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的藝術,在日常之中!Finding Art in Life

​​​​​​​

设计师于薇(右)、李政瀚(左)。摄影/郑弘敬

「美感是持续变动的,会随着生长环境或时代变化,长出一种喜好、标准以及审美观。」对李政瀚而言,美没有觉得好坏与对错,作为设计师,他和于薇都相信保持开放与自由的心境,持续吸收多种可能,对任何设计作品都有帮助,于薇补充:「美感没有一个标准和固定的样子,很怪奇、或传统的事物也可以很美,用放开的观点去尝试不同的事物,可创造自己更多意想不到的体验。」她尤其独钟在台南的街道上探索,总会在巷弄空间中发现一些独特迷人的细节,各式各样斑驳老式招牌,无论是字体样式、与配色,都展现着它独有的调性,仿佛不受外在眼光自成一格的模样,也启发了于薇。

时代专辑装帧设计(by 李政瀚)。摄影/郑弘敬

没有假设的一种假设

「不设限」是两人对于美感的共同意念,透过观察与体验,随时保持对于新事物的灵敏度,李政瀚建议,「要让生活多点转动,试着去做一些平常想做但尚未尝试的事,当把惯习的日常推进时,就会在这种变化里察觉很多过往没发现的细节。」于薇也说,不管是刚才提到的路边观察或者把自己推出去跟各种领域的人聊天,都可以拓展自身的眼界和美感。

李政瀚提起学设计时,书本中提及的「美的形式原理」理论,似乎美感以可经由一套标准公式化呈现,而却无法真正领会与明白什么是美,唯有自己在生命中维持关注与吸收,并滋养自己的创作养分,「当在生活里感受到一些事情,有些想法产生了,人们是怎么表达出来?有些人透过音乐或者文字来抒发,我们就是靠设计的作品,这些创作其实都在体现出我们过去在日常里汲取的东西。」

歌手大成DACHENG专辑装帧设计(by 于薇) 。摄影/郑弘敬

时间越少能量越大

如何从生活中找寻创作灵感?李政瀚笃定地说出:「死线前的潜能开发。」于薇接着解释,时常随着完稿时间逼近,平常随意汲取的事物纷纷在脑海里绽放,在这其中渐渐能抓取到自己想要的元素,唯有把自我逼到极限,灵光乍现的瞬间往往能够精准地展现创作的想法。「通常压力最大、时间紧迫时,做出来的东西会是最满意的。」于薇这么说。

ZEO (水神) 实体专辑包装装帧设计(by 于薇)。摄影/郑弘敬

于薇和李政翰的年龄差距,被归属为两个世代的创作者、设计师,于薇和李政瀚的美学教育、擅长领域其实天差地远,这也是当初两人合作的原因,李政瀚在着重实作的体系中学会设计,实务上对于材质、制作有更多知识,于薇则擅于视觉的想像,然而这样的两人,都有着对美不设规范与限制的信念,在相异的时间轴与世界线里,各自吸纳眼中所见,对外界种种保持敞开,让两人互相听懂彼此的设计语言,形塑出靠拢而相聚的宇宙,无须多言就能共创一种美的实现。

2022鼓神祭主视觉设计(by 李政瀚)。摄影/郑弘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