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发布算力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京津冀蒙算力走廊助力“跨省算”

大模型、元宇宙、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眼下最火的这些技术都得仰仗算力,算力如电力一样不可或缺。北京怎样筑牢“算力底座”?

近日,市经信局等部门发布《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北京将构建京津冀蒙算力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打造“内蒙古(和林格尔、乌兰察布)-河北(张家口、廊坊)-北京-天津(武清)”为主轴的京津冀蒙算力供给走廊。到2025年,本市将引领京津冀蒙地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算产业创新应用高地。

多区布局E级智能算力高地

3月底,北京最大规模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在亦庄点亮,每秒进行300亿亿次的计算,相当于超过百万台高性能电脑的算力。

不止这一处,北京已在多地布局建设类似的算力平台,将陆续投用。方案明确,本市将重点建设海淀、朝阳、亦庄、京西(石景山、门头沟)等E级智能算力高地,优先加快两个10EFLOPS(EFLOPS指每秒百亿亿次浮点数运算)大规模智算集群建设进度,着重满足快速增长的大模型训练算力需求和推理算力需求。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智算资源供给将实现集群化,改变智算建设“小、散”局面,集中建设一批智算单一大集群。到2025年,本市智算供给规模达到45EFLOPS,2025年到2027年根据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需要和国家相关部署进一步优化算力布局。

打造京津冀蒙算力供给走廊

往更大范围看,京津冀蒙算力正在一体化建设。本市将积极融入东数西算发展大局,支持津冀蒙及西部地区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智算需求优先向津冀蒙及西部地区倾斜;鼓励建设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智能算力,原则上不再新增通用算力,不足部分由津冀蒙及西部地区满足。

据介绍,北京将按照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布局,构建京津冀蒙算力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打造“内蒙古(和林格尔、乌兰察布)-河北(张家口、廊坊)-北京-天津(武清)”为主轴的京津冀蒙算力供给走廊,支持本市企业在以上地区建设算力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支撑万亿级参数大模型训练需求的超大规模智算集群,逐步形成梯度分布、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区域协同算力供给体系。

“跨省算”速度如何?根据方案,北京将推动大带宽、低时延的全光接入网络广泛覆盖,统筹建设重点算力中心直连网络,联通全市主要算力资源,网络通信带宽达到400G以上、往返网络时延控制在1毫秒以内。按需建设北京至京津冀枢纽的一跳直达直连网络,减少绕转时延,推动实现环京200公里内重点算力中心间往返网络时延不高于3毫秒、北京至内蒙古和林格尔等西部节点往返网络时延不高于5毫秒。

按照计划,到2025年,本市将引领京津冀蒙地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算产业创新应用高地;到2027年,力争自主可控算力满足大模型训练需求,算力能耗标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27年智算设施软硬件自主可控

方案列出了六大重点任务,第一项便是推进算力产业自主创新。

到2027年,本市将实现智算基础设施软硬件产品全栈自主可控,整体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备100%自主可控智算中心建设能力,有效支撑对标国际领先水平的通用和行业垂类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

为此,北京将加快布局先进计算、软件工具、操作系统等算力关键技术,着力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和方案,建设自主可控芯片测试验证平台,推动提高自主可控芯片性能和可靠性,提高我国智算产业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和坚韧性。

智算中心也加快变“绿”。PUE值代表着电源使用效率,PUE值越接近于1,表示绿色化程度越高。按照要求,本市新建和改扩建智算中心PUE值一般不超过1.25。存量数据中心将升级改造,到规划期末所有存量数据中心PUE值均不高于1.35。本报记者 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