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曾稱暖化是騙局 德學者:擋不住美國能源轉型
美国国会已认证川普赢得去年大选,成为第47位美国总统,关心全球暖化民众忧心,美国是否就此开气候政策倒车。对此德国学者表示,市场与企业影响力已稳固美国能源转型趋势,纵使是川普,也无法动摇这股变革。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Donald Trump)过去一向对气候变迁持怀疑态度,甚至将其称为「骗局」,去年竞选期间他曾向选民承诺一旦重新入主白宫,将扩大开采石化燃料,并退出「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UNFCCC)的「巴黎协定」(Paris Agreement)。
对此,被认为是「德国最好的气候报导者」之一的记者、同时也是汉堡应用科学大学(HAW Hamburg)教授施特克(Christian Stöcker)在川普就任前夕投书「明镜周刊」(Der Spiegel),说明美国能源转型趋势已不可逆,纵使是选前公开支持石化业、扬言退出气候协定的川普也无法阻挡。
施特克分析,当前美国能源市场的变革主要由四大因素推动,这四个原因确保以减碳为目的能源转型持续发展。
他首先指出,「市场驱动」是能源转型的核心推力。近年来,全球太阳能与风能技术突飞猛进,发电与储能成本显著降低,绿能产业已逐步取代传统能源,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这一变化在美国尤为显著。
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数据,2024年美国新增的发电容量中,有高达94%来自太阳能、电池储能和风能等再生能源,显示市场已经对绿能技术投下信任票,确立未来主导地位。
此外,能源转型带来的就业机会也成为川普无法放弃绿能的重要因素。
施特克引华盛顿邮报资料说明,拜登政府推动、补贴清洁能源的「降低通膨法」(IRA)已在美本土创造数十万个工作机会,且受惠最多的地区并非民主党选区,而是长期支持共和党的州。
华盛顿邮报调查,该法案已为共和党执政区带来1650亿美元投资,显示能源转型不仅是环保议题,更与地方经济紧密相连,若川普上台贸然削减绿能政策,恐怕会面临来自共和党选民的压力。
国际市场的发展同样左右美国能源政策的走向。施特克举中国为例,表示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风能、电池及电动车制造国,其技术与产品正快速进入全球市场,在印度、印尼等发展中国家影响能源转型。
美国若选择回头拥抱传统石化燃料,不仅会失去与中国竞争的优势,也可能面临来自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强烈反弹。
最后,川普倚重的马斯克(Elon Musk)与美国电动车市场崛起,也将进一步确保能源转型进程。
施特克表示,马斯克在选战期间向川普提供巨额政治献金,且掌控社群媒体平台「X」,在共和党内部影响力不容忽视。而特斯拉不仅是全球最大电动车制造商,也生产电池与太阳能板,施特克说,「只要马斯克不跟川普闹翻,不利于电动车与新能源发展的监管政策就不太可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