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做对时别忘「大大鼓励」 感谢…是最有效的方式

▲感谢是最有效的鼓励方式。(图为示意照,与本文无关/记者姜国辉摄)作者:赖宇凡摘自:如何出版社《守卫你的情绪界线:沟通减压法十招,让人际关系不再左右为难、疾病不上身》

●精选书摘内容上述美琴婆婆案例,也还有后续。美琴做完「对事记录」后,我提醒她,每一次她抓到婆婆做对的事,一定要记得鼓励她。美琴说她都有照做,但效果不是很好。

我问美琴:「像洗手的那件事,你都怎么鼓励你婆婆的?」她想了一下说:「我就跟我婆婆说:『妈,我看到你喂平平之前有洗手,但你又进厨房摸了抹布,后来就没有洗手,回来就又喂平平了。下次你可不可以在回来前再洗一次手?』」她讲完了,我还在等,然后我就意识到她已经讲完了。我惊讶的说:「就这样?」美琴也惊讶的说:「不然要怎样?你不是说要鼓励?你不是说要把别人要怎么样做才对说清楚?我都有做呀!唉,我觉得我婆婆改不了啦!」我无奈的笑:「美琴!这是哪门子的鼓励呀?」美琴不服气的说:「我有抓到她做对的时候呀!」我说:「你指出你婆婆哪里做对,不等于鼓励哦。」美琴说:「哎哟,那要怎样才叫鼓励?!」我说:「你要告诉她她做对了,你有什么感觉。」美琴翻白眼:「人家做错了要讲自己的感觉,人家做对了也要讲自己的感觉。做人真累!」我大笑:「所以我都说我下辈子不要做人,因为只有人才有语言,能沟通自己的感觉。如果我是猫狗的话,我用叫的就好了。」美琴一点也不觉得我幽默,她生气的说:「为什么她做对了,我要跟她说我的感觉?这有什么关连?」

我指着美琴旁边台灯下的杯垫说:「可不可以麻烦你把那个杯垫给我?」美琴很错愕,她迟疑了一下,但还是照我说的,把杯垫拿给我。我拿着她给我的杯垫,直视着她,很诚恳的说:「美琴,你有把杯垫拿给我,但是你刚有迟疑一下,下次麻烦你拿给我的速度快一点。」美琴本来就在生气了,现在很明显的更气了,憋着气不讲话,所以脸开始红了,最后从牙缝挤出了一句话:「这跟这有什么关系!」我问她:「我刚这样讲,你帮我拿杯垫这事,你觉得有被鼓励到吗?」美琴懂了,她一下子泄了气,瘫坐在沙发上,无奈的摇摇头。我再问她:「你帮我拿杯垫,我对你这样说,你有什么感觉?」美琴闭上眼睛,开始流眼泪:「我觉得你很不感恩。」我说:「这是为什么我们在鼓励他人时,应该把他们为我们做这件事后,我们心里有什么感觉,坦诚的告诉他们。」美琴想把泪止住,所以闭上了眼,但是眼睛一闭,泪反而溢了出来。她说:「我其实是很感谢我婆婆帮我带孩子的。如果没有她,我就不能继续做我喜爱的工作。有她在家,我其实比较安心,除了我,我觉得她是带孩子最好的人选。如果孩子要交给佣人带,我可能会选择辞掉工作。」我让美琴哭出来。人,都是复杂的。我们对一个人不满,不见得表示我们不感激他们。对立的情绪常常会同时存在,这是为什么我们常常感到不解和混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明明是感谢的,却以不满的方式表达。或者有时我们明明是不满的,却用感谢的方式在表达。而我们自己的混淆,却能够瘫痪他人配合的意愿,让他人无所适从。美琴哭了一阵,鼻子塞住了,我把面纸递给她,她鼻音很重的说:「我怕跟她说我真正的感觉,她会不领情。」我笑了出来:「你婆婆跟你表达鼓励的方式是不是一样呀?你被惩罚过吼!」美琴也噗哧一声笑了出来,鼻涕眼泪乱流,她开玩笑的说:「她比我更厉害咧!像我买礼物送她呀,她就会跟我说,买这么贵的东西做什么?钱是辛苦赚来的。女人要懂得勤俭持家什么的……」我们对看了一眼,同时爆笑出来,笑到一起掉眼泪。我坐正把短裙拉拉,正经的问美琴:「现在假装我是你婆婆,如果让你再鼓励你婆婆洗手那件事,你会怎么说?」美琴用面纸擦了擦笑出的眼泪,她也坐正,想了一下,对着我很诚心的说:「妈,你刚才喂平平以前有洗手,我想谢谢你。孩子交给你带,我真的很安心。」我很确信,美琴的婆婆此后会很难忘记喂小孩前要洗手。

如果你要扼杀一个人为你改变的动力,就不要开口鼓励他。但是,如果你想要一个人继续他为你做你想要他做的事,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口鼓励他。所以,这招「别人做对时,大大的鼓励」,是你绝对不可以小看的一招!

▲比较精准的鼓励方式会是「你好乖,都有自己收玩具哦。」(图/取自pixabay)

该怎么做才能「别人做对时,大大的鼓励」呢?

1、说清楚他做了什么让你有这个感觉由于鼓励最大的功用是告诉别人他们到底做对了什么,因此,当你抓到他人做对的时候,要把他到底做了什么,以及他做了这件事给你什么感觉说清楚。就像前面提过的,我们都看不见自己做的事,所以如果我们不把他人到底做对了什么描述清楚,他人有时很难想像我们到底指的是什么。比如,很多人的鼓励都很模糊:「你好乖!」「你好棒!」「谢谢你!」我们每一天都做成千上百的事,他到底是做了什么好乖、好棒?他到底是做了什么让你要谢他?如果别人弄不清自己到底是做了什么事被鼓励,那他们就很难重复那个行为。所以,比较精准的鼓励方式,会是「你好乖,都有自己收玩具哦。」「你好棒,有记得要洗手。」「谢谢你聆听我的感受。」这样清楚的说明你到底是在鼓励他们做了什么事,下次他人才知道要再次做什么事。那你会问,这样很清楚的鼓励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的感觉讲出来?恶心巴拉的。我们在鼓励时,要把对别人为我们做了一件事的心情分享给他知道,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样他们才会知道,他这样做,你会有什么感觉?人当初会改变自己做的事,是因为我们要求的,他们会按我们要求做改变,是因为在乎、关心我们。否则,人人都不喜欢改变、都害怕改变,所以改变做事方法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动力,是要花很大的力气的。如果他知道原来做这件事对你来说是这么的重要,那当他们为我们改变了自己做事的方法后,我们能让他们知道我们心里的感觉,或甚至他所带给你的正面影响是什么,这个人就会更肯定自己的改变是对的、是值得的。所以鼓励时说出来的话,应该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别人做对了什么事?一个是他这样做,你有什么感觉,或是他这样做对你有什么正面的影响?

比如志明可能会跟小杨说:「小杨,我发现你最近follow up做得很好,也因此开了好几条通路让产品上架,我真的满感动的。」比如丽娜可能会跟儿子说:「宝贝妈妈有看到你忍着不来找我,自己玩玩具,所以妈妈能好好讲电话,为家里多赚一点钱,妈妈觉得你好棒哦!」如果能外加一个拥抱再加陪他玩五分钟,那就更好了!

2、及时鼓励鼓励要及时,因为如果鼓励不及时,别人很容易就会忘记到底是做了什么,才会得到鼓励的。我再强调一次,每个人每天做很多事情,如果那件事情没有引发特别的情绪,时间一久,那人多半记不起来到底做了什么。所以鼓励他人不要等,只要抓到了别人做对的事,就马上鼓励。

3、 不求完美、只求进步大部分的人跟丽娜一样,都在等别人做得完美时,再予以鼓励。如果我们要等到别人做到完美了才给鼓励,往往人家试了几次不够完美,就放弃努力了。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他人想达到我们的期盼,有点像登山攻顶那样。如果你不在沿途就给予鼓励,那他可能不知道他走的方向对不对。然后他很努力的往那个方向走去,如果中间没有鼓励,那他意志力不强时,很可能就会先放弃了。所以,如果你希望他人能持续努力为达到你的期盼而攻顶,那你并不是要在山顶等到他才给他鼓励,更应该做的是,沿途陪着他,给他加油打气。那你会问,如果他人为我们尝试改变自己做事方法时,方向不对怎么办呢?如果,我们见到他人为我们努力改变,虽然他做出来的可能没有完全达到你的期盼,但他还是有努力,那我们应该鼓励的是他人为我们做的努力。鼓励就单纯鼓励,专门用于告诉别人哪里做对了,而不要跟别人做错了什么混在一起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完全达到你的期盼,但他已经有进步了,就先把聚光灯放在他做对的地方,给他鼓励。相信我,你如果不在同一时刻告诉他哪里还没做好,你不会死,然后他也不会因此而下次做得更糟。鼓励完了,还可以再找机会,继续教他他还没做好的部分。

比如丽娜的儿子虽然没有达到整通电话都不烦她,但他却有让妈妈好好讲半通电话,这是值得鼓励的。这时丽娜要鼓励,就应该纯鼓励,比如她可以对儿子说:「宝贝,妈妈有看到你自己玩玩具,没有来碰妈妈,也没有乱出声音吵妈妈哦。妈妈想谢谢你,而且我现在想跟你玩一下,我们该玩什么呢?」让这整个过程都只有鼓励,这样丽娜的儿子才会记得清楚,原来妈妈很喜欢我这样做。之后,丽娜可以再找个她没有在打电话的时间,比如在儿子睡觉前、起床后或一起吃饭时,丽娜可以再继续教儿子,她的期盼长什么样子。这时丽娜可以说:「宝贝,妈妈有件事想要拜托你,下一次你自己玩玩具,不来烦妈妈的时候,可不可以让妈妈把电话全部讲完呢?这样你可以做到吗?」这样把纯鼓励和继续提升期盼拆开来,能够让他人有一个比较清楚做对的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基础。比如丽娜的儿子现在知道妈妈讲电话时喜欢他自己玩玩具,不烦她,不烦她就是不碰她、不乱出声音(这个丽娜在出第六招时就已经讲清楚了)。又因为丽娜在他做了这件事后有特别鼓励他,所以他不但对做这事有很清楚的概念,而且他有动力再重复。现在,他妈妈要求的并不是他完全不会做的,妈妈要求的是他会做的,但只是拉长了他做的时间。因为丽娜前面有鼓励孩子(谢谢他+陪他玩),所以现在即使妈妈的要求变高了,但是他却有动力想尝试(因为有被鼓励到)。这个,就是配合度!如果你不懂得如何纯鼓励,当你的期盼有变,你就不可能得到他人的配合。如果你希望他人提高配合度,就不要忘记有努力、有进步,就应该纯鼓励!

★本文经如何出版社授权,摘自《守卫你的情绪界线:沟通减压法十招,让人际关系不再左右为难、疾病不上身》

★为什么饮食正常完美,健康却仍状况百出?★为什么替他人着想,是一种越界?★如何有效对抗家人的情绪勒索?★怎么样对骚扰和霸凌说No?★为什么人会记仇、喜欢翻旧帐?当伴侣翻旧帐时,我该怎么办?★如何能保有亲密关系,又能坚守自己的界线不被侵犯呢?

您有满腹妈妈经、爸爸经想大声说出来吗?《ETNEWS新闻云》亲子版欢迎您来分享育儿心得,灌溉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来稿请寄「parenting@ettoday.net.tw」,并请注明「个人简介」。本报保留筛选、修改权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处敬请见谅。

★更多孕儿婆媳婚姻相关话题(报喜文、集气文、抱怨文等),欢迎加入「欧腻的育儿妈妈经~姐就是要碎碎念脸书社团一起交流讨论,也欢迎大家秀出任何宝宝照、怀孕照、个人美照跟脸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