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资2692万修复历史建筑 八德吕达川祠堂修复工程今动工

八德吕达川祠堂修复工程今动工。(桃园市文化局提供/陈梦茹桃园传真)

位于桃园市八德区的八德吕达川祠堂,约于大正11年(1922年)兴建,是吕氏族人在八德地区仅存的2座超过90年历史的祠堂之一,是见证八德地区拓垦的历史建筑,这次办理主体修复、虫蚁防治、周边环境改善及杂项等工程,总经费2692万元,由客家委员会、市府和所有权人分摊,预定于明年11月竣工。

文化局表示,吕达川祠堂代表着来自福建诏安吕氏族人聚落的形成,亦代表八德地区拓垦的进展及桃园地区移民分布的状态,属于重要的历史见证,得以保留意义十分重大。

文化局说明,其建筑正立面外观为台湾北部客家民居常用的「五间见光」作法,墙基采用卵石砌,上作斗子砌或土埆墙,屋脊作客家民居常使用的火形、马背,反映出客家建筑的特征,因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表现地域风貌及建筑史价值,在民国98年登录为历史建筑。

文化局说,由于目前建筑屋面多处漏水、局部坍塌,导致屋桁腐朽蛀蚀及开裂、墙面面层剥落、局部风化的情况急需进行修复,这次主要项目为历史建筑主体修复、虫蚁防治、周边环境改善及杂项工程等,总预算经费为2692万元,其中客委会补助1600万元、市府配合款792万元和所有权人自筹款300万元,工期耗时360天,预计明年11月竣工。

文化局表示,吕达川祠堂修复后仍维持宗祠使用,未来可将部分区域展示宗族文物开放参观,或定期导览解说,在保存既有可见实体历史建物之外,同时融入教育意涵、文化精神等功能,以推广地方文化、提升艺文发展及增进馆舍活化效益,重新延续历史建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