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杰宪与少子化 看「当丈夫的资格」
▲陈杰宪被封为「老公界天花板」。(图/翻摄自陈杰宪IG)
● 张茵惠/影乐书年代志总编辑
2024年,台湾在世界棒球12强赛击败强敌日本获得冠军。这场胜利来得既快又猛,只有捷克队总教练帕维尔‧哈定(Pavel Chadim)曾预测台湾本次赛事有望得冠。台湾队长陈杰宪不仅表现出色,并且以「抱着奖杯满场找老婆」为人津津乐道「啊我的老婆咧?有没有人看到?在哪里?我─老─婆─咧──?」
陈杰宪赢球之后第一时间满场找老婆,更在庆功宴时抱着两人的幼儿欢喜合影。台湾队风光从机场出境的时候,陈杰宪又被记者拍到使出「单手抱孩」男子力,让不少台湾女性球迷感叹「没想到男人抱孩子看起来反而更加性感」、「找老公当以陈杰宪为标准」。
与此同时,对于陈杰宪展现出「男子力爆表」的形象,也有两种不同的反驳声音。有些男性对于陈杰宪受到的赞美十分不以为然,譬如在DCard上就有蓝色头像帐号(表示该用户至少「自称是男性」)酸溜溜的说,「陈杰宪有够假」、「谁会带小孩去庆功宴」、「不觉得在作秀吗」,并且说自己因为钱赚得比陈杰宪少、也不肯带孩子,老婆说要跟他离婚。
另一种反对的声音,则是来自于愤恨家务劳动分配不公的女性。她们认为,职业棒球员的特殊工作型态事实上很难真的分担家务劳动,因此仅从陈杰宪在萤幕上的表现,并无法判断是否他真的达到了「好丈夫天花板」,有可能只是刚搆上「好丈夫楼地板」而已。
这两种反对的声音,事实上都是在回应台湾网路上流行的「伪单亲」论述。虽然台湾长期荣膺亚洲性平第一国家,但男人结婚之后未必愿意负担家务、更不够积极参与育儿,使得某些已婚且有幼儿的女性自嘲是「伪单亲」家庭,老公事实上没有死,更没有离婚,但不知道为什么只有太太在做家事跟照顾孩子,丈夫情感上彻底缺席孩子的生活,导致她们自觉「跟单亲家庭没两样」。
▼男人结婚之后不够积极参与育儿,使得女性自嘲是「伪单亲」家庭,不知道为什么只有太太在做家事跟照顾孩子,丈夫情感上彻底缺席孩子的生活。(示意图/pixabay)
伪单亲论述的真正脉络 队友与副本
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些认为陈杰宪「有够假」的男人,是在找理由合理化自己不愿意积极育儿的行为,他们不相信陈杰宪是真心想在庆功宴上陪伴自己的孩子。然而,「谁会带小孩去庆功宴」这种自作聪明的疑问背后的假设,正是台湾跟东亚日韩等国一起面临激烈少子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人认为像是庆功宴这种「公领域」场合,是不可以跟儿女或配偶这种「私领域」关系挂勾的。
认为「庆功宴上不应该出现孩子」的男人,也更可能认为自己的职业成就与家人没半点关系,又或者即便有一点关系,也不值得让两个领域之间的界线混淆在一起。女性事实上经济并未与男性平等的前提下,选择生育的妻子被关进了一个称为「你是家长」的封闭空间,在那个世界里,小孩在幼稚园的紧急联络人一定是母亲,孩童课余活动由母亲指导,计划全家人假日行程的是母亲,男人以工作为由关上门离开,随意的走出了这个孤独的世界,只留女人在那里。
台湾育儿女性讨论自身婚姻的时候,意外的经常会采用一些征战或RPG游戏用语,譬如称赞老公「很坦」,意思是他像打游戏的肉盾坦克那样可以「在前面扛伤害」、抱怨一个人带两个小孩则称为「一打二」,更具代表性的可能是把丈夫称呼为「神队友」或「猪队友」,来描述他在育儿过程中是否帮得上忙。
她们可能没意识到的是,按照这些叙事逻辑,其实小孩是婚姻故事中的魔王(Boss),既然是魔王通常都是主动怪,放着不理的话会把玩家打死,因此是需要组队才能攻克的对象。
这或许某程度来说确切反映了现实,但如此让人不快乐的现实,也令不那么想要小孩或还在犹豫人生规划的女性感到望而生畏,这条冒险的道路上随处可见一大堆阵亡的玩家,她们都被不够坦甚至根本没发挥到组队功能的队友弄死了,「为何我还要下这个雷到不行的副本」?
▼认为「庆功宴上不应该出现孩子」的男人,也更可能认为自己的职业成就与家人没半点关系,又或者即便有一点关系,也不值得让两个领域之间的界线混淆在一起。(图/翻摄自PAKUTASO)
孤立无援的私领域陷阱
DCard上那个男人若不是虚构自己有老婆小孩的话,绝对就是传说中的猪队友,他老婆本来就有想跟他离婚的念头,不太可能是陈杰宪害的。至于质疑陈杰宪「可能做得根本不够」的女性,虽然我确实也同意她们所指出的,社会对好男人、好父亲的标准远比对女性要低,但我们也需思考一个问题,在此之前,有任何一位如此高瞩目的男性公众人物自然的在整个台湾社会面前带小孩、找老婆吗?
固然,少数自诩进步的男性公众人物可能会把自己的「人设」设定为「女性的盟友」、「不让妻子独力第二轮班」,但这些曝光与赞美似乎都仅止于同温层内,未能扩及全台湾。
我从未见过一位全国性的运动明星如此果断的把公私领域界线彻底打破,陈杰宪事实上在婚姻中是什么样的人,家务负担的够不够,可能只有他的妻子知道;在全世界棒球迷都有机会看到的镜头前大声喊老婆,在庆功宴上携带孩子出席,也绝非「不知道自己在干嘛」,而是有意的铺陈。
然而,在人生最光荣的时刻,想要把这份荣耀分享给妻子跟孩子,这份动机与心意难道不就是一切的重点吗?如果已婚男人始终觉得,他获得的一切事业成就都与妻子、孩子无关,甚至认为「我不要把私领域的事情带到公领域,才能表现我的专业」,那么已婚育儿女性的彻底孤独,乃至生育率的低迷就是必然的了。
如果我们一直把孩童视为需要被跟「负责任的母亲」一起彻底关在私领域不要出来打扰到别人的「麻烦」、「私事」,那么这个国家又怎么可能积极打造够多的公立托育机构?又怎么可能认真看待育儿女性的孤立无援?又怎么可能提供人人负担得起且有品质的儿童教育?
难道这不都是「私领域的事」、「你自己要生怪不了别人」吗?如此一来,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说「少子化」是个问题呢?明知道是问题,却不愿意把这些沈重的压力从女人身上拿走,也不责成男人担负起他们本该分摊的情感劳动,最后理所当然会走向南韩女性发起的「4B」运动。
逃离「再生产」 4B运动
4B是由四种「不要」构成的。为了终结男人对女人长期以来的吃干抹净巧取豪夺,女性不婚(bihon)、不生(bichulsan)、不约会(biyeonae)、不做爱(bisekseu),这是一种性别版的「躺平」,反正要是一旦接受了现在的性别游戏规则,无论如何都会被关在私领域里「有功无赏、打破要赔」,那么不如一开始就放弃比较好。
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南韩4B运动的出现其实是因为要反对政府的「少子化政策」。南韩与台湾生育率都只有1.1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2.3,在可见的未来将导致劳动力短缺和年金破产。
为了奖励生育,南韩政府祭出了各种针对青年夫妇的住房补助与税赋减免,但南韩女性觉得根本的问题不会解决。南韩性别薪资差距在OECD国家中排名一直最差,而且社会阶级不太有机会流动。进入21世纪之后,世代差距造就的青年贫穷更为显著且绝望。
在此前提下,生育只会恶化青年女性的处境,把相对没有议价空间的她们绑入无偿的情感劳动之中。因此,她们说「不要」,「到我这一代为止就好」。
当台湾讨论出生率问题时,经常陷入「个人意愿」的辩论,但少子化从来都不是个人意愿的问题,更不是「专属女人的问题」。为了让国家持续运作,劳工必须透过提供劳动,称为「再生产」,但女性的「再生产」不仅限于公领域的工作,还包括了「实际繁殖人类」的这种再生产。这种双重的再生产压力,在人造子宫发明之前,是男人无法体会的。
如果我们有这么大一部分选择说「不」,该检讨的一定不是个别的个人,而是让我们说不出「好」的这个世界。在所得分配与经济结构问题之外,仅就社会与心理层次,男人依然扮演重责大任,虽然他们很不幸的无法咏唱魔法,没法代替女人生产,但毕竟还是抚育下一代时宝贵的队友,应该负担起让这次下副本不要太快团灭的责任。
因此,我们如何看待陈杰宪「寻婆晒儿」,貌似是非常无关紧要的小事,随着赢球激情褪去就会跟着淡忘,但同时却也具体而微的展现了社会正在试着往好的方向改变。这些改变十分微小,而且可能走一步退两步,但当正向的改变发生时,大方承认它「尽管不够、但确实是正面的」,依然有其必要性。
▼我们如何看待陈杰宪「寻婆晒儿」,貌似是非常无关紧要的小事,随着赢球激情褪去就会跟着淡忘,但同时却也展现了社会正在试着往好的方向改变。(图/翻摄IG)
►►思想可以无限大--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加入「云论粉丝团」看更多!
● 本文获授权,转载自「思想坦克」网站。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