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成果倍出 这里的职工拿到241万元创新分红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伟 通讯员 沈伟民

阅读提示

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方面职工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一方面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是个老问题,创新成果“养在深闺人未识”,造成资金和人力浪费。针对这个老大难问题,国网江苏电力有限公司搭建转化平台营造创新好生态,在职工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王磊是国网江苏连云港供电公司物资部的六级职员,他和同伴针对物资履约过程中沟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研制出了一套“物资履约语音管理系统”。而省内其他供电公司同行在抱怨“整天打电话,一句话重复几十次”,尝试寻找解决办法。经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牵线”,其他供电公司不用再去费劲摸索了,陆续开始应用王磊和同伴的创新成果,王磊们也收到了专利成果转化收益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方面职工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一方面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难是个老问题,往往各自为战,创新成果“养在深闺人未识”,造成资金和人力的浪费。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搭建转化平台,营造创新好生态,在职工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搭建转化新平台

“7万元第一次,7万元第二次,7万元第三次,成交!”

国网江苏电力工会曾举办了一场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成果使用权拍卖会。

该公司工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项群众性科技创新成果往往包含一项或几项专利,由于是职务发明,专利权属企业,而基层供电企业自身业务繁忙,难以推进其规模化生产和向外推广应用,研发者个人也很难有精力推广及获益。以往,这些成果只能在本企业内使用甚至被束之高阁,一定程度上造成浪费。而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尽管需要这些成果,却往往受限于高额的专利转让费。为激励职工创新创造,国网江苏电力工会举办了这场竞拍会,面向公司系统所办产业单位拍卖职工创新成果专利的使用权,拍卖所得归成果发明人。

如何搭建更加规范有效的职工创新成果转化平台?2019年,国网江苏电力构建聚合创新体系,统筹科创群创青创、QC小组等多个创新渠道,成立了双创中心,并建立了“双创中心+众创空间”“省管产业单位+双创基地”的“2+2”成果转化体系,打造了一条“产学研用”的全链条。

解决基层单位好专利转化慢、好成果出门难等知识产权运营难题,国网江苏电力依托双创中心构建了一揽子配套机制,与国网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中心联合培养成果转化经理人,共同探索专利的系统内开放许可等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新模式,切实保障成果转化各方权益和交易安全。

负责这项工作的国网江苏电力科技部科研环保处副处长杜渐介绍,专利转化和推广应用平台好比一个超市,愿意开放许可的专利权人就是供货商,可以对自己的专利明确许可费用;有意愿实施专利者则为消费者,从平台的众多专利中挑选自己中意的,在线提出申请并按标准支付费用后,就可以获得专利许可。

“通过系统内开放许可,专利权人只要一次在线申请通过,后续所有营销、决策、谈判身份验证和签约等环节都可以省掉。” 杜渐说。

“没想到从专利权人提交申请到资质审查并与我们线上签约,我们获得专利使用权,整个流程只用了短短两天时间。正好赶上年底年初这段争取2021年市场的最佳时机,还省了一大笔转化谈判的差旅、人工成本!”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ERP业务中心主任张震宇告诉记者。

营造创新好生态

李澄是国网江苏电力省管产业单位——江苏方天公司的产品技术中心首席工程师、国家电网公司专业领军人才,也是一名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前不久,凭借领衔的“FT-8605智能网荷互动终端项目,李澄获得5.68万元的个人分红。

国网江苏电力完善成果转化制度体系设计,出台配套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为成果转化提供制度保障。确定任期激励、项目分红等激励方式,实施基于项目分红的科技研究类、成果转化类“双维”激励,为成果转化提供制度保障,激发科技工作者和职工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

方天公司围绕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方向,制定中长期激励管理办法。按照此办法,该公司的智能网荷互动终端、变电站生活污水生物-生态协同治理技术、大受端电网内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调频关键技术3项成果转化类项目的团队成员,成为首批激励对象。分红方案通过后,李澄等项目团队成员享受到了项目分红激励。

李澄说,“这种分红,体现了一种激励导向,也是对研发人员的尊重。”他手头还有两个项目正在研发,“预计产生效益可达千万元。”

国网江苏电科院设定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两类别激励形式,根据项目中不同完成人的贡献度,计算出每位参与人的分红金额,确保激励兑现公平公正。2020年,该院有4个创新项目得到转化应用,累计创造收益1150余万元,共计发放激励140余万元。

截至目前,国网江苏电力已落实241万元成果转化分红激励,大大激发了员工创新创造热情。

成果应用加速度

作为物资部的物资履约人员,王磊平时的主要工作是按照合同约定,与物资供应商联系,跟踪协调物资的生产、供应、运输和质保等相关事宜。为了提高履约跟踪效率,2018年2月,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解忧QC小组”创新团队正式成立。王磊和他的伙伴们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研发了物资履约语音管理系统,2019年5月底正式投运。系统具备快速智能拨号、语音关联、履约跟踪记录可视化、录音统计等功能,对供应商物资履约全过程统一管理,不仅有效解决了物资履约电话沟通效率低、过程取证追溯难等问题,还支持逾期违约处罚取证等,提升了物资履约风险防范能力。

2020年4月26日,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收到一笔来自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公司的“研发和技术服务、特许使用权”费用转账,成为国网江苏电力双创中心成立后取得的第一笔专利成果转化收益。

作为国网江苏电力首批18项重点转化成果和基层“小快灵”(小项目,快速、灵活转化)研发成果,物资履约语音管理系统以其技术通用、效率显著、持续迭代等优势,被遴选为专利系统内开放许可首个试点并实现首签。截至目前,该系统已在江苏6个市及部分县供电公司推广应用。

李澄团队研发的智能网和互动终端成果,推广应用行情好,目前已为方天公司赢利达3000多万元。

截至目前,首批18项成果转化实现营收5000余万元,“小快灵”成果转化68项。

国网江苏电力工会职工需求调研反馈显示,与2018年相比,该公司2020年员工总体满意度提升4个百分点,员工对工作内容、绩效考核、薪酬分配及职工创新成果转化的认可度和满意度都得到较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