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永仁:“1234”工作法激活“治理细胞”
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维的乡依托综治中心,进一步推动基层党组织体系与网格体系深度融合,以的鲁村为试点,探索形成“微网格1234”工作法,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织密“一张网”
维的乡推行“多网合一”改革,整合党建、综治、民生服务等职能。通过“科学划分布网、动态调整划格、明确职责定人、清单管理明责”四步工作法,依据“房屋分布+产业布局”双维度动态划分,将全乡86个村民小组划分为316个“微网格”。
此外,该乡制定网格员管理六条措施,内容涵盖选聘、培训、职责、履职、考核、奖励,严选政治可靠、热心服务的316名网格员。网格员包含村“两委”成员30名,支部书记及小组长99名,致富带头人、“两代表一委员”、退休干部及热心群众187名,其中党员173名(预备党员3名)。网格员服务覆盖全乡3008户10889人(含外出户1068户),同步建立网格划分、人员管理、工作运行三本台账,构建“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责在链中落”治理共同体。
聚焦“双主线”
维的乡紧扣“矛盾化解”和“产业发展”两大核心任务,推动网格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
矛盾化解前哨化,维的乡建立“网格—村综治中心—乡综治中心”三级联调机制,重点监测邻里、山林土地纠纷,每周对网格情况开展1次巡查,每10天遍访1次网格住户,每旬排查上报1次,每季度分析研判1次守护网格安全。每月10日、20日、30日(2月28日)向挂包村干部报送1次情况,形成“发现—上报—处置—反馈”闭环。今年以来,网格员上报并参与调处纠纷90件,化解矛盾73件。
产业发展先锋化,维的乡立足板栗、樱桃、石榴等特色产业,网格员化身“产业服务员”,推动1837户落实板栗科技管护34916亩,指导39户樱桃、62户石榴品种改良;率先示范推动71户745亩板栗转型蓝莓种植,构建长效联农带农机制。
关怀“三类群体”
维的乡对重点群体,建立“家庭信息+风险清单+社会关系”全景档案,实施“红黄绿”三级动态管控,网格员月走访稳控,守牢安全底线。
当地深化“幸福里”社区建设,动员212名独居老人参与居家养老服务1787人次。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帮扶,49名志愿者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难题40余项。
为激发青壮劳动力动能,该乡依托“产业工人社区”,由网格员担任“就业经纪人”,精准推送光伏、大棚等用工需求,带动千余人次就地务工。
办好“四类事”
民事代办零距离。维的乡设立86个网格代办点,网格长每月代办一批民生实事。截至目前,网格长累计代办政务事项200余件,实现“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实事快办解民忧。维的乡通过“农户+网格员”民意收集机制,各网格长组织“一事一议”,快速响应产业用水、道路亮化等诉求,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难事共商聚合力。维的乡建立“网格院坝会”协商机制,网格员定期组织群众召开”院坝会”,在光伏项目、蓝莓基地建设中高效解决土地流转、青苗补偿等问题,加速项目落地。
好事共享育新风。以网格为单位开展“普法宣传+志愿服务+民俗活动”及“红黑榜”评议,表扬好人好事,曝光不文明行为,引导群众参与共治,培育文明乡风。(陈颖、夏明雄)
来源:楚雄州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