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合作成显学 创造学生、大学与产业三赢

永丰期货与辅仁大学签订「产学合作契约」,合力研发交易策略、培训业界新血。(图/永丰金提供)

很多人担心读了大学,对就业没帮助。其实目前各大学积极和产业合作,不只教学能够贴近实务界需求,同时让学生培养足够的就业力。

本文出自《远见2013大学入学指南》文/林珮萱

产学合作」在现今高等教育中愈来愈火热。一来因为大学为求教学与研究符合社会期待,摆脱「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二来因为企业则寻求技术创新突破、培养新血;三则肇因学生更讲求习得实用知识与技能,及早认识职场需求,造成产学合作变显学。

大同大学校朱文成透露,大同老早就和产学密不可分,不到10年前,大同开始强调产学合作,「当时被评鉴委员骂了一顿,说这是不务正业,大学就应该要多做国科会案子、发表论文,」他回忆。

几年光景过去,「产学」已是产官学界,多方探讨的发烧话题。

有大学把产学合作中心升为一级单位,彰显重视度;有的学校则是自定多项指标,考核校内各学院的产学绩效,并以产学成果纳入教师升等、院所预算、奖惩制度;更有大学规定教师每年至少要接一件产学案台北医学大学校长阎云肯定产学合作的重要性,因为知识更新变化过快,老师必须时时保持与外界接触,教学才不会「落伍」!

各界对于大学充满期待,因为大学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学术象牙塔,相关研发成果应要能对于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等具有带头的作用。

大学为中小企业创新研发后盾

2011年瑞士洛桑管理学院(IMD)全球竞争竞争力报告中指出,台湾未来首要挑战即为强化创新性研发。然而,台湾九成以上企业属中小企业,公司规模上如何养出研发能源?此景造就了国内上百所的大学成为企业创新研发的强力后盾。

大学与产业连结的成功代表,当属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根据Kauffman Foundation调查,截至2009年2月,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友创设的公司就有大约2万5800家,创造了超过330万人次的就业机会,以及每年2兆美元的营业额,这样的创新、创业精神为大学教育树立良好榜样。

麻省理工学院新任校长拉斐尔.莱夫(Dr. L. Rafael Reif)曾在2012年的11月访台,该校一向以创新与科技闻名于世,截至目前为止,已有77位诺贝尔奖得主,除了该校学术研究的精神可敬之外,在产学专案合作及创业精神值得台湾取经。 国内政府单位为引导学界研发能量投入产业界,协助产业升级,在推动产学接轨方面的努力变得愈来愈积极。

产官学积极投入 已有亮眼成绩

2012年11月,经济部施颜祥与国科会主委朱敬一召开记者会宣布,将合作推动「补助前瞻技术产学合作计划」(产学大联盟)与「补助产学技术联盟合作计划」(产学小联盟),透过产学「大小联盟」的机制建构新型态的产学合作平台。

经济部部长施颜祥透露,在欧美等先进国家,大学校院向来为创新能量的主要来源,必须有效将学校的研发能量传递到产业界,同时将产业界的思维及需求引导到大学校院,透过双向沟通,为产业及学术界激荡创新元素。

国科会主委朱敬一表示,面临全球更严峻的挑战,台湾科技产业必须朝创新导向转型,因此创新知识与前瞻技术的投入,就显得格外重要。

根据「产学大联盟计划」办法,国科会与经济部预计每年将共编列4亿元投入产学大联盟之研发经费。

在产、官、学界多方的积极带领之下,产学互动已有不少亮眼成绩。

像是成功大学医学院生化所教授张明熙研究团队研发阻断介白素20(IL-20)单株抗体,可用来治疗骨质疏松及关节骨流失。

2012年便以1330万美元,折合约4亿元新台币,技转给欧洲制药大厂,高额技转金创下新纪录,成为推动产学合作的成功典范。

台湾大学研发出的「即时多功可携式诊断仪器Vsensor NTU」,则对医学做出全新贡献,如同手机一般,未来将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自主健康侦测设备。此研发成果大幅提升确诊效率及远距医疗照护的可行性,对保护民众生命健康的价值有革命性突破。

中山大学化学系教授谢建台所开发的「可快速检测日常用品中可塑剂之光谱化学分析系统」,可以在3秒钟内检测出塑化剂,直接、即时及快速检测日常生活用品是否含有有害可塑剂成分。

结合学术与产业 应用层面广泛

被视为可扩大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药物快速筛检等需要进行快速分析的场合,维护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此外,长庚大学也研究老人照护的「智慧衣系统」,以贴身穿着取代内衣,进而达到24小时侦测老人的生理讯号,并及早预警疾病发生之前兆。

职校院更不乏有杰出案例。台湾科技大学营建工程系教授陈生金的「钢骨梁柱接头」专利技术,广泛为国内营造厂商应用于钢骨结构的高层建筑物以及重大建设,以提高其耐震防震效果。

目前已有数百栋建筑物受惠于此专利技术,包含国际知名的台北101大楼,这些专利对确保建筑物耐震安全及居民生命、节能环保、试验室安全及居住场所空气品质等具有高度价值。

即使是一般印象觉得,人文研究领域比较少有产学合作案件,但也绝非与产学无缘。

台湾师范大学图文传播学系教授王希俊的「混合网点数位浮水印技术」,成功和业界合作技转,目前广泛应用于政府单位公文书及商业文件,一旦文件遭非法复印,版权声明及检举专线等图文将立即显现。

这么多成功的研发案例,显示各校致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际,更将学术研究结合应用研究,作生活改善与科技进步做出极大贡献。

教学贴近实务 有助学生就业

回归到教育本身,日益活络的产学互动对大学生有何益处?一旦大学不再闭门造车,教学能贴近实务需求,自然有助于学生日后的就业与研究。

从《远见》过去的采访个案中,发现不少在校期间便投入过系所与企业交流经验的学生,都是产学合作的受益者。交大光电所学生王奕智形容,产学合作就像是「产业先修班」、让自己的思考模式变得实务导向,明白学界与业界对于科技研究切入观点的差异。

见识过业界讲求效率、重视「杀手级应用」的震撼教育,还让清大资讯工程所学生林昱豪,在求职面试时多了不少表现机会。

台科大机械工程所的郑守智,同样经由产学历练,让他在毕业前已录取多家企业的研发替代役工作。

「对学校来说,鼓励老师做产学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反馈到充实教学,让学生学到务实的知识和技能,」大同校长朱文成做出小结论。

交通大学校长吴妍华曾观察到,有教授为了养实验室而接拚命接计划,她呼吁,鼓励产学的同时,该注意老师能不能把教学品质顾好。

各大学在善尽社会责任、为产业界服务,也应该兼顾好教学研究的根本,才不会顾此失彼,失去产学合作带动教学提升的美意,真正让学校、企业、学生达到三赢局面。

更多文章请上《远见2013大学入学指南》:http://www.gvm.com.tw/event/2013_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