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校友达成共识 决定不拆「儿童的缤纷世界」艺术墙

台北市文化局昨邀集校友、北捷、公共艺术审议委员各单位召开协商会议,达成完整保留「儿童的缤纷世界」艺术墙共识。(日新国小刘姓校友提供/蔡佩珈台北传真)

台北市日新国小学生1995年创作「儿童的缤纷世界」艺术墙,恐因台北捷运公司改造中山站线型公园被拆除,引起校友发起连署抢救,北市公共艺术审议委员会上月不通过拆除计划,要求北捷修改再审。台北市文化局昨邀集校友、北捷、公共艺术审议委员各单位召开协商会议,达成完整保留艺术墙共识。

北捷会中提出2项墙面保留方案,方案一为拆除大同区侧墙体,拆除宽度以让2人并肩行走及供无障碍通行为主,并填平下凹式广场,墙面北侧的仿石木桩及溜滑梯则会拆除,并依原创作来修缮或全面重新创作;方案二同样拆除大同区侧墙体,但保留北侧仿石木桩及溜滑梯,并以变更设计或阻隔方式,避免民众及儿童攀爬使用。

日新国小校友刘先生表示,墙面是小孩创作的艺术作品,校友们都认为拆除一部分墙体,有如把小孩送给父亲的卡片剪一半,相当反对北捷提案,但考量到当地里长反映附设游戏区有安全疑虑、墙体遮挡行人通行等问题,他们认为应适度调整诉求。

文化局长蔡诗萍转述协调会结果,校友、北捷及当地里长皆同意完整保留艺术墙,但由于墙面附属设备有安全及积水问题,南侧下凹式广场将绿化处理,北侧溜滑梯则透过设计阻挡民众使用,并拆除仿木石桩,其留下的空白处会再邀请日新国小同学创作。

蔡诗萍表示,各方在会中有很多意见交流,他乐见大家取得共识,成功地在保留集体记忆与休憩空间安全性间取得平衡,是相当好的结果。

日新国小校长林裕胜表示,尊重协调会结果,不过如市府希望日新国小学生来创作空白处墙面,他乐见其成,届时接到邀请,会征询美术老师及学童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