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笑后有回甘、细节处见惊喜,《盒子里的猫》出“梗”更出“圈”
导读:从进入盒子之前的仪式感和神秘感,到走进盒子里的爆笑、沉浸与探寻,再到走出盒子之后的收获与沉淀,《盒子里的猫》用“高概念”和“强设定”把闯关综艺推上了另一个创作高度。
文|坤同
3个逼仄的小黑屋、10分钟的有限时间,被迫分开的玩家们在不断变化的空间里开启“极限逃生”……优酷最新一期的《盒子里的猫》刚开播就再次上演“高能场面”,看得人肾上腺素飙升。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这档节目能够在开播48小时内热度轻松突破9800,仅仅三期就拿下了微博话题高达4.3亿阅读量。
作为一档横空出世的新综艺,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但更让人意外的是,这档以“爆笑”和“闯关”为核心看点的节目,除了每期扎实密集的内容亮点之外,还持续创造了一系列全网出圈的“名场面”和“热梗”,被网友们称为“最有梗的闯关爆笑综艺”。
而除了“爆笑”和“有梗”,《盒子里的猫》还贯彻着“人生游戏,开盒有喜”的理念,将社会热点议题与多元的人生话题融入环节之中。所有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可能遇到的困难,在节目被具像化为一道道关卡,嘉宾玩家带着观众一起闯关、战胜恐惧寻找真相的过程,也变成了一场不断向自我抵达的心灵疗愈之旅。在爆笑飞泪中品尝回甘、看透生活仍旧热爱生活,是这档节目的底色,也成为区别于同类型综艺的鲜明标志。
脑洞叠加神走向双BUFF,
把闯关综艺做上新高度
为什么叫《盒子里的猫》?这不仅藏着创作团队的巧思,也是整档节目的精妙所在。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了解“薛定谔的猫”,而《盒子里的猫》不仅在节目名称上化用了这一概念,更在模式的设计层面沿用了“平行世界”的概念设定,将节目打造成带有现实色彩却又独具一种“超现实感”的平行人生体验之旅。
每位来到节目的嘉宾在开启盒子后,就如同开启了一段全新的虚拟人生副本。在这里,他们将会获得一个新身份,盒子世界则会给他们匹配与之有关的人生场景,并随剧情的发展随机触发游戏任务。此外,节目还借鉴了“猫有九命”的说法,玩家们共同被赋予9个初始生命值,任务失败便会被扣除一条生命,而他们必须想尽办法,在所有生命值消耗完毕之前打破身处的迷局。
随着环节和任务的推进,节目的“脑洞”越开越大。如同开“盲盒”般的期待和紧张,在每一个全新开启的盒子里,身处虚拟世界的玩家,以及节目之外的观众都被置于“全盲视角”,盒子中的谜题则是一环扣一环、层层嵌套,冷不丁的突发事件、人物和悬疑元素让人时刻把心提在嗓子眼。也是因为这样,初来乍到的张艺兴在第一期节目里被吓出了出圈的“二胡音”,面对恐惧时嘉宾四散奔逃的真实状态成就了让人爆笑的“名场面”。
当然,除了世界观设定上的“薛定谔”风格,节目剧情层面的走向同样也是“薛定谔”状态的。在盒子之中,每位嘉宾的不同选择或引导着剧情的走势,或触发出各异的剧情支线。第一期里为了逃避清除者而关闭逃生通道,最终导致全队走入绝境。而最新一期中的各种“意外”和“惊喜”更是层出不穷,当嘉宾们共同完成舞龙仪式之后,记忆回廊顿时风雨交加,原本被扭曲的记忆开始显现原貌,事件背后的真相也才逐渐浮出水面。
就像“薛定谔的猫”原本是一场探索性的思想实验,《盒子里的猫》同样也是一场极具先锋意味和现实意义的社会实验。经历了一波三折的闯关之后,嘉宾们将储存真实记忆的U盘插入解忧宝盒,此刻,这期节目讨论的社会主题随之揭晓——过度的精神内耗总是在深夜的自我复盘中,不断扭曲与他人的交往记忆,从而成为重重压在心头的“梦魇”。而这期节目的每一个关卡,都在引导嘉宾们探索造成这种精神内耗的源头,以及如何去打破这种困顿的思维僵局。
能够看到,无论是节目的核心模式和闯关环节,还是剧情线和世界观的设定,《盒子里的猫》都是反套路的,并且力求在这种突破常规的状态下捕捉和呈现嘉宾的真实反应。也是因为这样,在闯关综艺已经屡见不鲜的当下,这档全新的节目才做出了独树一帜的新意,更用“高概念”和“强设定”把闯关综艺推上了另一个创作高度。
用无限高能的名场面,
运转最高效的热梗“制造机”
如果说新奇的架构立住了这档节目的基础,那么,嘉宾阵容就是“画龙点睛”般的存在。节目上线后,不少网友表示“内娱掌管搞笑的男人们组团来闯关了”,被冠以“综艺嫡长子”和“初代综艺梗王”的黄渤、张艺兴、陈赫、王迅、郑恺堪称“神之一手”,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闯关中爆笑不止,创造了密集的“名场面”和迅速出圈的网络“热梗”。
最新一期节目中,玩家们接收到来自盒子世界的全新任务,需要在应付大风、暴雨以及数十人干扰的情况下,护送6个小火苗到指定的位置。一出玩家与“神雕侠侣”以及“葫芦爷爷”之间斗智斗勇的炸裂场面即刻上演,陈赫和林更新设计了一出调虎离山大计,掩护团队成功转移了一支火苗。而当“葫芦爷爷”召唤出“葫芦七兄弟”后,整个局面变得一发不可收拾,郑恺凭借一人之力,将所有捣乱者忽悠关进房间,让任务在有惊无险中完成。
被置于陌生环境、赋予全新角色的嘉宾,面对诸多无剧本的突发情况,激发出了更强的人物魅力,同时也让观众无缝代入其中,跟随他们的第一视角开启畅快爆笑的冒险闯关。此外,嘉宾们之间的默契配合也是节目顺利推进的关键。被关到小黑屋时,他们相互配合移动重组房间格局,从变化多端的逼仄空间中成功逃离;在极端环境护送火苗的任务中,有人出谋划策,有人牺牲“色相”,更有人冲在第一线担当“游戏坦克”,丝毫没有包袱的他们时时刻刻都在为观众炮制着一台爆笑好戏。
嘉宾也并非一成不变,飞行玩家和角色玩家的设定进一步盘活了这盘大“棋”。角色玩家是节目的常驻嘉宾,飞行玩家则是不断补充进队伍的新鲜血液,这也保证了这台笑点和热点的“制造机”始终能够保持高强度的运转。新一期加入的黄晓明和尹正在开局三分钟就抛出了“王炸”,尹正一本正经地质问黄晓明的新角色名称为什么还是“黄小明”,这种化名化了个寂寞的桥段,让人连看三遍仍旧能笑出泪来。
之所以这些嘉宾能够迅速产生这样的“化学反应”,一方面来自于“熟人局”的独特优势,作为各大爆笑综艺的常客,造梗和接梗已经是他们之间的某种天然默契。另一方面,节目也给这种熟人关系赋予了足够真实而落地的发生情境。节目对于盒子空间的场景营造极具强还原的沉浸感,尤其是对一些解密闯关场景的设计更是有一种电影质感。这得益于背后大有来头的制作团队,国民综艺的“脑力担当”黄磊担纲总制作人,编剧顾问顾舒怡、美术团队郑辰都来自电影《消失的她》剧组,电影和综艺两套班底的双重保障让节目小到各种细节都满是诚意。
节目本身也在灵活玩“梗”,从而延长了“名场面”和“热梗”的生命力。例如第一期节目中的“陈赫提桶”这条出圈热梗,就在后续的节目中马上被设计成游戏环节,衍生出“正楷字帖”、“大王巡逻”、“冥顽不灵”等一系列新的谐音梗,并将其作为嘉宾解谜的关键线索。在“冥顽不灵”的房间前,尹正迅速揭开“明玩布灵”的谜底,黄晓明接过布灵布灵的话筒和手套,当即歌神上身玩起了自己《闹太套》梗,直接给观众的笑点带来了三万吨的暴击。
在盒子的多重平行时空,
探寻有关人生的深刻命题
“盒子”的另一重隐喻是多重平行时空,每一位嘉宾在开启盒子后都会获得新的身份,而每一个盒子里也都上演着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一方面改编自参与嘉宾的亲身经历,另一方面取材自时下的现实议题和人生命题,既包括数字生命、平庸之恶、现代焦虑等,也有亲情、爱情、友情等人之常情。
对于这些议题的讨论,则交织在节目的肌理之中,成为驱动所有环节的内在逻辑,这也让这档闯关综艺拥有了环环相扣、令人拍案的精妙之感。第一期节目展现了一对父子之间关系从紧张、破裂、对立再到和解的完整弧线,第二期、三期则在嘉宾寻找自己犯错记忆的过程中发现真相并逐步深入自我内耗的现实主题。
“陈小赫”不小心给糖尿病朋友点了杯全糖奶茶,担心他因此进医院,实际上朋友把奶茶转赠给了别人,反而收获了爱情。“郑小恺”睡觉前收到老板的短信,顿时萎靡不振,开始“职场失误”的自我审判,到头来却是老板提醒他要适当休息。“王小迅”介怀老师不和自己碰杯,脑补出从出生到工作处处失败,让老师失望心痛的戏码,但实际上那天是老师知道他的胃出了问题……
就像节目所呈现的,精神内耗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典型的社会症候。不少人在睡前不停谴责自己,让脑内审判庭在午夜不停开庭,但实际上,那些自我审判的规则都是自己在梦境中制定的,来自于不必要的道德枷锁、世故人情或者认知偏见。而如节目所传递的,只有打破这些规则,停止自我内耗,才能打破梦魇、睡个好觉。
盒子世界里的多重平行空间,也呼应着每期节目的核心主题。在“说来听厅”,每位嘉宾在“觉主”的逼迫下不断回想自己的犯错记忆,再到多个空间共同组成的“记忆回廊”,他们把被扭曲的记忆还原成现实,最后面对“规则空间”中无数让人窒息的自我规训,“一定要让所有人喜欢我”“一定不能辜负他人期望”“一定要保持优雅、不能出错”……嘉宾们抹掉所有规则、让黑白重回色彩,也代表着节目外的所有观众,发出了做自己人生掌控者的坚定宣言。
在不断抵达问题内核的过程中,节目还创新性地加入了戏剧这一更为深刻的艺术形式,通过专业戏剧人的演绎复盘和升华整期内容的价值核心。在最新一期节目的尾声中,吴彼扮演了一只自己希望被安乐死的狗,从新奇的视角呈现了自我内耗背后的纠结与无奈:害主人被罚款,是不是她就会因为还不上房贷而流落街头,毁掉了她和她全家的一生,甚至联想到自己可能会因此阻挡人类进步的脚步……这些看似夸张的想象,却也正是无数“内耗患者”真实的内心写照。
实际上,“爱自己是爱一切美好的前提”。节目在抛出问题的同时,也给出了解题的良方。节目的最后,邀请中国政法大学心理系副教授于悦为观众剖析产生精神内耗的原因,以更具专业性的口吻提出了极具实践意义的建议。
每周六12点优酷《盒子里的猫》都会全网独播、惊喜开“盒”。从进入盒子之前的仪式感和神秘感,到走进盒子里的爆笑、沉浸与探寻,再到走出盒子之后的收获与沉淀,这档节目将用几个人的盒子之旅,不断关照当下一群人的内心世界,释放出远大于一档综艺的深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