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学霸震惊,被普娃感动;被别人激励,被自己绊倒
昨天又在公共论坛上捕捉到一枚超级牛娃。
据家长说,这娃在学校上着数学和物理竞赛课,还被选去参加某重要数学建模比赛,学校负责赛前培训,不用自己家里花一分钱。
现在已经通过初赛,正在准备复赛。
学习如此给力已是难得,更值得羡慕的是这娃还体育好,假期每天花几个小时打篮球,身体杠杠滴不说,钢琴还弹得好,是班级文艺活动的扛把子。
按说,素质如此全面的孩子,家长一定花了很多心血培养吧?怎么着也得是每天强制练琴一个小时或者家长贴身陪读之类的吧?
NO,人家娃特别自驱,周末经常是父母带老二出去玩一天,这娃自己在家学习锻炼做饭。
咱就是说,任是哪个初中家长听了这个娃的状况不得羡慕得流哈喇子?咋就运气这么好,抽到一张哪哪都好的牌呢?
真是,有的娃是生来报恩的。
也因此,我们看到娃牛就去向家长请教经验,结果发现牛娃家长多半会告诉你,自己没啥经验,因为自己只是努力工作和做好饭,孩子就这么好了。
就......很没天理是吧?真的复制不了。
听过、见过很多厉害的牛娃,每次初听、初见都是一样的心情,羡慕激动,想要一睹真颜。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世上有很多时候,努力就是比不过天赋,鸡的好不如生的好。
也因此,我们说,不要试图复制牛娃的“成功”,普娃家长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想要借鉴经验教训,去找和自己孩子水平差不多的家长请教可能更有用。
但为什么我们还是喜欢且需要多听听牛娃故事呢?
一是人们都有慕强心理,对能力强学的好的人天生有一种靠近的欲望。
二是多听别人的故事才知道天花板到底有多高,不会因为取得一点点成绩就美滋滋,甚至可能忘乎所以。
三是因为不管是家长的还是孩子的慕强心理才能激发自己的或者孩子的上进心,激发更大潜力。
所以,大家有空就多听多看真感受吧。只要别被过大的光环晃瞎了眼,不能正确认识自家娃就好。
见过牛娃之后,可能大多数家长的感受会是,“太厉害了,吾娃不能也”,其实,这倒也大可不必,这种想法还是很危险的。
牛娃带给我们普娃家长的是震撼,对于我们来说,他们是可望不可及的所在,看看就好。
做为普娃家长,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客观地认识和评估自己的孩子,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牛娃和普娃的人生追求可能是不同的,人们对二者的期待也是不同的。
我们期待牛娃中的战斗娃要去改变世界,牛娃中的普牛娃要去科研攻关,搞定卡脖子难题。
但是我们只期待普娃能够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养家糊口,幸福生活。
世界运转自有其规律,所以我们说孩子都是自带饭碗来的,无需焦虑。
普娃身上也有很多值得赞叹的地方,我也经常被感动到。比如在牛娃更专注,更精致利己的环境里,普娃们相对更愿意做一些有利集体的事情来得到认可。
普娃们也会为了自己的目标更勤奋努力,我听说过好几个孩子每天认真学习,甚至导致了心颤问题。
这真的是很好的孩子呀,中二少年本身都不爱学习,但是他们为了父母的期待、自己的未来付出超常的努力,这本身是让人感动的事情。
但是做为家长,似乎应该要么帮孩子找到更适合的学习方式方法,要么降低对孩子的要求保证身体健康才好。
有两种状态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孩子:
一个是见过很多很多孩子的,能够通过数量的积累总结出一些比较通用的规律,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另一个更好的情况是不仅见过很多孩子,还经历过一个孩子教育的全周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如果二者都没有,那就去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方法,从中得到启发和激励。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孩子教育问题说简单也简单,父母无需上岗证,只要生过养过孩子的都能说上几嘴。
什么样的陌生人之间能够一见如故,不尬聊?
孩子家长。
只要一说家里也有个娃,两个大人之间就好像无形中建立了攻守同盟,亲近和信任的程度是其他关系中需要花费极大精力才能建立的。
但是,孩子教育问题又是最难的事情,也是容易让家庭关系变得复杂难解的事情。
因为当代人物质丰盈,有余力对孩子教育投入更大的关注,关注多了,养育精细化的同时也会使问题复杂化。
在养育精细化的环境里,对精神方面的重视要求提高,这也让教育变得艰难。
同时,因为教育对象的个体化,导致家庭教育个性化要求极高,也会增加教育本身的难度。
所以,每对父母怀着美好期待成为父母之后,还要投入巨大精力去学习怎样履行好父母的责任。
榜样的力量带来的是激励作用,你看到了好的例子、听到了好的故事,就会更有动力自己也去成为一个好例子或者好故事的主角。
但是,因为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和高要求,我们又通常会被自身的弱点和惰性所牵绊,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这对每个家长来说都是需要克服的难题。
这也是我在没有显著收益的情况下,还在花很大精力去运营和维护家长社区的原因。
多遇到愿意成长的家长,能够帮到他们,我自己也可以从交流中收获启发和成长。有愿意加入我的家长群的联系我,收费的哦~~
分别有小学会员群、初中会员群和家庭规则实践群,会员费都是299一年。
以上。祝大家工作日心情舒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