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之城》的编剧对银行工作的误解是不是有点深?
快速导读
最近这套网剧确实很火,故事背景发生在银行,讲述的是商战剧情。很多人看得津津乐道,而我却感觉落差感好大。显然,编剧对当下银行的工作可能存在比较深的误解。如果是为剧情服务姑且可以将就着看,但现实生活不存在这些桥段。
银行内基本不存在这样的剧情
故事满足了大部分普通民众对银行这个行业的普遍理解:银行内部就是各种的权钱交易,行长就是皇上,打个电话钱就可以轻松到账,想给谁就给谁。想凭空拿钱,就先给行长送一大笔钱贿赂……这些桥段不现实,不真实。
1. 银行是一个公司,不是行长的家,银行的资金不是行长说了算,行长的权力远远没有达到打个电话就可以随随便便给任何人放贷的地步。尤其是现在,银行内部基本都实现了数字化运营,任何一项业务都要经过系统操作,即便行长点头同意,流程是由总部设计的,过不了系统就放不出款。放一笔钱中间要经过的人工调查、报告、上报、审批、复核、放款、跟踪不少于10个人。难道10个人一起给你作案?那为什么不直接抢呢?
2. 所谓的商业贿赂桥段也是非常夸张。随便给个几百万贿赂行长,就为了借几千万?几亿元?成本未免太高了。更夸张的桥段是在公开的场合商人给行长送手表?然后被人拍到?别说这样明目张胆的桥段,即便是清白之人基于廉洁办公的要求也不会随随便便应酬吃饭,大家社交也非常谨慎的。有任何事情在办公室、会议室公开谈,不可能在酒楼大厅公然吃饭收礼,这是银行人都懂的廉洁问题。廉洁文化在银行内部是作为工作守则要背诵考试通过的。
3. 所谓的审计、纪检并不是警察,遇到“对手”不能动不动就去举报的。为了方便观众理解,剧里面设定了一个审计人员的角色,这样的逻辑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们设计的角色权力过大了,感觉一旦受贿马上就有审计人员给你直接判刑。凡事需要讲证据的同时也要有流程,内部需要按章办事的。审计、纪检人员感到莫名的压力山大,突然变成了警察?
4. 现代商业银行内部的制衡机制已经非常成熟和完善,不可能做到一个人说了算。而且银行内部的人工作非常忙碌,日常的开会、督导、学习、检查已经忙得一头烟,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给你调查案件,跟踪行长,发现造假痕迹。银行员工不是私家侦探,能够忙活自己手头工作已经很厉害,而且行长安排你去跟踪另外一个人?请问年终工作总结怎么写?写你今年主要工作成绩就是跟踪?查案?发现假账?太荒谬了。
这里额外补充一个知识点:金融业务但凡造假一眼就能被看出,甚至连“查”的步骤都不需要。银行员工对其岗位内的工作要点已经烂透于心,是真是假看一眼就知道了。比如,怎么判断真假银行流水?看纸张?看油墨?错!看季度结息就知道你提供的银行流水是真是假。
5. 这一点是非常大的一个硬伤!剧集开头的时候说行长因为借钱给企业,然后企业输光,行长自责所以撞车。首先,不存在挪用贷款给别人花,别人渡过难关之后把窟窿填上就没有问题的说法。现实工作中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桥段。但凡违规操作,即便你把钱补回来,交易痕迹也不会被抹掉,一样会被追查到底。不是说你把钱还回来银行账上就可以当没事发生;
其次,金额巨大已经超过了一个行长可以操作的权限,真实情况是你看到的即便是部分银行的省级分行的审批权限也就是3000万及以下,如果达到亿元以上的贷款额很多都必须到总行层面批核。去到总行你还想随便打个招呼就借几亿元?
最后,没有行长会冒那么大风险去违规的,即便有也不会因为自责而撞车,除非普通交通意外。编剧把行长心理承受能力想得太差!当然,事实上大部分银行从业人员都不会监守自盗。
6. 银行高管一般不会全程西装领带上班,因为银行的企业文化普遍都是“撸起袖子加油干”,银行人就是干市场,不是时装秀。
说在最后
如果当剧情来看,你姑且入戏就可以。尤其不要被人骗,下次申请贷款的时候不要相信什么银行行长收了好处费就可以给你违规放贷,那是中介给你下套!行长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大部分的行长都是一个打工仔,还只是非常纳闷、悲催、惨情的高级客户经理角色而已。
胜手金句
还是看《动物世界》吧,起码比较真实。
更多理财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