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车用晶片荒吓到 电动车大竞赛从电池开跑

图/先探提供

经历车用晶片缺货惨痛教训,这回电动车厂积极卡位车用电池,而且相关供应链业者低调指出,车厂对于电池技术布局的深度与广度远超过想像,甚至在固态电池到氢能电池的领域,已经看到下一场新革命的开始。

今年以来,因晶代工产能不足导致车用晶片荒,已让欧美各国意识到供应链自主的重要性,有鉴于此,美国总统拜登二月二十四日签署了一份行政命令,表示将对关键产业供应链进行审查厘清是否有过度依赖海外供应商的疑虑,尤其是中国,这当中就包含电动车电池。福特汽车执行长法利日前表示,「现在发生在台湾的晶片荒不能重演,我们需要在地制造的电动车锂电池。」

美国与欧盟会如此忧心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作为下一个世代关键科技产品之一的电动车,势将带来新一波产业革命发展,尤其,在电动车系统中,电池因为决定了车子效能、速度,甚至会连带影响充电、其他车用软体服务等,因此被称为是电动车的「心脏」。

电池为电动车未来角力战场

然而,如此重要的心脏,目前供应链几乎集中在中国,据统计,全球锂电池高达七成以上为中国制造,反观美国则不及全球的十%,不仅如此,就连电池矿物材料的精炼与生产,也多掌握在中国手中,专家指出,若继续维持此局面,中国将是美欧两强在发展电动车上致命的战略弱点。由此可见,电池无疑是未来新汽车竞赛中的关键战场。

具有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充放电速度快体积小优点的锂电池,是目前电动车中最普及的电池技术。锂电池是透过四大关键材料所组成,包括正极(阴极)、负极阳极)、电解液与隔离膜;其中,正极材料为主要材料,占了电池成本高达五○%以上。深入来看,正极材料不仅作为电极材料参与电池中的电化学反应,也是电池中锂离子的主要来源,其活性与锂离子分布等指标是影响锂电池性能表现的最大关键;因此,正极材料的选用必须考量能量密度、功率密度、适用电压、与电解液之间的安定性、可逆的电化学反应等条件。

锂电池的正极材料繁多,大致上可分为镍钴锰(NCM)、镍钴铝(NCA)的三元材料,以及磷酸锂铁(LFP)两大路线,为了制造更具优势的电池,各国与各厂商对正极材料的选择不尽相同,像是日本和韩国着重三元材料(NCM),而中国则朝磷酸铁锂(LFP)发展。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缺点,像是磷酸铁锂的特性在于寿命长安全性高、成本低,但一大致命缺点是续航力低;而三元电池正好相反,拥有高出前者一半以上的能量密度,可跑得更远、加速更快,但寿命相对是前者约一半的使用期,且安全性较低、成本较高。

锂电池在业界屹立长达三○年,且过去十几年来技术已大幅度跃进,不只能量密度和寿命提高约十倍,据统计,从二○一二~二○年,平均成本已经下降逾八成,是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能源元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锂电池的成本不断降低,却依旧是电动车最大的成本来源,比重仍高达三到四成,再者,当前锂电池有着衰退以及充电效率无法提升的问题,且最大的隐忧还是在于安全性。

因为锂电池里头要有让锂离子能够于其中游走导电液态电解液,电极浸于其中,并用隔离膜隔开,这种构造的问题在于,不断充放电循环之后,电解液体与固体的交界会发生结晶,导致电池效能下降,甚至可能因结晶刺破隔离膜,造成电池内部短路起火。(全文未完)

全文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2134期精彩当期内文转载》

先探投资周刊21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