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尧明 | 寻根谒祖:河南周口之旅

作者 陈尧明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阳光明媚,丹桂飘香。14日至16日,应热情好客的吉祥会馆会长陈虎本家之邀,我们一行五人乘坐高铁,前往河南周口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寻根谒祖之旅。这次旅行,加深了我对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的理解,对陈氏根脉,一本千枝,生生不息,有了新的认知。

一、赴淮阳祭祖

10月15日上午,在周口市淮阳区隆重举行了“纪念始祖陈胡公诞辰3110周年祭祀大典”。来自全国各地以及马来西亚等地的陈氏、胡氏宗亲代表纷纷组团参加了这一盛事。祭祀大典场面热烈,盛况空前。我们无锡陈氏一行五人,由我代表在大典上敬献了花篮。

《史记·陈杞世家》载: “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於陈,以奉帝舜祀,谥为胡公。 ”在《左传》中也讲到: “武王以元女大姬配虞满而封于陈”。 “满公幼而聪颖,长而贤达,敦厚仁孝,德声遐迩”。

妫满,舜帝的第三十四代孙,出生于殷纣王七年(公元前1086年)10月15日。由于其父虞阏父担任周朝的陶正一职,并且父子俩为周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周武王因此将长女大姬嫁给了妫满,并在周武王元年(公元前1046年)封他为陈国的君主,封地在今天的淮阳。在陈国,妫满以谦逊和美德治理国家,推行周朝的礼仪制度,推崇道德教化,建设了坚固的陈城以抵御外敌,重视农业发展,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兴旺,提倡孝顺和廉洁,任用贤能之士,打击邪恶势力,树立了正直的风气,使得陈国在十二大诸侯国中脱颖而出。

妫满于周成王九年(公元前1030年)正月逝世,享年五十六岁,谥号 公,葬于陈地。 据清顺治年间《陈州志》记载: “陈胡公墓旧志谓在城东南壕内,因水浸以铁冶铸之”,俗称陈胡公铁墓。 明朝进士王良臣对胡公墓赞叹道: “巧铸铁棺藏水底,光留玉叶照人间。 ”

《诗经·陈风》“宛丘”篇记载: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用现代的文字翻译就是:

你起舞热情奔放,在宛丘山坡之上。我诚然倾心恋慕,却不敢存有奢望。

你击鼓坎坎声传,宛丘下欢舞翩然。无论是寒冬炎夏,持鹭羽舞姿美艳。

你击缶坎坎声响,欢舞在宛丘道上。无论是寒冬炎夏,持鹭羽舞姿漂亮。

这是那时陈国臣民幸福祥和生活的生动写照。

陈国历经胡公妫满等二十世的统治,于湣公二十四年(公元前478年)七月被楚国兼并,总计存在了568年。胡公的后代在陈国时期形成了六大支脉,其子孙以国名为姓氏,尊奉陈胡公为陈姓的始祖,而陈国(今淮阳)则成为了陈姓的起源地。

胡公后裔还有以谥号为姓的,即胡姓;有以陈国王族中名人的字为姓的,如袁姓;有十一世孙陈完因宫庭内乱逃到齐国改得田姓;有被齐景公赐的孙姓等五十多个姓,都尊胡公为始祖。也就是说,除了陈姓,胡、田、袁、孙等五十多个姓氏在根脉上都是一家亲。

我的母亲姓陆,她的家族可追溯至战国时期的齐宣王之少子田通。田通受封于平原陆乡,从此便以陆为姓。从陈氏到田氏,再到陆氏,这是一脉相承的家族史。由此看来,冥冥之中,一个祖宗,开枝散叶,两个姓氏,又进了一家门。

在祭祀大典上,我看到了陈云的题词: “炎黄子孙,不忘始祖”。 还遇到了来自马来西亚的陈氏宗亲会总会副会长陈文国,他英俊潇洒,得知我来自江苏无锡后,拉着他美丽的夫人一定要和我合影。 原来他曾在我们无锡新区工作过几年,对无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在微信上对我说: 我们还会再来无锡,想念无锡的美食与美景。

二、谒人祖伏義

10月15日下午,我们顺道拜访了人文始祖伏羲的祠堂。进入大门,上方悬挂着“龙师人皇”四个大字,这是宋高宗赵构的题词。在统天殿,大殿两旁的对联写着“华夏文明之始祖,淮阳伏羲第一人”。

伏羲和女娲的故事,过去我们通常在神话小说中见到,而此次陈虎会长特意邀请了解说员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伏羲被尊崇为“三皇”之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伏羲的主要成就涵盖了多个方面:

一是为中华文化奠定基础。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创立了象形文字,这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二是提升了劳动生产率。他结绳为网,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当时人类的生产能力。同时,还教老百姓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禽的由来。

三是变革了婚姻制度。他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改变了近亲结婚,提高了人类的智商,结束了长期以来母氏社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

四是发明乐器与创制历法。他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此外,他还创制了古代历法,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一幅幅砖刻生动形象,配合讲解员的娓娓道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伏羲的事迹与传说不仅展现了古代人的非凡智慧和创造力,也对后世文化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其创造的文化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热心的讲解员在介绍中提到,当年朱镕基总理在参观后,对伏義在淮阳为中华文明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深感敬佩,打破了他通常不题词的习惯,挥毫题写了“羲皇故都”四个大字,并且拨款120万给地方政府用于修缮工作,强调要妥善保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他希望这处遗址能成为中华文明的闪亮名片,成为弘扬中华文脉的根基之地,使炎黄子孙永世不忘,代代相传。

三、访老子故里

10月16日上午,我们又坐车来到了周口市的鹿邑县老子故里,祭拜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道教思想的创始人老子。

抵达老子故里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位于老子广场上的一座宏伟的石雕,它生动地刻画了老子慈眉善目、沉稳内敛的形象。石雕下方刻有“天下第一”四个醒目的大字,这应该就是“老子天下第一”的出处。

老子被称为世界文化名人,他早年求学,曾师从著名贤者商容,学习天文、地理、人文等广泛知识。 后来商容推荐他到周朝都城拜见博士,进入太学深造,学问大有长进。 商容的“贵柔”以柔克刚的思想对老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老子由于学问渊博,被推荐为周朝的守藏室室史,相当于现代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负责管理周朝的馆藏典籍。在这期间,他通览了周朝收藏的著名经典,以博学而闻名于世。由此,他吸引了不少人慕名而来拜他为师,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也曾多次向他问道。

老子的思想贡献是创立了道教学派,提出了“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辩证法”等核心思想。他的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他的传世之作《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强调统治者应顺应自然规律,不过度干预社会事务。

在修身方面,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他淡泊名利,主张归隐,晚年骑青牛西行。

在老子的诞生地太清宫,我们看到了唐代高祖武德元年(620年)李渊追认老子为李姓始祖。 在历史上共有汉桓帝、魏文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梁太祖、宋真宗、宋徽宗等八位帝王莅临朝拜老子,现剩有几块巨碑记载了唐宋时期皇家出资修缮老子故里的历史。

除了太清宫,与之东西相望的明道宫是老子聚徒讲学传播天下大道的地方。明道宫内有老君台、文昌阁、藏经阁,圣泉井等著名的景点。登上33层台阶的老君台(世传老子修道成仙,骑青牛飞升处),我们看到了一位来自外地的老者在写着天书,这个“天书”对我这个凡人而言,一字不识。

太清宫和明道宫内亭台楼阁,皆有曲径回廊相连,松柏翠绿,奇花异草相互映衬。游览老子故里是一次探幽访道,跨越时空的心灵之旅。

苏格拉底有经典的人生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次追根溯源、认祖归宗之行,让我在古稀之年对人生有了新的认知和思考。在寻根的过程中,我不仅追溯了家族的历史,更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深厚底蕴。每到一处,无论是历经岁月沧桑的宗祠,还是那些记载着古圣先贤事迹的碑文,都让我肃然起敬,感慨万千。从江南,到中原,无论我走到哪里,我的根始终深植于这片古老的土地。而这份来自血脉的召唤和中华文化的魅力,燃起我心中的小小火苗,那是一份传承的使命,一份传播的动力。

我希望借由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我们的传统文化。而我们每个人终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赓续中华文明,强韧中华之魂,薪火相传,永不熄灭。

作者简介

陈尧明,文化学者,无锡市江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江南文化》杂志常务副主编,原无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

关于江南文化播报

江南文化播报是一个关注江南,讲述江南,播报江南的公众号,文章部分来自江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江南文化》杂志。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大作,以文会友,欢迎关注传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