度框架。”白重恩说。

欧盟已经在讨论征收碳关税,欧盟碳关税设想是欧盟企业要为排放每一吨二氧化碳支付100欧元的成本,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最终传导到用电企业。碳关税对中国出口欧盟的企业可能负担较大,中国的企业成本中,碳定价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

现在有多种多样的减排方式,要让一个出口的企业统计从碳排放权交易中支付了多少成本,碳税中有多少成本,绿电用了多少,绿证支付了什么样的价格,补贴得到了多少,从碳金融中得到了什么样的收益等等,其实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如果要应对欧盟碳关税的话,需要让这些政策的措施可以更好统筹。

白重恩表示,有什么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看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去年7月份,开始从电力行业开始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去年碳排放权的交易量大概1亿吨,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有100多亿吨,通过碳交易市场交易的碳排放权占比到碳排放量的1%,非常小的交易量。

为此,如果把碳排放权方式做改变,不是把碳排放权给发电企业,而是把排放权给用户,包括消费者、用电生产者。给了用户以后,发电企业发电要碳排放,就需要碳排放权才能排放,怎么办呢?从市场上收购这些碳排放权。如果市场运行很有效,就会定出一个价格,然后发电企业的碳排放权需求可以通过收购来获得。发电企业收购碳排放权有成本。但是如果允许电价随之调整,收购碳排放权的成本就可以由电价的调整来对冲,所以对发电企业并不会产生特别大的负面冲击。对用电企业来说,当碳排放权价格上去了,电价随之上涨。但是另一方面,它免费获得了排放权,碳排放权价格上涨了,出售碳排放权的收益就上涨,这两个可以设计好的话是可以很好对冲的。

如果做这样的改变,首先各方的收益和成本得到了对冲,对大家的影响不会太大。电力价格涨上去了,出口企业用电支付比较高的价格,在欧盟碳关税的时候,成本上去了,跟欧盟价格差比较小,关税也就不用交那么多。

白重恩表示,如果可以实现部门间有效的协调,把碳排放权市场变得更加有效,让碳排放成本传导到电力市场,最后所有人做投资决策、消费决策的时候都考虑到碳排放成本,再做一些安排,使得这样的机制不会产生过大的短期冲击,相信“双碳”目标的实现会更加高效。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