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否认供应商“申诉”
一纸“申诉函”,让长安汽车陷入压榨供应商的风口。6月7日,长安汽车发布声明称:“长安汽车从未收到任何供应商发来的‘函件’,并已就该函件涉及的诋毁商誉行为向公安机关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磋商供应价格是一贯做法
近日,一封名为《保护中小汽车零配件实体企业刻不容缓——致长安汽车采购部的申诉函》的声明在网络上流传。该申诉函中提到,2023年3月28日,长安汽车公司采购部不顾合同约束向其数百家供应商贸然发出“《基于生存、战略、竞争、客户-共同应付-致供应商伙伴的函》(以下简称‘致供应商伙伴的函’)”,利用其掌握的对供应商未付款,强行对供应商的货款直接扣款10%,以应对长安汽车遭到市场降价潮而引起的汽车市场部分车型滞销。申诉函随即引发热议。
对此,长安汽车回应称,因原材料价格变动、需求变化、技术创新等原因,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每年磋商供应价格,是汽车行业的一贯做法。采用的方式均基于长安汽车与零配件企业的商务谈判,结算价格均按照商谈后签订的商务合同执行。“该函件所述‘直扣产值’‘直扣货款’等内容系不实信息。”长安汽车相关人士表示:“长安汽车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诋毁商誉行为,我们将视后续调查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并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今年3月,国内车市触发价格战,多地政府陆续推出汽车消费补贴政策,超40个汽车品牌相继推出补贴或降价优惠。此轮价格战中,长安汽车也推出优惠购车政策。有报道称,长安汽车CS75系列限时综合优惠最高达3.3万元,UNI-V车型限时综合优惠最高达2.2万元。同时,长安深蓝品牌也宣布,在2023年3月10日-31日期间下定深蓝SL03并提车(提车以尾款支付时间为准)的客户,享受价值2万元的“八重好礼”和2.2万元的厂家现金补贴等优惠政策。业内人士认为,新车价格战直接影响车企利润,因此车企也将更加关注成本控制。在燃油车时代,除比亚迪等选择“自供”的垂直模式,车企与供应商之间的议价话语权往往掌握在车企手中,而一旦车企将自身成本压力传导至与供应商的议价中,对于中小供应商来说,将面临更大的降价压力。
“汽车行业利润比较透明,去年我国汽车行业销售利润率仅为5.7%,在下游行业处于低利润水平。”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此轮价格战会影响今年整个汽车行业的价值链盈利能力,但对不同企业、不同品牌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销量营收纷纷承压
虽然否认供应商“申诉”,但目前长安汽车也面临着不小的经营压力。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营收345.56亿元,同比下降0.06%。同时,长安汽车净利润达69.7亿元,同比增长53.6%。不过,长安汽车净利润增长来自4.37亿元的政府补助以及将深蓝汽车纳入报表所产生的50.21亿元收益。如果扣除这两笔收益,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扣非净利润仅为14.81亿元,同比下滑34.75%。
同时,在销量上,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销量为60.78万辆,同比下滑6.71%。其中,河北长安、合肥长安以及合资板块的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的销量均呈下滑状态。而今年4月,长安汽车的销量压力才有所缓解。数据显示,今年4月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7.23%。业内人士认为,此前的新车优惠拉动长安汽车终端需求,也让其销量有所回暖。
此外,长安汽车合资板块的销量也不容乐观。有消息称,长安福特因销量下滑,已削减百万辆产能。数据显示,2016年福特汽车在华销量达127万辆,其中长安福特对长安汽车全年销量贡献度超1/3;2022年,长安福特在长安汽车的销量占比已降至21.1%。
此前,平安证券发布研报表示,考虑到长安汽车合资品牌下滑程度可能超预期且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仍较激烈,因此调整长安汽车2023-2025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09.3亿元、75.7亿元、92.5亿元(原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14.5亿元、83.8亿元、104.4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 刘洋 刘晓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