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富阳》沃彩绘壮艺 源襟江山情 专访两岸艺术大家李沃源老师
程富阳》沃彩绘壮艺 源襟江山情 专访两岸艺术大家李沃源老师。(图/爱传媒提供)
【爱传媒程富阳专栏】说起李沃源老师,海峡两岸的艺文界对他的名字自然非常熟悉;因为他既毕业于台湾复兴岗学院艺术系,也曾赴中国大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就读该院的书法硕士班;他不仅是台湾中国美术协会的理事,更是2007年成立于北京、台北的「两岸和平文化艺术联盟」创会理事长兼总会秘书长,目前也是「港澳台美协」的台湾主席;他不但屡获台湾全国美展国画金龍奖、金像奖、金鹰奖的魁首,也曾获台湾中国文艺协会国画文艺奖章、美国加州州务卿州政府文化奖,及大陸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瓷板画金奖等殊荣;更于2013年获得由大陆颁赠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可谓是当代两岸综合书法、国画及陶瓷艺术的名家。
但大概很多人不晓得,李沃源老师系于1957生于福建省金门县,9岁就开始学习中国画,而在大学时代本专研于油画、素描和速写,却直到而立之年后才转向勤学水、墨的运用;他视台湾水墨画大师李奇茂如父执,在李大师百年之际,是大师所有子弟中行叩拜礼的唯一弟子,可见他对李奇茂老师的尊重与敬仰;而李大师对他这位弟子也特别器重与赏识,生前即说:「李沃源作品,线条老辣、气氛掌握雄浑中有东方气、构图奇险突破,充份将油画厚实质感自然肌理表现画面,更有别于传统国画,有书法线性元素,展现璀璨色彩的突破,别于传统。」显见大师对他这位得意门生在艺术创作上的肯定。
艺术追求巅峰 落墨秾纤合度
华人知名文化节目制作人吴放,在一篇《江山雄浑 草木华滋》文章中描述:「李沃源的彩墨有山峦起伏,磅礡雄浑厚实,烟云流动幽远的逸趣;其描绘草木疏密节奏层次,可看出下笔落墨处那份搜尽奇峰写生壮硕江山,了然胸襟的笃定自信;而人物点景则呈现坚实老练国画速写功力,构图取景以传统国画表现西画透视远眺,间以现代建筑或三五房舍、或乡村街道、或渔港市镇,莫不深具走入生活、走出传统的时代感独特创作情怀。」这段话,的确很能展现沃源老师的艺术创作画风;而这也正是他一贯想运用融会东西方绘画技法,呈现美丽迷蒙山水境界,让观赏者走入凝结山水画里那种突破传统的风格。
但如果熟悉李沃源老师的人,就不难发现,在他倾向跳脱传统国画画风的同时,其在情感上却如峰回路转般的走回传统,将他的触角由飘渺的山水拉回与生活结合的脉动之中;沃源老师用自己的才情,激情抒发胸中丘壑,创作下笔落墨处尽显雄浑、大气,色彩厚实、浓烈、清新,光影色墨结合巧妙;其挥毫千年林木苍郁高耸天籁、远眺山峦群峰气势雄伟壮阔,浓淡干湿展现得宜;其临墨国画兼具现代感的万般色彩壮丽、恬淡、清幽、深邃、空灵与秀丽;沃源老师这般表现传统山水作品,让生活在喧嚣都市里的人们感受到一种轻松与快乐,给人们一种美的艺术飨宴,既引人入胜,又令人愉悦。
画作兼融东西方 殊荣横跨两岸心
也许,系因李沃源老师出生于战地的金门,又与一水之隔的大陆邻近,他的个性中既含有离岛淳朴的秉性,亦负有战地军人的坚韧气质,更夹带一股大陆型雄浑的东方气息,让他的创作艺术能融会东西方绘画的迷离与现实;难怪小说家朱秀娟女士在观察他的画作后,要发出如下深刻的描述:「看画家李沃源作品、可以感受到中国江山景物气势磅礡、震动人心、尤其画中透露一股天地之气。」这种艺术的天份,让他的彩墨作品【玉山迎春】成为第一位被北京毛主席纪念馆永久馆藏的台湾艺术家作品。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李沃源老师能攀越传统而创新,将彩墨最困难的淡墨层次,展现其流动的神韵创作在陶瓷上,借以表现出整体东方独特的韵味,他在高温1230度釉色彩绘种烧制中,运用还原烧色料超过百种的色料变化,远看犹如一幅幅泼墨山水画,近看才发现这些意趣盎然的国画不是画在纸上,而是烧制在瓷板上,令人称奇惊艳;这种创新的艺术表方式,也让他的瓷板画【日月潭】,在大陆一举拿下双殊荣「中国陶瓷工艺大师」以及「百花奖金奖」的至高荣誉。
台湾艺术之光 不忘当年初衷
纵使李沃源老师,目前已臻两岸艺术大师地位,更堪称台湾艺术之光,但他谦虚沉着,虚怀若谷,而且平易近人,经常以画作赠予有缘人;或者他内心更在乎的,是一分对社会艺术内涵能有所提升的企望。近二十年来,他前后赠画逾数十幅给他的母校政战学校(已更名政战学院),更不吝持续分别捐画给「复兴岗文教基金会」与「复兴岗校友会」典藏。位于北投小坪顶的「复兴岗会馆」,一入大门那幅悬挂于大厅墙堂之上的,正是他的大作《台北港》,尽绘出伫立于复兴岗小坪顶上俯瞰台北港那份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气象神韵。
英国诗人白朗宁曾说:「艺术应当担负起哺育思想的责任。」不管在您的眼中,李沃源老师是那个台湾艺术之光的化身,或是中国陶瓷工艺大师的高远影像,还是中国国画书法的名家光环,抑或是两岸促进艺术交流的总监高位;但对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仍是那个汲汲于艺术追求的原始创作者,他仍是诗人所说那个哺育大众思想的纯艺术家,他仍是那个曾伫立大屯山下而不忘初衷的复兴岗人;访谈后,在我脑中浮印的,既是两岸艺术界对他「江山雄浑,草木华滋」的笔绘影像,也泛有诗人王维那句:「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的人格余音。
作者为退役上校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