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的中国故事 用14年的文化之旅赋能非遗产业链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本站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汽车9月14日报道 第14个年头的BMW中国文化之旅,回到了宝马的中国老家。
今年BMW中国文化之旅将前往辽宁沈阳、盘锦、朝阳和阜蒙地区,探访以满族文化、辽河口文化和红山文化为代表的千年文脉和传承。
中国文化之旅不单单是一场探访非遗的旅程,更是宝马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发起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
华晨宝马副总裁杨美虹向本站汽车表示,今年将BMW中国文化之旅探访地定在辽宁的原因有三个。
首先,辽宁是华晨宝马的家乡,在为家乡贡献社会经济力量的同时,宝马也在积极联结本地社区,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其次,辽西牛河梁红山遗址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承袭着中华文明的血脉,拥有多元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第三,希望通过宝马的品牌效应凝聚更多社会资源,助力辽宁非遗文化的发展。
此外,今年BMW中国文化之旅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从辽宁地区遴选富有市场潜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学习。
让这些非遗项目传承人在清华大学导师一对一的带领下,进一步挖掘非遗的潜力和文创产品的现实价值。
部分非遗的现实难题
截止到目前,辽宁省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7项。
2006年东北二人转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人转最早由扭秧歌的艺人演唱的东北民歌小调发源而来。
此后,伴随闯关东等外来人口涌入东北,也带来了多元文化的融合,逐步丰富了二人转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改革开放后,伴随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民众物质生活向好,电视等娱乐方式的多元化普及,和港台娱乐及国外文化的引发的冲击,包括二人转在内的地方性艺术受到很大的影响。
传统二人转开始衰落。
许多演员连工资都无法正常发放,无数剧团被迫解散,艺人纷纷改行。
很多二人转艺人为了生存,在传统的二人转艺术形式中加入了大量粗俗糟粕式的演绎,使得二人转被带上了有“色”眼镜。
非遗传统曲艺最大的问题是观众的缺失,这也是中国所有传统艺术形式面临的致命问题,不仅是二人传。
如今,面对00后为主力的后浪群体,如何将传统艺术和现代观众的需求拿捏到位,已经成为二人转发展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持续至今的满族文化
辽宁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张杰教授向我们表示,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任何文化通常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
创制满文是满族精神文化诞生的重大标志。发明人参煮晒法和掌握铸炮技术,是满族在物质文化上的巨大进步。
打破以前满族人的血缘组织,形成了具有行政,军事,生产三项基本职能的旗制,是清太祖在制度文化上留给后人的瑰宝。
张杰教授认为,满族兴起的核心原因,因为其是那个年代的一种先进文化的代表。
沈阳故宫则是满族文化的特征精华。
沈阳故宫比北京故宫晚200多年,占地面积也仅为北京故宫的1/12,但沈阳故宫的同样充满魅力。
2004年,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故宫属于汉族建筑风格,沈阳故宫则具有浓郁的东北地域特色,在借鉴融合了汉、蒙、藏多民族的文化特征,在建筑上更多体现了满族古老的文化特征。
虽然后来清迁都入关后,沈阳故宫成为陪都宫殿,但是它依旧有着崇高的历史地位和尊号。
这与满族人的生活习惯相符,满族的祖先女真人以渔猎为生,建立高台之上的建筑,可以避免野兽的攻击和睐望敌情。
此外,沈阳故宫采用地热取暖方式,地下砌上烟道,地上有明显的大烟筒。
最好的保护就是被更多人知道 古渔雁的民间故事
辽河口文化是一种平民文化,“古渔雁”是其根基。
古渔雁指的是我国古代像大雁一样南北迁徙的打鱼人。
他们沿袭着逐水而居的渔猎生存方式,每年沿着水陆迁徙,在江河入海的滩涂及浅海捕捞维持生计。
伴随工业化进程和机械作业,如今古渔雁种群基本已经绝迹,唯独辽河入海口还有遗存。
此次我们探访的位于辽宁省盘锦市辽河口海域的二界沟就是古渔雁的落脚聚集之地。
这些打鱼人主要来自河北,每年过完年就会通过旱陆或水陆迁徙到二界沟打鱼生计。一路迁徙中和渔猎生活中,他们饱尝了风雪的洗礼,留下了很多关于渔民的民间故事。
刘则亭老先生就是这个群体最具代表性的古渔雁民间故事传承人。
2006年,古渔雁民间故事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刘则亭被命名为古渔雁民间故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由于船体较小在海上抗风险能力很差,渔民作业危险性很高,能获得的休息时间也相对短,因而古渔雁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但语言却很打动人。
古渔雁民间故事的内容主要以对大海的崇拜,对英雄的歌颂,对渔民生活的描述为主。
曲调鲜活的渔家号子
除了民间故事外,古渔雁在长期在渔事生活作业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劳动号子。
这种号子曲调鲜活,一人领唱,众人和唱,从而统一的完成集体劳动。
根据作业形式不同,古渔雁在拉网、打蓬、起锚等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同的号子。
打樯是个力气活,樯桩通常十几米长,将其竖起来夯入海底就更费力气了。集体劳作中如果有人没有踩上点,脱离了众人的节奏,甚至会被巨大起伏弹力掀入海里。
中华民族的直系根-红山遗址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迹是此次BMW中国文化之旅最重要的探访地。
我们为什么叫龙的传人?
我们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是从何时算起的?
中华民族的根在哪里?
这几个问题可以在辽西的红山文化中找到答案。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说过,中国古文化有两个重要区系,源于渭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源于大凌河流域的红山文化。
以玫瑰花图案为主要标志的仰韶文化,与以龙鳞纹和龙为主要特征因素的红山文化,最终融合成花(华)与龙的结合。
这就是今天我们自称华人,龙的传人的重要原因。
从时间维度上讲,牛河梁发现的坛庙冢遗址和成套玉器,以确凿的实物资料证明了红山先民已经跨入文明阶段,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的物证。
因此,牛河梁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作为人类文明初始阶段宗教信仰与墓葬场所的代表,揭示了我们的先民已经进入初级文明社会,因此这里也就成为中华古文化的直根系。
玉猪龙的出土意味着,5500年前这里的先民就成为中华大地上较早使用龙图腾的人群,辽西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就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和发端。
从探访到赋能 打通非遗经济产业链
实地探访可以快速的了解非遗和文化,但14年中在非遗保护的背后,宝马默默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杨美虹表示,早年的时候,我们项目大都是以探访捐赠为主。后来随着我们对非遗问题认识的加深,我们认识到单纯的捐赠是不能解决非遗传承难的问题的,于是我们就开始转型,宝马与清华美院合作成立非遗保护创新基地,对传承人进行赋能。
“从去年开始,我们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升级了创新基地的合作模式,BMW中国文化之旅每年将通过探访活动,推荐需要设计改良的非遗传承人进入创新基地。”
杨美虹表示进一步介绍到,传承人进入创新基地后,清华美院的老师会一对一、手把手带领传承人进行文创产品的研发设计。这个过程与传统研培不同,并非让传承人进入清华大学的课堂上课,而是先由对口帮扶的清华美院老师对传承人的非遗技艺,进行初步的观察与分析,然后再手把手地跟传承人一起对这项非遗进行解构,提炼、抽取其中的技艺、美学等元素,最后再共同设计、开发这项非遗文创产品,完成重新建构的过程。在这个一对一、手把手帮扶的过程中,传承人也能够取得个性化的突破与提升。
“这样做中学的研培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相应的投入也会增加,比如会用到先进的开模技术,重新研发设计会用到的材料和其他成本。从传承人进入创新基地,到非遗文创成果的产出,大致需要半年多到一年多的时间。” 杨美虹如是说。
面对传统非遗文化如何引发年轻消费者的喜爱等现实困难,杨美虹认为,非遗传承人不可能百分之百的都能“活”下去,有些非遗技艺现在的年轻人就是不喜欢、不接受,很多非遗项目如果还停留在故纸堆里,不走进现代生活,迟早有一天就传不下去了,老一代的非遗传承人可能就找不到徒弟了,所以我们的非遗传承人必须要自己有改变。
“传承人自己也要有意愿想改变,每个时代的用户都有不一样的特点。非遗技艺做出来的手工艺品虽然好,但对用户来说买回家干什么?如果我们的生活中不用它,非遗传承人就要思考去改变。只有非遗传承人生活得很好,才会有更多人想跟他学,非遗技艺才会不愁传承,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杨美虹坦言,除了传承人去找消费者,我们还要让消费者主动找非遗产品,宝马现在能做的就是把两边互相拉。在这个过程中,BMW中国文化之旅是一个可持续性的公益平台,我们没有任何私心,就是希望嫁接更多的社会资源,助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为进一步赋能非遗传承人,今年的BMW中国文化之旅还与阿里巴巴公益魔豆妈联手,启动女性非遗传承人赋能计划,共同为女性非遗传承人进行电商赋能。年内,该项目第一批女性传承人将接受电商培训,为非遗传承人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此次文化之旅后,BMW还将联合马蜂窝推出《BMW 中国文化之旅辽宁非遗旅游攻略》。
杨美虹认为,推出非遗旅游攻略,可以把用户拉到传承人的面前,让大众零距离接触非遗,了解非遗,然后他们才有可能喜欢非遗,喜欢以后就会消费,当然这个过程很漫长,不会三年五载就解决。
“近几年,国潮的兴起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非遗传承人的机会,这个时代喜爱需要非遗传承人能够做出让年轻用户喜欢的东西。我们对传承人的建议是,传统的要有,创新的也要有。”
14年来通过持续不断的BMW中国文化之旅,也让BMW更加了解中国文化,也间接赋能了宝马的车型产品。
杨美虹表示,去年我们发布的新BMW7系华彩辉耀典藏版,就是我们将非遗项目与我们的旗舰车型进行的一次合作尝试,这款车型由我们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团队合作,研发历时12个月。整车设计选取汉代玉环纹样、霁蓝瓷、降真香等中国文化象征元素,并结合刺绣、大漆、螺钿等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用创新思维展现出宝马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也对全球做到了讲好中国故事。从这个上面来讲,对我们来说意义很重大!
此次BMW中国文化之旅,我们探访的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直系根,从另一种层面上讲,当前的中国市场也已经成为BMW参与未来智能汽车全球竞争的根基。
BMW中国文化之旅,除了是宝马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项目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帮助了宝马更加深刻的对中国客户的理解和洞察,从而用产品和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了解中国,热爱中国,结合中国文化造出更好的车,自然也会得到更多中国消费者对宝马的尊敬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