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人民币1万元就能买一台... 工业机器人行业也很「卷」
界面新闻28日报导,大陆工业机器人的「内卷」主要展现在价格上。以协作机器人为例,高工机器人资料显示,2023年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的产品均价为9.73万元,这比2022年同期下跌11.87%。但2024年协作机器人的价格继续下滑,6公斤负载的六轴机器人最低已经到2万多元,5公斤负载的协作机器人最低不到3万元。
A股上市的新时达机器人事业部副总经理黄国辉表示,「今年最大的感受是,销量增加,收入反倒下降了。」他指出,「内卷」主要原因在于市场需求增速低于企业扩张增速,部分传统行业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已经趋于饱和,但新兴行业还没有放量。
配天机器人总经理索利洋表示,当前大陆工业机器人市场中,陆产和进口设备的占比维持在50%上下,在此前提下,陆企的产能相较于需求存在产能过剩,企业为了让产能充分发挥,需要尽量多接单,自然促成了「卷」的局面。
另,同质化也是「内卷」的原因之一。黄国辉表示,目前仅在新时达周边100公里以内,就约有六、七家减速机厂,每一家提供的产品类型几乎一模一样,「这种情况下大家只能拚价格」。
报导称,卡诺普机器人副总经理邓世海指出,十年前大陆机器人市场的准入门槛较高,如今随时可以买到各种零部件组装成工业机器人,技术门槛大降低。加上资本对于行业的关注度持续升高,加速各路玩家的疯狂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