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车企的几十年经验,电动车为何还落后新势力?

你是否发现这样的情况:

过去我们买车时,老牌厂商总是首选,

因为觉得积累丰富,几十年造车的经验摆在那。

但到了新能源时代,这个逻辑似乎变了,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选择新势力品牌。

数据也证实了这点:

譬如从2024年11月的情况来看,理想卖了4.87万辆新车,小鹏卖了3万辆,蔚来也卖了2万辆。

而寄予厚望的东风岚图和上汽智己,这两家加起来,才卖了2万辆的样子…

明明这些车企的底蕴丰厚、实力强劲,为什么在“电车领域”还干不过新势力呢?

今天就跟用一篇文章,给大家聊聊这件事。

提到这个问题,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认为:

传统车企跟不上,是因为他们太“老实”了,不懂营销,更不懂怎么讨好消费者。

但凡解开束缚,凭几十年的积累,岂不是“秒杀”新势力?

听着似乎有道理。

事实却是,这些车企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老实”,甚至有时还“过于大胆”。

以智己汽车为例,它的几次营销不仅做得不错,甚至还“过了头”,一度引发巨大争议。

所以,谈营销不给力,显然站不住脚。

真正的核心问题,其实在于“内部太过臃肿”。

说白了,就是这些车企的组织庞大、关系复杂,反应迟缓。

譬如早就该成立自己的高端新能源车品牌,结果拖到2020年前后才姗姗来迟。

成立得慢也就算了,内部还一堆桎梏,根本放不开手脚。

用朋友的话来说就是:

“他们很早就计划发力电车市场,以对抗比亚迪和新势力,可内部流程实在太漫长了。”

有时候,一项决策在内部得绕几个弯——先过内部层层会议,再提交到股东会和董事会…

反复权衡了几个月,又发现了新问题。

等到纠结要不要自主研发以后,一讨论又是大半年,最后还是停留在“研究方案”的阶段。

就这样的效率,怎么可能跟新势力拼?

毕竟,别人上午发现一个需求,下午就定下方案推进了。

而传统车企的周期一拖再拖,等研发生产完成,市场风口早就变了。

诸如大众、丰田、本田也是这样的问题。

不是他们造不好电车,而是太“重”,内部反应太迟缓。

更无奈的是,这些车企的内部还存在很多阻力。

因为电车这个业务是要烧钱的,要培养市场的…

这一整个过程中,给谁做,奖金怎么发——这些都是难题。

说到底,钱给多了,利润部门的品牌就不乐意了;

钱给少了,3tjy.happypool-photo.com电车业务又做不起来…

此外,早些年里,他们还害怕电车影响油车销量,不让电车“太有性价比”。

就这么一来一去,相互妥协,肯定很难做好这件事。

除此以外,过去的成功经验,也成了他们的束缚。

说白了,供应链想要彻底改造,去适配电车的需求,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毕竟,他们很多优质的供应商,之前都是做发动机、变速箱的,有过多年的合作基础。

要他们去适应电车的业务,可能没那么容易!

至于抛下他们,那就更难了:

因为很多合作公司,就是自己的“子公司”;有些公司,还是领导的关系户…

这种盘根错节的关系,短时间内理清都难,更别说重新改造了。

当然,抛开这些内因不谈,外因也不容忽视。

所谓的外因就是,看上去油车和电车差不多,只是“三大件”变了而已。

但实际上,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因为核心部件都变了,驱动模式,驱动方式也彻彻底底地不同了。

说白了,油车是机械驱动,讲究的是机械配合;但电车是软件驱动,所有的模块都靠代码。

但传统车企软件编程,代码控制方面的经验吗?

不能说完全没有,但非常薄弱,和互联网公司没法比!

也正因为如此,小米这样的公司选择去造车,才能在短短时间内取得巨大的成功。

因为别人软件这一部分已经没问题了,造车可以说成功了一半。

至于硬件?找个成熟的代工厂,挖一批专业人才,一切就水到渠成了,不是吗?

说了这么多,总结来下来就是:

传统车企干不过新势力,不是底蕴不足,而是他们“太重”,“太慢”,束手束脚。

而反观新势力,轻装上阵、反应灵敏,可以及时调整…

再加上软件方面的优势,自然就跑得更快了。

但说谁胜谁负,其实还太早。

因为继续跑下去,说不定传统车企也能弥补短板,强势逆袭!

你觉得有这种可能吗?大家可以聊聊各种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