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疫情升温 超市现抢购囤货潮
北京疫情升温,有了上海的前车之鉴,许多北京民众25日到卖场囤购生活物资和食材。(吴泓勋摄)
25日下午记者直击北京一处大卖场的蔬菜区,许多食材已被抢购一空。(吴泓勋摄)
近日北京确诊人数成长让疫情升温,除新添高风险地区外,朝阳区启动全员核酸检测,让北京从24日傍晚开始出现物资「囤货潮」。记者25日直击大卖场,整体呈现「有序囤货」、「买得快补得也快」的情形,关键物资如蔬菜、肉蛋与能保存的泡面、面条以及酱料、可乐等汽水的买气特别明显,架上也会随即补货,但直到下午时分,蔬菜区大部分已被抢购一空,鸡蛋也仅剩几盒高价蛋。
跟记者一样在大排长龙的北京大爷表示,「抢物资在北京不至于」,认为毕竟是首都,即便像上海一样封控了,物资供给上不会出现让老百姓吃不到饭的情形,觉得买些关键的油盐酱料、面条跟日用品就已足够,真有什么状况,即便倾全国之力也会保北京。
具体看到被抢购的商品,也还包含如黄豆、罐头与饮用水。蔬菜则更以方便长久保存的如红萝卜、大葱与甜椒等被优先抢购。但观察抢购仍有序,多数仅购买关键物资且塞满整台推车的人仍相对少。
再转到小型超市观察,接近中午时分,架上的蔬菜也空了一半左右,超市人员也表明下午会再补一批货。但从例如美团或盒马等平台下单的话,包含蔬菜与肉品则几乎都呈现「补货中」。
观察北京市新冠疫情再有蔓延之势,北京市官方24日宣布,疫情最严重的朝阳区25日起全区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做完检测后再上班,并呼吁民众减少社会面活动。对此,不少北京及外地网友表示,应该要囤货了。
面对疫情,这两天在微博上,不少在北京的民众都讨论应该要囤货。有网友说,「感觉北京人都在聊囤货了」,「同事朋友全在囤货,还有商超(商场、超市)空了」,还有人说「终于到了可以向北京的朋友传授囤货经验的时刻」。尽管有些人认为北京不会「封城」,但封控措施仍可能随时影响到自己,因此有备无患。
这也让微信朋友圈上疯传日前上海民众的囤物资清单和攻略,不但详细解说攻略清单,也说明什么类的蔬菜能久放与保存方法,买些甜食零食还可以改变在家烦闷心情等。甚至也有北京人随即拍摄恶搞影片,以戏谑自嘲方式表演北京各区的民众囤物资的话会买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