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只是度冬 牠们也留在鳌鼓湿地放暑假
鳌鼓湿地今年6至8月持续观测到数十只黑面琵鹭栖息于观海楼及西南草泽湿地。(许富雄摄∕吕妍庭嘉义传真)
国立嘉义大学生物资源学系研究团队绘制的历年黑面琵鹭普查数量变化图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嘉义分署提供∕吕妍庭嘉义传真)
嘉义县东石乡鳌鼓湿地森林园区是知名赏鸟圣地,每年总有成千上万候鸟飞至鳌鼓湿地栖息,根据嘉义大学监测显示,近年约有200至300只黑面琵鹭稳定在鳌鼓度冬,今年夏季更惊喜发现,有少数黑面琵鹭滞留鳌鼓湿地至今未北返,6至8月持续观测到数十只黑面琵鹭栖息在观海楼、西南草泽湿地等处,黑面琵鹭滞留过夏天也让鸟友振奋。
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嘉义分署自2010年起推动「鳌鼓湿地森林园区鸟類资源长期监测计划」,执行东石农场27个固定样区的鸟類长期监测,累计纪录291种鸟类,同时持续关注鳌湿地黑面琵鹭族群动态,观测纪录显示,自2015年起,鳌鼓湿地度冬黑面琵鹭数量稳定维持约200至300只,约占人度冬數量5至18.4%,代表鳌鼓湿地已成黑面琵鷺重要栖息地之一。
往年黑面琵鹭约在5月就迁徙北返,今年夏季,国立嘉义大学生物资源学系副教授许富雄副教授研究团队,与鳌鼓湿地生态旅游解说服务团队仍持续观测到部份黑面琵鹭滞留,并分别在6月纪录到28只、7月到纪录4只、8月纪录到16只,且多半是尚不具繁殖能力的亚成鸟。
除黑面琵鹭滞留动态将持续观察、追踨外,嘉义分署说,鳌鼓湿地森林园区自2012年开园以来,嘉义分署辅导在地居民成立鳌鼓湿地生态旅游解说服务团队,义务执行湿地巡守、环境监测,劝导游客不当行为、捡拾垃圾、通报违法事件与伤鸟死鸟等紧急事件。
解说团队自2013年起定期分组义务监测鳌鼓湿地生态旅游指标物种,包含环堤湿地水鸟调查、家燕夜栖调查、高头蝠监测,并协助观察记录有环志标记的黑面琵鹭,展现对在地环境的认同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