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 | 110年了,中国博物馆“活化石”就在天津!

9月20日,“交流互鉴 传承创新”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创建11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津召开。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北疆博物院创建110周年 。这座创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一流博物馆,留下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载入史册的重要成就。

1914年由法国博物学家桑志华创建的北疆博物院,是 中国最早的自然博物馆之一,曾被誉为20世纪三十年代世界第一流的博物院。当年瑞典国王太子、英国公主都曾慕名来参观,各国驻华公使更是这里的常客 。

走进北疆博物院,可以看到很多珍贵的古哺乳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 这些展品怎么来的?桑志华何许人也?他为何要到中国科考二十余年并建立博物馆?这座博物院为何连外国王室都曾慕名前来,影响轰动世界?在历经百年沧桑后,今天为何仍能以完整原貌呈现?

创建于1914年的

北疆博物院是

中国最早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

1914年,法国博物学家、地质古生物学家桑志华来到天津,推动创建了北疆博物院。

桑志华原名保罗·埃米尔·黎桑,1914年,他从法国长途跋涉抵达天津,来华后取名桑志华。从1914年到1938年,桑志华以天津为大本营,对中国北方腹地进行了长达25年、行程5万多公里的野外发掘和科学考察,这也是“北疆博物院”名字的由来。

北疆博物院是收藏中国古哺乳动物化石最为丰富的博物馆,目前保存有近二十万动物、植物、古生物、古人类、昆虫、岩石、矿物标本以及历史民俗文物,被称为中国博物馆史上的“活化石”。

北疆博物院也是中国早期博物馆中唯一一座原址、原建筑、原藏品、原展柜、原历史文献完整保存至今的博物馆。

法国人为何来津建立北疆博物院?

1896年,法国人阿尔芒·戴维在四川发现了大熊猫;同时期,另一位法国学者在长江流域采集大量动植物标本,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座博物馆——徐家汇自然博物院。这些发现激发了桑志华对中国的强烈兴趣。

1912年获得动物学博士学位后,桑志华便有了考察中国北方的计划。考虑到中国南方已有过科学考察,但北方地区还无人探索。1914年3月,桑志华来到天津,从此开始了他在华的科学考察工作。

桑志华来中国之初,便定下建立博物馆安置藏品、展开研究、出版刊物、整理资料,以及设立开放陈列室的目标。

桑志华的科学考察以徒步为主,他组织了一支骆驼队携带科考设备和运输采集到的物品。他的科考足迹遍布中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广大区域,覆盖了黄河、白河(海河)滦河、辽河等流域,他风餐露宿,穿沟壑、越山峦、跨平原、涉河流,在漫长而艰苦的旅程中,他游历了天津、北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十几个省市。

桑志华收集了地质、古生物、动物、植物、人文等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各类藏品20余万件以上。在华前八年,桑志华科学考察采集的标本全部放置在法国天主教耶稣会献县教区在天津建立的财务管理处——崇德堂,同时开展科学研究和对外展示,博物馆的雏形基本具备。

随着收集的各类标本日益增多,崇德堂已无法满足大量标本存放的需要,桑志华提出建设专有博物馆的需求。在多方资助下,桑志华的计划逐步实现。

在马场道天津工商大学毗邻处,划拨博物馆专有建设用地。1922年,北疆博物院的第一幢建筑北楼拔地而起;1925年至1928年,在北楼西侧建设陈列室,并对公众开放,取名为北疆博物院(法文名为Musée Hoangho Paiho);1929年至1930年,建设南楼。南北楼之间有连廊相通,形成“工字型”建筑格局。

历经八年建设,北疆博物院成为中国近代博物馆中兼具采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等几大博物馆功能于一体的典型样本,是中国最早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 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名流也纷纷慕名而来。

抗战爆发后,已过花甲之年的桑志华离开中国,孑然一身,只带随身行李返回法国。但幸运的是,北疆博物院连同珍贵的馆藏一起被相对完整地保存下来。桑志华将其在最辉煌的学术年华里发掘的大量珍贵古生物化石和史前文化遗物留在了中国。

桑志华曾在日记中写道:“我不能掠夺在黄河-白河博物馆中所收藏的,从各地花重金收集到的文物……我坚持的一贯原则是,所有发现的这些世上仅有的古生物、文物必须要留在发现地。”

桑志华返回法国后,因天津大水影响,桑志华的继任者法国海洋动物学家罗学宾与法国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哲学家德日进在北京建立了北京地质生物研究所,并于1940年把北疆博物院的一万余件重要标本转移至北京。

随着桑志华的离开,加之战火影响,北疆博物馆开始走向沉寂和留守,后由天津工商学院(1933年天津工商大学更名)代管。1949年天津解放,1951年北疆博物院由天津市委市政府接管。

影响轰动世界 对中国史前考古有重大贡献

20多年的科考期间,桑志华取得了一系列震惊中外的科研成果。北疆博物院开创了中国古哺乳动物学研究的先河,先后发现了甘肃庆阳、内蒙古萨拉乌苏、河北阳原泥河湾、山西榆社四大古哺乳动物群。中国科学院邱占祥院士表示:“中国今天还有如此丰富的可供对比和进一步研究的新生代晚期的哺乳动物化石,这主要归功于桑志华”。

北疆博物院还揭开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研究的序幕,出土发掘了中国第一件旧石器——甘肃庆阳华池县出土的石核;在中国境内首次发现发现古人类化石——河套人牙;发现和发掘了宁夏水洞沟遗址,使之成为中国最早发现、发掘和进行系统研究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

1920年6月,桑志华在甘肃庆阳考察时发现一件人工痕迹清楚的石英岩石核,将中华大地上的人类历史推移至数万年前。同年8月,他又发现2件石片和1件刮削器。这几件人工石制品,被考古学界称之为中国内地第一批有正式记录的旧石器。

1920年6月4日在甘肃庆阳幸家沟黄土层发现的石英岩石核

1922年,桑志华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萨拉乌苏河附近,意外发现了一颗小小的门齿化石,经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学系教授步达生鉴定,确认属于人类,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河套人牙”。

“河套人”牙齿模型

1925年4月-10月六个月间,桑志华三赴阳原泥河湾,发现了大量中国早更新世地层动物化石,包括剑齿虎、爪兽、水鹿、三趾马、鬣狗以及相当数量的真马化石。其中包括目前所知最早记录的四不像鹿化石以及我国已知最古老的牛科——古中华野牛。

桑志华对中国的史前考古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一系列发现打破了之前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没有旧石器时代的错误论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认为“中国考古百年,须从桑志华写起”。

北疆博物院作为一座世界级科学研究中心,法国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哲学家德日进(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加拿大解剖与古人类学家步达生(Davidson Black)及多位在地质古生物、动物、植物、古人类等研究领域知名的世界各国专家学者都曾来这里进行学术交流、研究和工作,依据北疆博物院藏品出版的大量研究著作和科研成果,产生了轰动世界的影响力。

桑志华曾在行程录中记录道:“凡是来天津的专家学者也都要来本院参观,以了解中国的自然资源……许多有声望的知名人士,都曾光临过本院。”

桑志华在北疆博物院旁

百年博物馆以原貌重新开放

北疆博物院由主体建筑(北楼、陈列室、南楼)和附属建筑(桑志华旧居、工商学院21号楼)组成。它曾经历过长达70余年的沉寂,但其建筑连同馆藏都被相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欧式的半旋转楼梯、100多年前的地暖设施、法式风格的陈列柜,如今,历经110年的风云变幻,这座百年博物馆仍保持着它上世纪初建筑的原貌。不少百年前的展柜、标本瓶、标本盒等也保存完好,陈列在这座充满历史神秘感的空间里。

2014年,桑志华来华科学考察100周年之际,北疆博物院修缮工程正式启动,恢复其标本收藏、陈列展示、科学研究及科普教育的功能。

建筑修复的同时,馆藏文物也要进行修复。受到时间及环境等因素影响,馆藏的珍贵化石标本存在不同程度的开裂、破损,为了修复这些化石标本,北疆博物院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成立了联合研究中心,制定了针对性的修复方案和流程,采用国际通用的文物修复加固材料,结合北疆化石的保存现状运用个性化的技术手段。

2016年1月,北疆博物院北楼及陈列室恢复开放,北楼、陈列室以复原为主,忠实再现了北疆博物院的当年的陈列室、藏品库房等原貌。以藏品展示为主线,侧重展示北疆博物院藏品门类之齐全、数量之丰富,保管之独特,让观众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这座百年博物馆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推开北疆博物院厚重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巨大师氏剑齿象头骨化石已静静在此“守候”近百年。

北疆博物院没有很多声、光、电设备,却能让很多观众感到震撼。落地玻璃展柜中,各类动植物、古生物化石等珍贵展品呈现在眼前。

2018年10月,北疆博物院南楼完成了建筑修缮、功能复原和陈列设计,南楼侧重科学考察历程展示。结合南楼当年的功能,全面复原了图书室、实验室以及古生物库房等功能区。

2021年桑志华旧居向公众开放。桑志华旧居以桑志华、德日进与北疆博物院的关系为主线,一方面展示了创建人桑志华如何筹划、建设、管理、宣传、展示北疆博物院;另一方面展示了德日进等科学家在北疆博物院期间的工作,德日进曾和桑志华一起考察中国北方地区,在桑志华走后,也一直继续对发现的化石进行整理研究。

百年北疆,风采依旧。历经百年风雨洗刷,楼房外墙墙面已出现零星剥落,但透过爬满墙壁的青藤,依然可以看到镌刻在楼房立面墙上和正门上的法文“MUSEEHOANGHOPAIHO”和中文“北疆博物院”字迹。如今,北疆博物院已成为游客的打卡热点博物馆,并仍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记者 | 周萌 田晓曦

编辑 | 马瑞

综合 | 新华社 科技日报 参考消息 天津日报 津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