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乌克兰还不要命的国家:国土才7万平方公里,却敢主动出兵攻俄
这个国家,比硬刚俄罗斯的乌克兰更加头铁,其国土面积不足7万平方公里,却骗得普京团团转,还敢公然出兵进攻俄罗斯。
1991年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留下了众多历史遗留问题。
不少曾经的苏联联邦国家,过去是一家人,转瞬间却倒戈相向,拼个你死我活。
如今的乌克兰和俄罗斯,正是如此。
但这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他们比乌克兰更加大胆。
明明国土面积不到7万平方公里,他们却敢与世界一流大国俄罗斯直接对抗,甚至还敢蒙骗俄罗斯国家领导人普京。
这个国家究竟是谁?
他们和俄罗斯之间有着怎样的恩怨?
俄乌冲突刚刚爆发时,世界各国都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喊话不屑一顾。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乌克兰绝不可能是一流大国俄罗斯的对手。
就连站在乌克兰身后的美国,都并不对此次冲突抱有希望。
事实上,一直隐身的美国,正是这场冲突的背后主使者之一。
美国一手牵头创建的北约军事组织,是当今世界唯一一个军事团体。
凝结了众多主权国家的军事力量,并且直接代表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
乌克兰从苏联解体之时起,就一直想方设法投奔美国,甚至还试图加入北约。
此次冲突,也完全是因为美国利用国际舆论放出消息,北约将会正式接纳乌克兰。
俄罗斯自然不可能坐视事情的发展,毕竟他们与乌克兰相邻,在地理位置上密切相关。
如果乌克兰真得加入北约,那就意味着美国会把军事基地建到俄罗斯家门口,普京绝不可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俄乌战争正式打响时,泽连斯基成了诸多政客眼中的小丑。
所有人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等着乌克兰被俄罗斯打得落花流水的结局。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远远超乎大家的预料,普京放弃了速战速决的优势。
任由战线拉长,让自己陷入了被动的局面之中。
如今,谁也无法预料,这场战争将会以什么结果收场。
当初常常被人们评价“头铁”的泽连斯基,如今也一改最初的颓势,变得耀武扬威。
说到头铁,泽连斯基可不是头一个人,乌克兰也不是唯一的国家。
这个世界上存在这么一个国家,他们的国土面积甚至不足俄罗斯的两百分之一,但却敢公然与俄罗斯叫板。
这个国家就是格鲁吉亚,曾经的苏联联邦成员国。
首先介绍一下格鲁吉亚的基本情况,它位于东欧大陆,正处于俄罗斯的偏西南方向,国土有一部分与俄罗斯接壤。
这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只有6.9万平方公里。
人们为了方便记忆,便通过四舍五入,将之说成7万平方公里。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如果以我们国家的省份面积来对比,我们会发现,它甚至没有我国的一个直辖市,重庆的占地面积大。
更别提俄罗斯了,粗略估计,它的国土面积还不到俄罗斯的两百分之一。
再来看看人口,俄罗斯当前的人口数量大约为1.4亿,可格鲁吉亚的人口数量却只有三百七十多万。
若与俄罗斯硬碰硬,格鲁吉亚无异于以卵击石。
任何一个聪明人都能看出,格鲁吉亚绝不是俄罗斯的对手。
可偏偏格鲁吉亚的领导人自视甚高,他认为自己是天纵奇才,一定可以解决俄罗斯这个心腹大患。
格鲁吉亚为何一直针对俄罗斯?这里面其实存在着历史缘由。
当俄罗斯还没有出现,甚至连苏联都还没有正式成立时,盘踞在东欧大陆之上的大国是沙皇俄国。
这是一个农奴制帝国,横征暴敛是它的天性。
沙皇性情暴躁,刚愎自用,惯常使用雷霆的强势手腕征战他国战场,侵吞他国领土。
而且沙俄军队战斗机十分高强,弱小的格鲁吉亚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就这样,格鲁吉亚成为了沙俄的一部分。格鲁吉亚民族的民众,饱尝亡国奴的滋味。
后来列宁发动十月革命,格鲁吉亚还曾趁着国家内乱发起独立斗争,不过很遗憾。
他们并未得逞。
而苏联的领导人,显然因此事对他们记恨有加。
尤其是斯大林,这个从格鲁吉亚走出的政治家,对格鲁吉亚丝毫不留情面。
不少西方政治家,常常用“大义灭亲”来形容斯大林对格鲁吉亚的态度。
斯大林是一位以个人为中心的政治家,他在苏联全国上下推行个人崇拜之风。
并且说一不二,不允许任何违背自我命令和意愿的现象出现。
哪怕他来自格鲁吉亚,他也绝不允许格鲁吉亚的政治地位凌驾于个人的政治意志之上。
所以当他发现格鲁吉亚在联邦会议中得寸进尺,争取不合实际的权益时。
他勃然大怒的指出:“在国家会议上,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尽管提,但是,这些想法一定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痴心妄想的事情,就不必多说了。”
斯大林当众发作,显然没有给格鲁吉亚留丝毫的情面。
他们也因为此事,一直记恨斯大林。
赫鲁晓夫上位时,对斯大林主义大加贬斥。格鲁吉亚落井下石,尽显小人嘴脸。
上世纪90年代,苏联内部政治秩序动荡,内忧外患不断
西方国家的联合封锁和国内民众反抗意识的高涨,让苏联的政治统治变得岌岌可危。
1991年苏联解体,格鲁吉亚也正式宣布独立。
眼看着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绝大部分遗产,格鲁吉亚怀恨在心。
其领导人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与俄罗斯划清界限,老死不相往来。
但理想如此光明,现实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中间,还隔着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奥赛梯。
奥赛梯同样因为解体而一分为二,以高加索山脉为分界线,奥赛梯北部划分给了俄罗斯,奥赛梯南部则归属于格鲁吉亚。
对于这一划分,两国原本并无异议。
可是南方的奥赛梯民众,却始终心心念念俄罗斯,甚至想翻越高加索山脉,投向俄罗斯的怀抱。
对于这一点,格鲁吉亚百般无奈。
他们也曾试过通过种种政治手段,唤醒民众的归属感,可一切似乎并无太大作用。
属于俄罗斯的维和部队,甚至能够心安理得的占据着奥赛梯南部的部分地区。
任何一个独立主权国家,都无法忍受他国军对堂而皇之的占据自己的领土。
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如果有其他国家胆敢提出驻军中国的要求,中国外交部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将对方撕碎。
可想而知,俄罗斯的这一举措,必定触及到了格鲁吉亚的底线。
新仇旧恨重叠,让格鲁吉亚的忍耐值达到了上峰。
他们决定不再忍耐,决定对俄罗斯出手。
格鲁吉亚的领导人甚至说:“哪怕螳臂当车,我们也要殊死一搏。”
从这句话中,人们能够轻而易举的看到格鲁吉亚军队的决心。
由于两国的人数以及军事实力差距实在太大,格鲁吉亚还是想尽量避免正面对抗。
尤其是面对普京这一强势的政治人物时,他们的态度是尽量规避。
一来二去,时间便来到了2008年。
2008年8月8日,中国首次举办奥运会,中国政府也以朋友的身份邀请普京前来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
普京不在俄罗斯国内,格鲁吉亚正好有机可乘。
其实普京离开俄罗斯之前,一直担心格鲁吉亚趁机作梗。
不过格鲁吉亚的领导人却多次暗示,他们绝不会违背国际公约,在奥运会即将到来之时,做出任何破坏和平的举动。
奥运会本就是一次呼唤和平的国际体育盛会。
届时,全世界各国的奥运健儿和体育迷都将欢聚一堂。
体育占据着人们的注意力,和平也成为了主旋律。
奥运会召开之前,一切战争必须停止,所有国家不得做出破坏和平之举,这已经是一项约定俗成的国际规范。
既然格鲁吉亚做出暗示,又有国际公约在前,普京自然放下心来,痛痛快快的来到中国出席盛会。
可他没有想到,格鲁吉亚竟是一个出尔反尔的国家。
他们领导人的话说的有多么漂亮,他们国家的做法就有多么险恶。
格鲁吉亚之所以选择如此敏感的时间点,其实有三方面的考虑。
首先,普京绝不会料到他们会趁着奥运会发动袭击。
所以这是一场闪电战,主打的正是猝不及防的效果。
俄罗斯军队毫无防备,必定会失去先机。
而格鲁吉亚占据主动权,则意味着离胜利更近一步。
其次,当他们发动战争后,普京已经到达了中国。
如果他要临时赶回俄罗斯,亲自派遣部队作战,那他就必定会面对强大的国际舆论压力。
这一压力必然会让他分心,他也无法全神贯注于与格鲁吉亚之间的战斗。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格鲁吉亚的身后,有着部分西方国家的支持。
东方世界的战斗,西方国家总是喜欢横插一脚。
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北约军事成员国家,他们就像一根根搅屎棍,把局势搅得越来越混乱。
格鲁吉亚领导人相信,在面对俄罗斯时,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西方国家就一定会对格鲁吉亚鼎立相助。
以这些猜想和分析为前提,格鲁吉亚满怀信心地发动了针对俄罗斯的进攻战争。
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之间的矛盾,已经到达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两国之间的战争,也是一触即发。
满怀信心的格鲁吉亚,在实际作战过程中,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威胁。
面对突如其来的闪电战,俄罗斯方面有着怎样的应对?
在格鲁吉亚的计划中,俄罗斯应当毫无防备地接受他们的突然袭击。
可他们终究还是低估了普京,低谷了俄罗斯军队的作战能力。
普京是一位老谋深算的政治家,格鲁吉亚的三言两语,冠冕堂皇的态度,怎么可能轻易将他骗住?
离开俄罗斯之前,普京就已经喊话俄罗斯军队,开启戒备模式,随时准备应战。
所以在格鲁吉亚发动突然袭击之后,俄罗斯军队仅仅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全方位转换。
俄罗斯的炮兵、坦克连等大型武装部队早已经待命,在接到中央军委的作战命令之后便迅速集结,整装待发。
高加索山脉附近的俄罗斯装甲部队也不再客气,他们直接发兵,大举进入南奥赛梯地区。
没错,就是那个属于格鲁吉亚的南奥赛梯。
这里本就有一部分军人偏向俄罗斯,再加上俄罗斯维和部队力量与装甲部队里应外合,很快,留守的格鲁吉亚人就溃不成军。
陆上反攻拉开序幕的同时,海上反攻也在进行。
俄罗斯的黑海舰队,开足马力朝着格鲁吉亚而去。
仅仅用了半个多小时,他们就彻底堵死了格鲁吉亚的大门。
援军无法回防,驻军疲于抵抗,格鲁吉亚很快露出败相。
除了海上和陆上力量之外,真正给予格鲁吉亚致命一击的,是俄罗斯的空军部队。
俄罗斯的战斗机本就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他们对着进攻中的格鲁吉亚军队轰炸,很快就让对手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空中力量的全面压制,让格鲁吉亚毫无还手之力。
战士们在逃跑过程中,无数次唾骂领导人开战的决定,无数次悔恨当初参军的决定。
俄罗斯以一己之力,让格鲁吉亚清晰地意识到,一流军事大国和名不见经传的小国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开战第二天,普京就从中国回到了俄罗斯。
他完美地应对国际舆论,他的行为也获得了中国政府的谅解和他国的理解。
普京下令,军委派遣一万多名空降兵,开足马力,直接占领阿布哈兹。
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格鲁吉亚不敢托大,也不敢再继续与俄罗斯纠缠。
他们做出了最愚蠢也最无用的选择,那就是求助西方国家。
可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却告诉他们:“我们在精神上支持你们,我们严厉谴责俄罗斯不顾规则的行为,抨击俄罗斯的暴力举动。”
话语说得漂亮,实际行动却一个没有。
这场由格鲁吉亚发起的挑衅,最终以格鲁吉亚的惨败而告终。
这件事,让我们看到了西方国家丑陋的嘴脸。
他们利用舆论,四处挑起争端,居心叵测。
我们应时刻保持警惕,决不能轻信资本主义国家的阴谋诡计。
否则,必将玩火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